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乃剛 孟曉萌
【摘要】識字和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低年級語文教學重點。而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是識字教學的目標之一。傳統的識字教學生硬而機械,只是看拼音讀,去掉拼音讀,孩子感到索然無味。針對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識字量大,而學生又回生快這一特點,想盡辦法豐富情境活動,教給孩子兒歌識字、謎語識字、游戲識字等方法,他們從中對識字產生濃厚的興趣,記得也比較牢固。我還讓他們尋找生活素材,利用影視、廣告、生活電器、商店門頭等識字平臺,將課堂內外有機結合,逐步增加學生的識字量,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激發學生的識字樂趣,從而達到教學相長寓教于樂的效果。
【關鍵詞】識字方法;識字樂趣;課堂內外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定:“要求低年級學生認識1600—1800個漢字,其中會寫800—1000個漢字。”《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景。”
基于課標的規定,在識字教學中,我變換花樣帶領學生感受漢字的樂趣,現具體談談幾點做法。
一、多種方法趣味識字
低年級學生天性好動愛玩,喜歡邊玩邊學,以游戲促識字,更能激發學生識字欲望,熱愛識字,喜歡語文。
1.匯編有趣兒歌。如教學“瓣”時,利用識字兒歌:“西瓜發芽結花瓣,我用眼睛來分辨,頭發絲長扎小辮。”這樣一來,把“瓣、辨、辮”三個易混淆的字編成通俗易懂的兒歌進行記誦,更有利于學生主動識字。
2.猜一猜創字謎。例如在講古詩《所見》時,我就采用的這種方法。一戶一斤米(所); 騎牛寫文章(牧);人才進了門(閉);把矛放樹上(柔)。不僅分析了字形,又形象地記憶了漢字,真是一舉兩得。
3.自創順口溜。例如“告——一口咬掉牛尾巴”“照——一個小日本,拿了一把刀,殺了一口人,滴了四滴血”“想——相片放在心口上,天天看了會想”“金——一個人姓王,腰里別了一把刀”。只要掌握了識字的技巧,學生自編順口溜,一點也難不住他們。
4.歸類識字。在《荷葉圓圓》一課,學生認識了“蹲”字,讓學生列舉足字旁的字有:跑、跳、踢、路、跺、跨、跪。他們把課外學習的字也說了出來,真是讓我意想不到。還認識了“晶”字,我讓學生說出“品”字結構的字,三人眾,三木森,三火焱,三水淼,三田畾,三牛犇等。
二、生活素材自主識字
兒童往往喜樂表現,求知欲強,善聽美言。針對這一心理特點,調動孩子的表現欲,教師要積極組織學生在課外活動中進行大膽識字。當學生興奮地告訴你“我是在課外書籍上學到的”“我是從馬路邊上的廣告牌上認識的”“我是在看動畫片時了解到的”這些話語時,我會及時夸贊“你真是個愛動腦筋,善于積累學習的好孩子!”孩子聽后,表現得更加躍躍欲試,試把攔路虎克服掉,成功的喜悅便油然而生,學習識字的勁頭更加十足。
把漢字放到語言環境中鞏固的效果更好。我們可以把自己家里的家用電器、洗化用品等標上名字,反復記憶;和爸爸媽媽一起購物逛超市時,熟識各類物品、食品、水果和蔬菜,生動形象地將實物聯系在一起,記憶更持久,甚至可以讓學生在學校自己輪流發作業,記住同學的名字,這是一些輕而易舉的好方法。平時,教師可以適時引導學生讀有趣的課外讀物,如《神龍冒險記》《神筆馬良》《白雪公主》《格林童話》《一千零一夜》等。然后利用班會課的時間進行識字比賽,評選出“識字大王”,讓學生在活動中真正體會到識字的其樂無窮。
利用游戲和比賽促進低年級學生識字,其掌握速度之快,效果之明顯,達到事倍功半之效果。
三、課堂教學隨文識字
在教學過程中,有一些生字我不想作直白的解釋,那樣很空洞也很無趣。所以,我采用表演的方式來完成。例如“蹲”字,讓孩子做一做動作,兩腿自然彎曲;“呱”字,讓孩子學習青蛙的叫聲。這樣,不用我說,他們就知其意明其理,更快地熟識生字。
教學時還可以通過加一加的方法:
“木+白=柏,木+風=楓”;減一減方法:“期-月=其,騎-馬=奇”,換一換方法:“他→她,搖→遙”,把形聲字或者形近字以比較的形式更好地區別開來,同時也復習了之前所學到的字,加以聯想和鞏固。于課堂之上信手拈來,學生的識字能力必會大大提高,興趣也隨之越來越濃。
識字學習,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讓孩子在自我創編的方法中快樂學習,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掌握知識,結合課堂內外的大舞臺,將語文識字學習真真正正做到實處,把枯燥無味的識字變成其樂無窮的活動。
作者簡介:穆乃剛 ,1987年生,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人,大學本科,二級教師,現從教小學語文;孟曉萌,女,1987年生, 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人,大學本科 ,二級教師, 現從教小學語文。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