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會芹
摘要:通過調查了解農村電子商務的應用情況,針對電子商務對農村經濟的發展進行分析,指出我縣的農業電子商務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農村電商發展情況;存在問題;對策
引言: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經濟的高速發展和消費者購買習慣的轉變,電子商務作為縣域經濟的巨大驅動力量被日益重視,已成為了縣域經濟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激發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推手。這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歷史機遇。所以,著力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特別是對于華池縣這種地理條件差,交通優勢不足,財稅收入渠道狹窄的縣域經濟狀況更是一次良好機遇。目前,農村電商的發展情況如何呢,我對華池農村電商的發展情況調查如下。
一、我縣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目前,我縣的電子商務尚處于起步階段,但發展勢頭強勁、前景樂觀,我縣搶抓國家實施“互聯網+”戰略機遇,堅持“政府推動、企業主體、市場運作、合作共贏”的原則,以提高農村電子商務普及程度和促進電子商務與精準扶貧深度融合為目標,依托我縣特色資源優勢,搭建“六大”平臺,完善“六大”體系,建立促進全縣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大力推進全縣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和電商扶貧工作。自2015年8月以來,按照創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的目標任務,我縣完成了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運營系統建設項目招標等工作,引進甘肅慧聚電子商務公司負責我縣的電子商務運營工作。目前,已建成華池縣電子商務產業園,使用面積3000平方米,設有電子商務運營中心、孵化中心、培訓中心、物流服務中心和土特產品、民俗文化產品展示館、存儲區、物流收發區等,已入駐企業3家,孵化創業大學生50人,新開網店210多個,網上銷售農特產品和民俗文化產品150多種,網上銷售額約670萬元;建成全縣15個鄉鎮鄉級電子商務服務中心、81個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點;規劃建設華池縣南區物流配送服務中心,我縣在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我縣農村電商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網絡覆蓋率不高。全縣111個行政村,其中87個通寬帶網絡,且僅通到村部,其他行政村以3G、4G網絡信號覆蓋,阻礙了農民對互聯網的應用,嚴重影響了農村電商發展速度。
(二)買進來存在制約。
1.農民缺乏網購意識。農村消費群體雖然龐大,鄉間小賣部,傳統的集市,這是農民購買的兩大渠道。較低的文化層次和較低的收入影響了農戶“觸網”意識和應用網絡的能力,加上農村傳統思維觀念與互聯網的較大距離,使其接受電子商務相對遲鈍。而且農民不愿意將錢交給一個不熟悉的農村淘寶合伙人,改變這些習慣需要一個過程。
2.農村干部群眾存在顧慮。在推廣“農村淘寶”項目中,農村干部群眾擔心網購產品無法得到品質保障,物流快遞企業在部分鄉鎮設立了代辦點,延伸到村的僅有郵政快遞,群眾需承擔高額的物流費用,制約農村物流的發展。
(三)相對于買進來,賣出去更難。
1、不是所有的產品都可以通過農村淘寶賣出去。
華池是一個有特色農產品的縣,有白瓜籽、黃花菜、黑木耳、小雜糧等土特產,但是銷路不好。我縣有規模化養殖牛、羊等農畜,但目前沒有農產品企業將牛羊肉加工成熟食后經過包裝后對外銷售。對于生鮮牛羊肉來說運輸需要有冷凍設備運輸車輛,目前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配送體系不健全,成為這一類產品通過網絡賣出去的制約因素。
2、品牌營銷是最大的困難。
對于我縣眾多農村淘寶合伙人來說,要想在眾多的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必須加大品牌營銷。目前我縣特色產品知名度沒有提高,走進村部,都有一個嶄新的土特產品店,柜臺中陳列著手工刺繡鞋墊、荷包、布鞋等琳瑯滿目的民俗文化產品及各類農特產品,但是,都是長期擺放著不能銷售。如何讓我縣的特色農產品創出知名度才是最大的困難。沒有特色和品牌就沒有產品的知名度,沒有知名度就無法引起消費者的關注,因此想賣出去就比較困難。
3、農戶與市場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和滯后效應。
農民的文化程度普遍低,對互聯網和電商的認知程度也不高。讓網購還不熟練的農民,通過互聯網推廣商品,這是最現實的困難。多數農戶僅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獲取信息,農戶與市場之間信息交換相對滯后,對農產品市場行情和需求情況了解較少,缺乏對市場信息整合分析能力。而農村淘寶項目合伙人需要具備一定的創業意識、服務觀念、網購能力。
(四)農村電商人才極度缺乏。電商運營、美工、客服和數據分析等專業人才非常稀缺,縣上短期培訓的人才還不能適應發展需求。從這幾年建成的鄉村電子商務服務站點實際運營情況看,大部分網店經營者專業知識缺乏、技術能力不足、運營思路單一,交易量少、利潤小,網店運營、宣傳培訓、代購代銷、快遞收發、便民服務等功能得不到充分發揮。
1、缺乏農村復合型電商人才。
目前我縣的農村淘寶項目合伙人很多是試試看或者感興趣才在農村淘寶平臺上開店,對于如何通過農村淘寶項目擴大交易規模,缺乏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農業網站、電商軟件的建設和維護、農業信息的采集和發布、農業市場行情的分析和反饋又都需要專門的人才,對這些人才的素質要求是普通合伙人所不具備的。
2.缺乏懂經濟管理的人才。
如果開好網店,如何利用農村淘寶項目擴大銷售規模,這些不僅需要一定的網絡技術,還需要經濟管理人才,缺乏創新和獨特的市場營銷思維和經營模式。如何有創新獨特的經營模式這就需要懂經濟管理會創新的人才了。
三、對策與建議
(一)政府的支持是農村淘寶項目發展的關鍵。
政府在促進農村淘寶項目發展中應該發揮“引導、扶持和監管”等功能。
引導功能,政府要在政策的制定、環境的優化、電商知識的宣傳等方面加大力度。扶持功能,政府要加大信息化基礎設施和硬件設施的建設,改善農村網絡環境,牽頭打造農村電商物流體系。監管功能,電子商務屬于新型產業,商業信用比較差,影響農民電商營運的積極性。政府要加強電商市場的監管,加大網絡安全監管,加大對各種病毒以及木馬程序的防范打擊,給農村淘寶項目營造一個相對安全放心的網絡環境。
(二)高素質專業人才是農村電商發展的保障。
電商人才的培養可以有以下途徑:一是校企合作,打造應用型人才。我縣不僅要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還要與高校合作,委派師生定期到縣鄉鎮村開展網店運營的一線指導,既在真實工作環境中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又實現職業院校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辦學宗旨,更重要的是解決大規模推進農村電商活動過程中,技術人員短缺問題。二是培訓模式多樣化、常態化。政府牽頭成立“電子商務培訓基地”,有計劃進行從業人員培訓。三是拓展招聘渠道,廣納有志有才人士,提升農村淘寶合伙人的整體素質。
(三)培育一批優勢農產品和電子商務示范基地。
要擴大宣傳優勢農產品,政府要投入資金通過各種途徑宣傳本地的優勢農產品,并通過專門財政資金培育一批優勢農產品電子商務示范基地,使其更具規模化、集成化,提高其在線上線下的知名度。加大對鄉村旅游休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增強線上線下營銷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優化物流配送,農戶、企業、政府共同探討規劃運輸路線,縮短配送距離,擴大配送范圍。
(四)加大電商氛圍營造。
要加大農村淘寶宣傳工作,通過電視臺、報紙、網站、LED屏(包括商戶、超市、公交車、出租車)、橫幅、刷墻等形式廣泛宣傳村級淘寶項目。讓農村消費群體認識到網絡購物和互聯網銷售農產品是可行的,打消他們的顧慮,激發他們的參與熱情。
總之,我縣的電子商務尚處于起步階段,但發展勢頭強勁、前景樂觀,著力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特別是對于華池縣這種地理條件差,交通優勢不足,財稅收入渠道狹窄的縣域經濟狀況更是一次良好機遇,我們要抓住機遇努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