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洪明
摘 要:進入21世紀,創新成為了時代的發展主題,當今社會是創新的時代,越來越需要創新的人才。教育也不例外,對于教育方式進行創新不僅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當前教育的核心內容。小學語文作為基礎教育的基礎學科,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語文后續學習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創新教育
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做好他們的教育工作是每個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在當今社會高速發展的背景下,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極大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這就讓我們更加深刻的意識到創新是多么的重要。
一、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學生而言,學習興趣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創造能力的形成,因為興趣是創造動機的表現形式之一。心理學家告訴我們,當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時,他的注意力就會高度集中,會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思考,而且使知、情、意等整個心理活動都處于積極主動的狀態。無數成功者的事例證明:興趣是引發創新的先導,他們的成果、成就無不由興趣而生。因此,在教學活動中,無論是導入新課,還是教學環節的設計;無論是課堂上的訓練題,還是課后的鞏固;無論是閱讀教學,還是作文教學,教師都應在“興趣”上做文章,都應該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位置上,讓他們在聽、說、讀、寫、思諸方面都得到發展,為創新能力的培養從心理上做好充分的準備。
一方面設境激趣。小學生主動地發揮與教師的主導作用密切相關,需要教師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他們主動參與。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創設情境,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用環境去渲染,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學生能全情投入到學習中去,成為課堂的主人。創設情境,以情激情,既能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又使學生在自己的情感實踐中生成新的思維,這就是創新意識。
另一方面置懸引趣。懸念作為一種學習心理機制,是由學生對新學知識未完成感和不滿足感而產生的。懸念能產生最直接的探索欲望,也是調動學生興趣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所以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這種心理特點和教材具體內容,恰到好處地設置懸念,以便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引發學生參與探索知識的興趣中來。學生通過教師巧設懸念組織的自學訓練,學會了在學習中多提問題,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這樣一來,使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探索興趣,直至知道其中的奧妙。由此,學生便在興趣盎然中學會新知。
此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還可以采用實物演示情境,用語言描繪情境,用音樂渲染情境,以表演體會情境,以生活展現情境等方式,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學語言內容。綜上所述,興趣是一張高揚的風帆,如果教師在教學中能想方設法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技術,吸引學生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創設問題的情境,激活學生的創造興趣,則更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形成。
二、進行綜合評價,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的主渠道,新課程著力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因而在課堂教學中,評價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今天的評價不應只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的提高,而更應該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幾方面進行綜合評價。這樣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著眼于學生的每個方面,才能使師生共同擦出創新思維的火花,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評價要以激勵為主,要盡力為學生鋪設學習成功的階梯,提供學習成功和探索創新的機會,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在創新精神的培養過程中,如果教師能注意運用激勵性的手段,對學生每一點一滴的進步給予支持和鼓勵,則更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激情。
三、引導學生學會質疑問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質疑是創新的開始,是孕育探索未知世界的搖籃。的確,學生在課堂上大膽質疑問題,教師能及時了解學生學習中的疑點、難點、焦點,隨時隨地進行教學調控,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和創新興趣,形成巨大的創新動力。
教材的重點、難點知識是質疑教學的重要內容,不少教師在處理重難點教學內容時,不是想方設法去激活學生的思維,突破學生的認知矛盾,通過問題探究,解決矛盾,而是要學生死記硬背或由教師滿堂解釋,向學生奉送真理,這種教學很不利于創新人才的培養。創新教學不僅要求學生把握已有的知識和結論,更重要的是要通過質疑問難生成新的知識,尋求新的發現,獲得新的熟悉。教材中看似無疑而大可質疑的例子很多,質疑教學就是要引導學生淺處深問、“無中生有”,不畏權威,突破定勢,養成良好的質疑品質,敢于質疑,善于質疑,實現思維的創新。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作為創新教育的載體,必須要在教學方法中尋找突破口,開掘學生創新潛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不只是社會精英的專利,每個人只要具有創新意識和行為都能成功。由此可見,發展、發揮、加強學生的創新潛力,有助于挖掘潛藏在學生身上的財富。語文教師要積極探索語文的創新學習,讓學生在語文教學學習中參與實踐,體驗快樂、成功、創新,促進學生自主發展,從而實現語文教學的教育目的,使其成為富有創新精神的一代新人。
參考文獻:
[1]李菊琴.小學語文創新教學初探[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08).
[2]張小茜.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5(10).
[3]朱云浩.怎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J].吉林教育,20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