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佳奇
摘 要:高中數學內容復雜,包含著大量的知識點,我們往往由于細節的疏忽導致失分,所以必須重視細節方面的學習。文章提出了目前學習中容易忽視的細節問題,以及我們如何應對的一些措施。學習中要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積極主動的去探究其中的奧秘,在反復的練習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數學水平。
關鍵詞:高中數學;細節
細節決定成敗,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數學本身有著很強的邏輯性和系統性,微小的部分往往起到關鍵性的作用,直接決定了最終的學習效果。對于一道題而言,可能是因為忽視了某個細節導致解題無法順利的進行下去,降低了學習的效果。所以我們要重視細節的作用,構建出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
一、高中數學學習存在的問題
(一)被動學習。作為學生在課堂上都是聽講,對一些重要的知識及時做好筆記,完成教師布置的練習任務。表面看上去學習狀態非常好,實際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短短的幾十分鐘融合了大量的內容使得很難快速的吸收,腦海中的印象還是比較模糊的。沒有表達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問題的長時間積累形成不可調和的矛盾,所處的位置比較被動,很難積極主動的參與進去,無形之中增加了學習的難度。
(二)沒有掌握方法。對于繁雜的知識理不清脈絡,找不出相互之間的關系和規律。只是單純的去抄筆記、做習題、背概念等,學習方法過于死板僵化,沒有對知識做到靈活運用。《簡單組合體結構》通過學習增強學生對圓柱、圓錐、棱柱、棱錐等立體圖形的直觀感受,從而了解具體的結構特征。我們可能會簡單的認為就是觀察圖形,忽視了其中包含的相關概念和性質,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
(三)不重視基礎。俗話說高樓萬丈平地起,只有打下堅實的基礎才能更好的發展。覺得只要掌握解題的方法就可以了,在練習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卡殼的情況,主要原因是基礎學習的不夠完善。不是方向不對,而是過高的估計了自己的能力,直接跳過基礎去進行下一步的學習,這種做法是違背了正常的學習規律。如果不及時改進的話會出現數學的脫節情況,不利于以后更深層次的學習。
(四)達不到要求。高中數學的深度、廣度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加強,這就要求我們具備相應的能力菜呢該更好的適應。《函數的基本性質》主要掌握單調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奇偶性,可以通過圖像做出正確的判斷。受到思維水平的限制,很難理解其中的抽象知識,只是從表面的形式去了解,達不到真正學習的效果。教材的內容在加大難度,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個嚴峻的挑戰,要提升綜合運用能力。
二、高中數學學習需要注意的細節
(一)制定學習計劃。要清楚自己一定時期內該做的事情,合理的安排時間做到井然有序,在平穩的過程中增強學習的動力。要保證符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切不可盲目夸大造成不理的影響,要在能力范圍之內去制定。可以讓學習變得更加的規律,不會因為迷茫慌亂了步伐,同時要嚴格要求自己朝著更高的目標前進。《數學歸納法》可以讓我們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在探索的過程中了解數學知識的奧秘,提高思維邏輯能力。
(二)做好課前預習。在學習新內容之前,自己先要對知識熟悉掌握,通過例題分析明白基本的思路,這樣在課堂上的吸收會比較輕松。遇到難題的時候先自己盡量去解答,在訓練的過程中慢慢提高自己的能力。知道簡單和困難的地方,在學習過程中要適當的調整,把精力集中在重點,有利于梳理知識體系,在腦海中構建出完成的框架。預習的時候對內容進行整合處理,避免雜亂無章給自己帶來困擾,要盡可能的精簡。
(三)及時的復習。數學學習并不局限在課堂上,課后要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復習,避免出現遺忘的情況。過程中會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可能之前想不通的地方會豁然開朗,從中獲得新的東西,是自我突破的一個過程。《簡單幾何體》學習了各種立體圖形,可以在生活中找到相關的實物進行對比。要利用錯題再做的方法檢測自己,通過練習達到鞏固的作用,長期的堅持下去會實現靈活運用,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促進數學思想的形成。
(四)系統的小結。教材中的每個章節都是相對獨立的,所以在學完之后要進行總結,這樣才能更加全面的認識,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基本初等函數》介紹了三中不同類型的函數,表面上是相互獨立的,其實有著相應的聯系。在學玩之后要對其總結,抓住其中的主要線索,通過分析、類比、概括發現本質的規律。從學習到領悟的過渡,用整體的眼光去看待會有著更好的效果,要注重解題的過程,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不斷深。
(五)要腳踏實地。我們由于經驗的不足,在學習的過程中偏向于速度而不重視質量,取得一點成績就會產生自負的情緒,遇到挫折又會一蹶不振。教師要給學生講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一步一個腳印才能取得好成績。要從最基礎的開始做起,通過反復的練習達到熟練的程度,在考試中才能最好的發揮。很多同學從小的生活環境比較優越,自身的品質不夠堅強,所以要培養他們克服困難的精神,用樂觀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學習。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學習非常重要,對學生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意識到細節的重要性,在完善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能力。制定符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內心深處堅信一定可以做得很好,成長為社會需要的全面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