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福克斯新聞網8月24日文章,原題: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現在是我們轉變立場的時候了即使是前往中國旅游的最漫不經心的游客也不會對一個正躍入未來的國家視若無睹。數以千計的新建筑、道路和橋梁;幾十座新建機場和飛馳在大都市的磁懸浮高速列車——所有這些都反映了中國戰略性的基礎設施投資。幾年前,這個國家生產仿制科技產品,但現在它正在生產獨特的、創新的產品。
中共的執政結構意味著戰略決策可以得到快速執行。全長26.4英里的青島海灣大橋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而其從建設到竣工僅僅用了4年時間。中國通過投資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和深化與發展中國家關系,進一步提升其國家治理水平。中國的大學培養了數以百萬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等學科的畢業生,為其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等領域快速發展奠定了人才基礎。
沒有人爭論中國是否會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唯一的問題是什么時候會發生。中國的崛起是事實,而中國的制度建設源于其對優先事項的關注,最明顯的莫過于其群體和諧,而非個人權利。盡管我們嘴上說相信自由市場和創業精神,但中國卻用行動在戰略領域大舉投資。誠然,我們的戰略在20世紀起到了作用;那時的中國是一個貧窮的、孤立主義的農業巨人。經過幾十年的快速發展,中國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如今的中國已成為世界制造大國,而且它正華麗轉身為世界創新經濟體。中國已經從過去的孤立主義轉向如今在全球舞臺大放光彩。
我們也變了。我們沒有依靠奉行原則和(提升)軟實力進行國家治理,相反卻在擁護孤立主義。我們對貿易伙伴加征關稅;我們正在驅逐那些擁有科學技術學位的移民。而我們的國防工業急需新鮮力量以確保我們的軍事技術處于領先地位。我們的監管機構對中國的成功科技企業提出越來越多的質疑和猜測。我們的政治家繼續把政黨利益凌駕于國家利益之上。
我們的民主一直很混亂,但我們成功了。因為我們分享自由、正義和平等的基本價值。然而,我們的分裂性癱瘓正在威脅我們的國家和民主。我們成功的途徑是把國家置于黨之上,價值觀凌駕于復仇之上,努力實現一個享有自由和機會的國家的理想。如果我們不能像中國一樣面對未來的問題,我不確定我們的孩子將來會原諒我們??傊?,我們在追逐蝴蝶,而中國卻在投資未來。我們轉換角色,接受被動和機能失調,而中國的速度卻超越了我們?!?/p>
(作者是美國消費技術協會主席加里·夏皮羅,胡建坤譯)
環球時報2018-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