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英
【摘要】語文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只有學會了語言,才能去學習其他學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小學語文作業是檢驗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掌握程度,也是對課堂知識的鞏固。但是一些傳統的語文作業比較繁重,很多學校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大多數教師都是為了升學率,留的作業都是重知識、輕能力。作業形式比較單一,長此以往,學生會覺得壓力很大,喘不過氣,反而會失去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決定扭轉這一局面,注重開發語文作業的多樣性和靈活性。對此,筆者在教學經驗實踐中總結了一些相關的經驗。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業設計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一、設計觀察性作業,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大部分都是天生活潑好動,對待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教師在平常留作業的時候建議布置一些觀察性的作業,這樣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在平常學習語文課本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課文學到的情景特點、人物特點等,課下可以寫好觀察日記,這樣學生既深刻地掌握了知識,學起來又感到很輕松??梢燥曫B一種小動物或者種植一盆花,讓學生觀察動物的生活習慣和植物生長的過程,讓他們把動物的生活習慣和植物的每一天和每一個階段的變化記錄下來。這樣既讓學生在觀察中完成了語文作業,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為進一步培養學習語文的興趣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設計生活化作業,張揚學生的個性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學資源,創設輕松、良好的語文學習環境,努力構建校內外聯系、學科間的交流。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拓展語文學習的內容、形式、渠道,使學生能在廣闊的空間里學習語文,用語言來豐富知識,提高學習能力。”所以,在語文教學中,語文作業不能再以單一的形式只限于課本內容。語文作業的多樣性和生活化可以這樣開展:讓學生對身邊熟悉的環境、人物等進行調查活動,讓學生了解環境的變化和人物的特點;讓學生學會與人相處和打交道;在學生放學后到大街上去收集一些廣告語、警示語等。只有將語文作業與生活緊密相連,才能將所學習的語文知識運用到生活中,也讓學生的語言能力在實踐中得到鍛煉。
三、閱讀欣賞式作業,提高賞析能力
要想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必須讓學生進行大量閱讀,讓學生拓展閱讀空間,讓學生走進自己的讀書世界,讓學生在閱讀中欣賞美景,體味不同情感,感悟人生,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課外讀物,讓學生進行閱讀。通過這樣的閱讀,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語感,還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觀,也培養了學生閱讀的興趣,為進一步學習語文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四、資料收集類作業,培養學生的知識整合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查找資料、搜集、處理資料信息,對培養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平時的作業設計中,我們應該知道學生在上課之前、課后都要搜集資料,收集資料的渠道有多種,電影、電視、報刊、網絡等。在學習一篇課文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課前預習,并收集新學課文的相關信息,在上課的時候,教師可以以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展示自己搜集的信息。這樣的資料收集類作業,既可以鍛煉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知識的整合能力,以達到提高語文綜合學習能力的目的。
五、表演表現型作業,培養學生的表現、表達能力
教師在平常教學中,如果遇到設計人物故事的課文,可以讓學生通過表演的形式來學習語文。孩子要想表演得好,要熟讀課文,仔細分析人物特點和情境。只有他們把這些都領悟透徹,他們才能表演得更好,也能通過表演使得語文課本更加貼近生活。這種情節的教學本身包含創作的因素,促使孩子的思維發展,激發孩子的創作意識。只有讓孩子親自表演,才能讓學生自己的情感跟教材緊密相連,更加激發學生的思維,促使他們對語文的求知和探索。
六、分清作業層次,提高學習效率
從教育心理學角度來看,學生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學習習慣由于受到先天條件或者家庭的影響是不等的,所以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充分考慮到作業的層次。在平常教學中不難發現,同樣的作業,有的學生以最快的時間就能完成,有的學生則需要很長時間,有的學生甚至在規定的時間完不成。還有一部分學生明明可以完成,但是中途由于自制力較差、貪玩,導致最后沒有完成。所以,教師在設計作業時應從班級的實際情況出發,要讓不同類型的學生都能嘗到勝利的果實,這就需要教師仔細研究教材,把作業設計到最恰當的位置,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業設計應根據教材情況、班級學生的特點,要不短改變傳統的單一模式,實現多種多樣,體現靈活性、創新性、生活化的特點,才能把語文作業的設計做到精益求精,才能讓學生真正體會到語文源自于生活,讓學生無時無刻不感受到語文的存在,從而對語文的學習引起重視和產生興趣。
參考文獻
[1]李麗.關注差異 樂在其中——利用分層設計優化小學語文作業[J].科技信息,2014(16).
[2]武美林.農村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業設計研究[J].文理導航(下旬),2016(1).
[3]朱小倩.關注差異,分層發展——小學語文作業分層設計策略[J].新教育,2014(9).
[4]王秀萍.小學高段語文作業的分層設計和應用[J].新課程(小學),2013(9).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