賴繼年 邱 霖
南京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蘇 南京 211800
作為擁有國家較高學歷,富有創造力和最具潛力的群體,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他們的文化素養、價值理念、道德情懷關乎民族和國家的命運。紅色文化精神是文化精神的一種,可以啟迪心智,樹立新風,增進社會認同感和歸宿感,在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心理素養、道德修養等方面也有著重要作用。紅色文化與時俱進,在浩瀚的時代浪潮中,其融進了中國特色社會先進的文化,因此內涵及形式都發生著變化。如何更好地理解紅色文化精神及其教育狀況?為此,我們進行了關于當代大學生對紅色文化問題認知的問卷調查。問卷分為網上問卷的實際問卷,網上問卷在論壇、微信群、QQ群里發放,實際問卷地點主要在南京市各大高校,發放對象為在校大學生。問卷實際發放2000份,成功回收1922份,其中有效問卷1878份,回收率為96.1%%,問卷有效率97.7%。我們還對參觀南京雨花臺烈士紀念館的大學生和南京市市民進行了訪談。

圖1 大學生對紅色文化精神內涵的知曉程度
根據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少數人(22.8%)對紅色文化精神內涵有較深的理解,而大部分人(77.2%)對于紅色文化精神內涵僅停留在聽說的表象階段,對之沒有明確和完整的概念。甚至有少數人對紅色文化一無所知。對有些人來說,紅色文化就是革命文化,紅色文化中的人、物、事,如軍長、師長、士兵、演習、行軍、打戰、會師、長槍、大炮、城墻等浮現在他們眼前,這些就是紅色文化。
然而,紅色文化有著豐富的精神內涵。紅色文化是指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產生、發展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改開開放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文化,它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和實際舉措,它既包括革命傳統文化,也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因此,它有革命戰爭、根據地建設、土地革命、抗日救國、解放人民等相關內容,也有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改革與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生態建設、社會建設以及軍事國防建設等內容,還包括隨著新時代社會矛盾發生變化而增加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新內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亦在其中。
一般來講,廣義的紅色文化,有四種形態,即物質形態、精神形態、制度形態和行為形態。從狹義的紅色文化出發,它有特定的相關內容,如感情精神、情懷品德、目的目標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內容重點內容,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屬于其中。近年來,有些學者將“紅色文化”概括為革命年代中的“人、物、事、魂”,這是從狹義的紅色文化概念出發而得出的狹義概念的形象表達。其中“魂”是以革命精神為主的紅色文化形態,也就是紅色文化的內核。紅色文化精神包括諸多方面,除了顯為認知或宣傳共知的精神外,還有遠大的理想、共同的信念、行為準則以及通過文學手法反映出來的戲劇、散文、小說、詩歌等。當今世界文化多元,紅色文化作為馬克思主義文化,與時俱進,站在時代的潮頭,在眾多的文化中獨樹一幟,為當代青年,尤其是當代大學生的健康發展起了很好的引領作用,更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了堅實的文化基礎。
如前文所述,隨著時代的發展,紅色文化內涵不斷地豐富,外延不斷得以拓展,與時俱進,永葆青春。從五四運動到大革命,從土地革命到人民解放,從建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社會的主題不斷地變化,紅色文化精神不斷地被創造,其內涵也不斷地被豐富。
如體現紅色文化精神內涵的“紅色情景劇”、“紅色歌曲”等突破了革命的方式,與時代結合,轉換了身份,融進了新的要素,再一次進行偉大的征程。這些紅色文化的文學表現形式和手法在新的歷史使命下,肩負起新的責任,為實現文化自信而不斷推陳出新。
人們,尤其是當代大學生如源源不斷地從紅色文化精神中獲得養分,在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和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的征程中不斷地被其指引前進。這對樹立社會新風氣,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有著重要作用。

圖2 大學生對學習紅色文化意義的認知
通過問卷發現,大部分人認為學習紅色文化有助于了解歷史和國情(88.5%);利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世界觀(84.5%);能激勵人艱苦奮斗,提高思想覺悟(80.0%)。只有極少數人認為它無實際意義(3.6%)。從中可知,紅色文化十分重要,但是一些高校并不十分重視紅色文化教育。當今的中國正處在一個歷史性的拐點上,續寫輝煌歷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紅色文化以其獨特的價值內涵能在高校教育中起著不可估量的教育導向作用,所以如何更好地發揮和利用紅色文化的價值顯得極為關鍵。
中國的紅色文化資源異常豐富,東西南北中,各地都有紅色文化資源。紅色文化資源的育人價值尤為重要,但大多數的高校對紅色文化并不十分重視。現階段的高校教育在教學范圍上大都局限于課堂,缺乏一定的社會延展性,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即將邁向社會這個大環境、大舞臺的當代大學生群體的發展。對于他們來說,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決定了自身鮮有機會去感受和經歷更現實的社會環境。雖然,現階段的高校教育也有社會實踐活動課程,但事實上學校在實施過程中往往會因為某些客觀因素使得實踐活動并不能夠做到有效地、全面地開展和落實,所以少數大學生才能得到最真實、最全面的綜合素質鍛煉。因此,開展紅色文化實踐教學就成了必要之事。然而,既使是課堂教學,無紅色入課景象比比皆是,僅通過思政課教學是不夠的,還要將紅色文化融入其他相關課程。
首先,發揮紅色文化資源提升思想道德素養的功能。如前文所述,紅色文化被形象地分為“人、物、事、魂”。因此,其中蘊含著紅色人物、紅色事件、紅色物質、紅色精神。以紅色人物為線索的紅色事件,或以紅色事件為線索的紅色人物,都是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形成的。這些人物典型,故事生動,物質豐富,精神多樣,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有著重要作用。在思政課教師、專業課教師、輔導員、管理人員等幫助下,大學生不斷地接受紅色文化知識,徜徉在紅色海洋中,前輩們的英雄事跡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在他們的腦海中跌宕。形象的紅色文化人物,生動的紅色文化故事,平實的紅色文化語言使他們從枯燥的專業理論課中解放出來,快樂地學習紅色文化,并逐步形成紅色文化價值觀。
其次,進行紅色文化實踐,這是實現其育人價值的有效途徑。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紅色文化實踐是紅色文化課堂教學的延伸,是獲取紅色文化知識的途徑。如高校與企事業單位,包括地方政府合作,建立紅色文化教育基地,或由教師帶領大學生對大學生進行紅色實踐教學。大學生們走出課堂,在參觀、考察、調查、走訪、表演等實踐中體驗了紅色文化。目前,以學生“演、觀、評”為方式的紅色歷史文化情景劇已經成為南京市高校進行實踐教學的一種有效作法。學生們在情景劇實踐中受到了紅色文化的熏陶,身心得到解放,快樂地學習,達到了“寓教于行,寓學于樂”的效果。因此,高校要堅持大學生紅色文化實踐,使大學生在實踐中接受傳統文化、革命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以增強紅色文化教育的實踐性和實效性。
最后,充分利用現代互聯網技術,使紅色文化信息通過手機、網站、論壇、QQ平臺、微信、微博等網絡工具傳遞開來,以搭建多維的立體式網絡紅色文化傳播平臺。利用多媒體、自媒體等現代信息技術,借助網絡來傳播紅色文化知識,弘揚紅色文化精神,保護紅色文化遺產,合理開發和利于紅色文化資源,是有效地進行紅色文化教育的手段。這樣可以激濁揚清,在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建設方面起到了特殊有效的作用,還在對紅色文化的精煉中使紅色文化成為富有青春氣息和時代價值的紅色文化精品。

圖3 大學生參觀紅色旅游景點的原因
紅色旅游屬于旅游業,歸類于第三產業。近年來,紅色旅游呈現蓬勃之勢,為當地的社會和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可以說,紅色旅游在這個時代已經不是簡單的一種產業了,更是象征著一種文化,是紅色文化具現的物質化載體。但是,當代大學生對紅色旅游的認識不夠深,興趣不夠濃。
通過上圖可知,一半以上的人(55.46)參觀紅色景點是跟團和學校組織的,個人興趣愛好的原因最少(7.6%)。通過參觀江蘇省南京雨花臺烈士紀念館所獲取的訪談資料得知,大多數人只是抱著好奇路過的心態來參觀紀念館,他們普遍對于紅色文化缺少了解,其中很大一部分受訪者向我們說,紅色旅游對于紅色文化傳播、教育和傳承發展有較大功用,他們參觀革命烈士紀念館有一定程度的收獲,但是他們對于紅色旅游、紅色文化的了解仍存在不足,僅停留在表象認知。
結合文獻資料,我們發現在紅色旅游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紅色旅游項目類型不多,開發受到限制。就目前來看,中國的大部分紅色旅游景點是以靜態觀光為主的,其可參與的互動性活動普遍較少,紅色旅游整體缺乏的創新性,這使它的市場空間很容易遭受其他旅游形式的打壓,難以形成有效的核心競爭力;二、宣傳力度不夠和部分從業人員素質不高。由于缺乏足夠的宣傳,導致寶貴的紅色旅游資源不能更好地被發掘、整理和研究。內部從業人員的素質水平良莠不齊和文化知識的匱乏難以獲得游客的高滿意度,更難以真正令他們對紅色旅游的豐富內涵有較深的了解;三、配套措施滯后,缺乏合理規劃。在全國范圍看,一些地方對本地的紅色旅游資源沒有進行調查,從而無法建立紅色文化譜系。這些地方在競爭機制的束縛下,在商業利潤的誘惑下,出臺了不成熟的政策文件。它們的管理水平存在短板,導致紅色旅游基礎設施不完善,缺乏自我更新的能力,難以實現長期的穩定發展局面。
由此,我們提出這些建議:一、相關部門能加強制度建設,促進紅色旅游產業規模化的形成和質量的提升;二、進行科學規劃,合理處理好紅色旅游開發和保護的關系;三、主張創新營銷方式,不斷開拓紅色旅游市場的潛力;四、做好更廣泛的宣傳促銷,開展多形式的對外宣傳;五、利用好當今“互聯網+”戰略,借助互聯網使包括大學生在內的觀光者前去紅色景點旅游;六、積極挖掘紅色旅游資源,詮釋紅色文化內涵,提煉出其內核,在發展階段上,使之時代化。這樣不但增強了紅色旅游的活力,更為重要的是讓更多的人們學習和了解到紅色文化的深刻內涵。
通過本次紅色文化實踐,我們對紅色文化的內涵與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時也發現目前紅色文化的傳承、教育、保護和開發都存在一些問題,這也讓我們更加明確的意識到當代公民,特別是肩負歷史使命的大學生有了解和學習紅色文化是十分必要的。“青年強則國強”,大學生僅學專業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學習紅色文化,從紅色經典中借鑒經驗,汲取營養,獲取動力,為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
一個人的信念,成就一個人的未來;一代青年人的信念,成就一個民族的未來,讓大學生擔當起青年人的責任和歷史使命,用同樣的青春去書寫一個輝煌的民族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