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淑娣
摘 要:開展“綜合與實踐”課的教學,能培養學生的抽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創新意識、應用能力和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要綜合與實踐課有效實施,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的具體做法是:創設問題情境,提出數學問題,激發學生探索欲望,引導學生自主制定實驗方案,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幫助學生有效處理數據,得出結論;搭建交流匯報平臺,組織學生分享實驗心得體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及合作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的自主性,從而提高數學綜合與實踐課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自主性;實效性;合作學習;交流匯報
一、創設問題情境,提出數學問題,激發學生探索欲望
小學數學綜合實踐課活動課,其實就是以“問題”為載體,讓學生經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獲取解決問題策略的過程,要使學生充分、自主參與到綜合與實踐活動中,選擇恰當的問題是關鍵,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活學生的思維活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問題情境創設要體現現實性、趣味性,還要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
二、引導學生自主制訂實驗方案,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
提出數學問題后,要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前,必須明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也就是制定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案,小學因為年齡比較小,制定方案的過程中教師不能放任自由,也不能全部包辦,這就需要老師結合課堂教學做好引導,做法是由扶到放,三、四年級以“扶”為主,五、六年級以“放”,扶放結合,要學生明確實驗方案包括:名稱、目的、過程、結論等,制定實驗方案可以增強實驗的目的性和計劃性。在學生制訂方案后,接著組織學生按照實驗方案,開展研究性學習,一道學生探索出解決問題的策略,這是綜合實踐課的主體部分,教師要給予高度的重視,在實驗研究的過程的中可以不提要求讓學生自己進行第一次的實驗嘗試,初步嘗試后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發現的問題,遇到的困難,再交流問題、困難的解決辦法,這樣的教學完全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歷經了制訂方案、嘗試用方案初步實驗、交流遇到困難、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
三、幫助學生有效處理數據,得出結論
學生經歷研究性學習的過程,已經獲取了需要一些的數據,學生往往不會有效的處理數據,也就是通過數據看本質,所以幫助學生有效處理相關數據,得出實驗結論就顯得很重要了,而有效處理數據也就是組織學生對數據進行數學化的,引導學生從數學的角度進行數學思考,得出數學結論。如:在教學《滴水實驗》,學生在紙杯上用針刺出一個小洞,模擬漏水的水龍頭,在杯子里倒入適量的水,然后用量筒接住漏出的水,實驗時間為一分鐘,為了結果更準確有些,有些小組還能像科學家一樣多做幾次實驗,收集了幾次實驗的數據都不一樣,怎樣合理有效科學利用這些數據呢?這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到選擇這幾次數據的平均數,讓結果更科學合理。然后引導學生將利用收集到的一分鐘的滴水數據,計算出水龍頭一小時、一天、一個月、一年的漏水量,在數據對比分析中認識到:一滴水在一分鐘、一小時、一天的滴水量是渺小,但如果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的流淌滴出水量就很大,認識到要節約每一滴水,加強學生節約用水的意識,整個活動過程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生能有效通過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發揮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的主體作用,提高數學綜合與實踐課教學的有效性。
四、搭建交流匯報平臺,組織學生分享實驗心得體會
通過數據的處理,學生得出結論,一份由多位學生的共同研究,產生的實驗結果形成,教師千萬不要因為有了數據和結論后,就忽視了學生對實驗過程、結果、感受、發現問題等進行交流匯報,在實驗后教師更應該搭建一個讓學生匯報交流的平臺,積極組織學生分享實驗心得體會,其實把自己通過合作、探究、判斷、思考等系列活動后得到實驗成果,與同學分享交流是十分開心的一件事情,因為實驗是學生親自參與的有了親身經歷,所以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體驗、感受,匯報交流活動中,同學們都會紛紛表達自己的體會、看法、得失,通過匯報交流,學生的表達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同時學生也能在匯報活動中養成,傾聽別人發言的習慣,并與自己的感受、體驗進行對比,促進自己的提升,這樣的課堂教學會更有效。
五、注重對探究過程的進行總結反思及評價,促學生成長
綜合與實踐課非常注重對探究過程的進行總結反思及評價,總結的內容包括活動過程總結、活動過程的情感體驗分析,活動結果總結,交流答辯,總結活動中偏重于引導學生反思探究過程、實踐活動中得與失,要求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不斷對自己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如在教學在教學六年級上冊《反彈高度》實驗探究中活動獲取活動結論后,設計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學生注重對探究過程的進行總結反思及評價:可以設計一些問題,學生通過評價,檢查對照,內化自己的知識結構并確定不足的地方。而在數學綜合與實踐課中的活動結束,更要引導學生反思整個探索過程和所獲得結論的合理性,并及時進行自我評價及學生教師之間的互評,讓學生通過評價通過生生互評、師生評價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同時也能反思總結自己身上的不足,在總結反思中不斷促進自己成長。
總之,在綜合與實踐課中教學活動中創設問題情境,提出數學問題,激發學生探索欲望,引導學生自主制定實驗方案,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幫助學生有效處理數據,得出結論;搭建交流匯報平臺,組織學生分享實驗心得體會;注重對探究過程的進行總結反思及評價,促學生成長,適時拓展延伸,激發學生新的探索欲望等方式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及合作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的自主性,從而提高數學綜合與實踐課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彭川新.沙市教科院《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的主要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