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榮國
摘 要:目前,高中物理是大多數(shù)高中學生最為頭疼和害怕的科目。近年來,上海,浙江等地的高考改革將物理列為選考科目后,甚至導致物理在高考中被學生“放棄”。是什么導致了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除了學科本身的難度外,我國現(xiàn)階段的高中物理教學確實存在很多問題,扼殺了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下面,我們將列舉出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以及給出一些解決的方案。
關(guān)鍵詞:高中物理教學;存在的問題;解決方案
在當前的高中物理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教學觀念落后,教學方法單一,忽略實驗教學等。要想改善這些問題,教師應該在教學中貼近生活,增加學生的探究意識,改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并且強調(diào)物理實驗的重要性,在課后及時與交流課堂效果。
一、高中物理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觀念的落后。目前,多數(shù)高中一線教師的教學觀念比較老套。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以及高考的影響,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他們往往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學生物理思維的培養(yǎng)。比如教師往往給出固定的解題步驟和解題思路以及不同題型所用的不同的公式,而沒有讓學生從根本上理解所用的方法的本質(zhì)。這樣的卻會減少學生做題的時間,增加正確率,提高考試成績,但是卻會讓學生的物理思維固化,使學生不能徹底領悟物理知識的內(nèi)涵,降低他們對物理學科的興趣。這種“成績至上”的教學觀念不利于學生物理興趣的培養(yǎng)。
(二)教學方法單一。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十分單一。僅僅是講課,課后練習,習題講解,測驗等一系列固定的教學模式,缺少對教學手段的創(chuàng)新。這種傳統(tǒng)的方法有點“填鴨式”教學的意味,教師往往只是機械地傳授大綱的教學內(nèi)容,學生也只是根據(jù)所學的知識機械的求解固定的題型。這樣學生不能熟練靈活的理解和運用學到的知識,只是達到會做題的目的。會導致學生知識掌握不牢固,物理基礎變差,漸漸的對物理學科產(chǎn)生厭惡甚至恐懼,降低學習效率。另外,一些教師在課后缺少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很難及時了解課堂的效果。
(三)忽略物理實驗教學。眾所周知,物理學是實驗的學科,物理實驗推動了物理學的發(fā)展。在學習中,學生只有通過自己親自動手實驗,在試驗中自主分析現(xiàn)象,探究原因才能理解公式定理的內(nèi)涵。然而一些學校由于課時,經(jīng)費等各方面的原因而忽略了物理實驗的開展。對物理知識的學習,學生們僅僅停留在教材上。他們也許可以快速準確的寫出物理公式,卻不能清楚的理解公式所表示的物理意義以及公式的來源。這就是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不夠透徹的表現(xiàn)。有些學校雖然開展了實驗教學,但是教師只進行高考大綱要求的范圍里的實驗,并且在授課的過程中,只是對教材上實驗步驟的生搬硬套,缺乏變通和創(chuàng)新,忽略了不同學生間的差異。固定的實驗步驟會使學生感到枯燥,失去自主探究的樂趣,甚至會讓他們對物理形成固定的思維模式。
二、對存在問題的一些解決方案
(一)使課堂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連,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一個蘋果的落地引發(fā)了牛頓的思索,從而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可見物理學來源于我們的實際生活,和我們身邊的事物息息相關(guān)。
所以,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應緊密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當在講解抽象的知識原理時,可以多列舉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用所學的物理原理加以解釋。并且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做一些簡單的演示實驗。這樣可以將抽象的知識變得直觀,使學生對知識理解的更加深入透徹。并且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嘗試用物理學知識解釋常見的生活現(xiàn)象,激發(fā)他們的自主探究意識。
(二)改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yǎng)學生對物理的興趣是教學過程中最基礎的一步,也是最關(guān)鍵的一步。教師可以對教學手段進行改革,開展一些趣味的教學項目。比如可以在某些比較重要的章節(jié)上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講課比賽”,讓學生自己搜集資料,制作課件,給全班同學講解,并對學生的講解進行評比。之后教師對學生講解的內(nèi)容進行點評和補充,這樣有利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
在講“電磁場”等較抽象的章節(jié)時,可以組織同學觀看相關(guān)的科普紀錄片,教學視頻等,讓學生在加深知識理解的同時加強物理的興趣。
(三)重視實驗教學的開展,強調(diào)學生的自主設計。教師應該注重實驗教學的開展,實驗的內(nèi)容不應只包含高考涉及的內(nèi)容,實驗也不固定于教科書中的實驗。
建議將學生分成3至5人的小組,鼓勵學生自己根據(jù)原理設計探究實驗。這樣既可以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又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實驗方法的改革可以增加實驗的趣味性,學生可以在室驗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四)課后及時與學生交流溝通,了解課堂效果。教師在課程結(jié)束后應及時與學生交流,特別是物理基礎差的同學,了解學生課堂知識的掌握情況,對大多數(shù)學生沒有理解的內(nèi)容重新講解。征求學生的意見,及時改善自己的教學方法。
物理作為一門基礎的自然科學,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當前的物理教學中確實存在著一些問題使物理教育的改革變得迫在眉睫,一些對策也確實需要考慮。同上文所說,可以在物理教學的過程中緊密聯(lián)系生活,開展一些有趣的教學活動,加強實驗教學及學生的自主操作等,這些方法和對策或許可以改善目前存在的問題。本文希望帶給物理教育工作者一點啟發(fā)和反思。
參考文獻:
[1]徐益勇.高中物理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分析[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6,45(18),11.
[2]劉智敏.在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中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