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曉慶
摘 要: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從多維角度開展英語教學,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教師應該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圖文結合、拓寬視野等方法,培養他們的觀察力、思維力、想象力。
關鍵詞:高中英語;學習能力;核心素養;觀察力;思維力;想象力
中圖分類號:G421;G633.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20-0035-01
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英語教學要優化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當前,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已不再適用于教學目標和學生學習的需求。所以,為適應社會發展和課程需求,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對教學策略做出調整和改善,可讓學生通過觀察、體驗和想象等調動自身的多重感官感受英語語言的魅力。教師應從多維角度開展英語教學,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一、觀察比較,培養觀察力
觀察力是人們認識世界的窗口,是獲取知識的來源,通過觀察人們可以比較出事物的異同或者核心本質等,觀察的方法有重復觀察、定期觀察和比較觀察等形式。觀察是為了解決問題或尋求根源,教師要安排明確的任務,把學生的多種感官緊密結合起來,指向學生要追尋、觀察的事物。例如,講述牛津版高中英語模塊七Unit 1 Living with technology時,閱讀文本中涉及與短語“keep pace with”相關的句子,為了讓學生透徹理解pace的含義和詞性,教師給出兩個帶有“pace”的詞組,分別是“her pace”和“the pace of city life”。學生根據所學語法知識推斷出pace的詞性為名詞,根據“She has moved to the countryside because she doesn't like the pace of city life”分析出pace的詞意為步伐、節奏,而短語keep pace with中keep的含義是保持,可得出整個短語的意思為跟上、并駕齊驅。觀察比較可置于各類情形下的英語學習,能極大地方便學生分辨英語知識點。
學生只有耳聰目明,聽力與視力都不可或缺,才能抓住學習的重要環節。同時,學生的觀察有明確的目的和周密的計劃,才能靈活掌握和運用各種觀察方法,才能在任務驅動下積極主動地完成學習任務。
二、圖文結合,培養思維力
思維能力無論在學習還是生活中,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思維能力是學習能力的核心。思維能力的激活需要借助一些外力,而學生通常對圖畫形式的內容興趣濃厚,所以教師可以合理運用圖畫開展英語教學,幫助學生提升思維品質。
例如,講授牛津版高中英語模塊一Unit 2 Growing pains時,此課內容有深刻的思考教育意義,教師可以告訴學生,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雖然會遇到艱難困苦,但這些艱難困苦終究會成為生命中的一種收獲,這就是成長。然后,教師通過多媒體出示一幅標題為《Growing Pains and Gains》的漫畫,漫畫內容為一個女孩苦惱地望著窗外,腦海中浮現出study pressure(學習壓力)、misunderstand(誤解)和independence(獨立)等單詞。學生們感同身受,對這些內容產生了共鳴。接下來,教師讓學生闡述自己的看法或經歷。一位學生講到學習壓力時,說道:“I want more spare time,to enjoy life,to have closer touch to the nature,and to communicate with my peers and parents.”這句話道出了學生們的內心所想,大家都紛紛表示贊同。每位學生都表述了自己的觀點,在交流中分享、吸納,發散了思維,提高了思維品質。
學生的思維通常會被一些外在或內在因素限制,教師應引導學生突破慣性思維,開拓思路,將能力培養細化到每一個具體的章節、文本的學習上,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使課堂價值得到最大化發揮,切實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拓寬視野,培養想象力
想象力是人類創新的源泉,是基于豐富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形成的能力,所以,創新需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然而,教材內容終究是有限的,學生需要適當拓寬視野,吸納多種渠道的信息資源。無論是詞匯、語法,還是閱讀和寫作素材,都需要學生日積月累地不斷夯實,而英語學習中運用到的聯想就是建立在想象力基礎上的,對學生的英語學習和綜合能力的提升有明顯幫助。例如,講授牛津版高中英語模塊九Unit 1 Other countries,other cultures時,這節課的學習重點是了解澳大利亞的文化。在課堂導入時,教師問道:“提到法國,我們會想到紅酒、鐵塔、時裝周,當我們談論澳大利亞時,首先出現在腦海中的是什么?”學生們各抒己見,提到Koala(樹袋熊)、Kangaroo(袋鼠)、Sydney Opera House(悉尼歌劇院)等。然后,教師利用視頻播放澳大利亞的紀錄片,進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引導學生加深對澳大利亞的了解,巧妙引入教學重點。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們一邊看一邊將一些新奇的內容記錄在筆記本上。課后,教師可讓學生自主查找資料了解自己喜歡的國家的文化,以拓寬視野,為培養想象力提供素材。
學生辨別信息的能力有限,需要教師正確地引導和推薦相關學習資料。教師可讓學生通過互聯網、書刊等渠道拓寬視野,為想象提供豐富的素材,從而逐步提升英語學習能力。
總而言之,教師的教學工作要圍繞學生展開,根據具體學習情況設計教學過程,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并在學習知識的基礎上掌握學習策略,形成自主學習能力,提升英語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高源.論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研究,2010(07).
[2]陳燕.論高中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