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鋒
河南工業大學體育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1
跆拳道起源于朝鮮半島,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朝鮮民族古時以農業及打獵為生,在抵御野獸、對抗入侵與祭祀活動的舞藝中, 逐漸演變成有意識的攻防技巧及格斗自衛武藝的雛型。近些年來,在我國,跆拳道已經慢慢的新興起來,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這項運動,跆拳道的技術特點在于腿法為主,拳腳并用,動作追求速度、力量和效果,在任何場合下,跆拳道練習者始終以禮相待。練習活動都要以禮開始,以禮結束,以養成謙虛、友好、忍讓的作風,在道德修養方面不斷的提高自己,特別是對青少年來說,培養其品質和意志才是重中之重。鄭州屬于省會城市,在中部地區占有重要一席,跆拳道的發展會帶動很大一部分地區共同發展,通過對鄭州幾所小學的低年級學生進行全面的調查和分析,摸清楚跆拳道運動在小學的發展走勢,分析其現狀,探索進步空間,打好身體素質基礎,提出相應的對策。
以鄭州小學低年級學生開展跆拳道課程情況為研究對象,
(1)文獻資料法:通過期刊、網絡查找有關中小學跆拳道運動的有關介紹,結合已經發表的有關跆拳道的期刊,作為研究的理論依據。
(2) 問卷調查法:向學生發放調查問卷210份,回收197份,有效問卷192份,有效回收率97.46%。
(3)數理統計法:收集統計結果,錄入Excel表格,進行分析,直觀展示統計結果。

表1 小學低年級學生對跆拳道運動的認知度情況調查(n=192)
通過表1可以看出,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對跆拳道運動的認知度還是不錯,了解的學生占84.3%,說明學生對跆拳道運動的關注程度較高。不了解跆拳道運動的比例占到15.6%,大部分小學開設的項目都基本是以三大球和簡單的田徑練習為主,對于專項訓練的投入開設較少,個別學校還是以文化課為重點,對于小學生身心健康重視程度不夠,在學習的同時,要全面開展體育運動,保持身體健康。
從表2明顯可以看出,小學生學習跆拳道的動機第一位是防身,占比40.1%,跆拳道運動不僅可以掌握腿法和拳法,還能訓練身體的靈活性,經過長期訓練后,可以形成自我保護,在當今校園暴力存在的情況下,讓孩子練習跆拳道防身也是多數家長為之報名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是好奇的學生,占到20.3%,主要是看到穿著跆拳道服的隊員很好看、很酷,所以好奇,也去參加鍛煉。健身和愛好的分別是18.2%和7.2%,現在的小學生學習壓力大,文化課繁重,鍛煉時間少,隨著年級的增長,更是沒有多余時間活動,通過跆拳道鍛煉,可以增加其身體素質機能,提高對柔韌性和協調性的發展。晉級的學生占到14%,通過練習,可以考取跆拳道等級,腰帶的不同,對于孩子的影響也是不一樣。

表2 小學低年底學生參與跆拳道練習的動機調查(n=192)

表3 小學低年級學生對參與跆拳道的興趣程度調查(n=192)
小學生學習知識的動機來源于興趣愛好,只有好奇,產生了興趣,才會更有動力去鍛煉。從表3可以看出,感興趣的學生占到了58.3%,說明跆拳道鍛煉在小學還是具有較高人氣的,在小學開設跆拳道課程,一定會受到學生的歡迎。不感興趣的占到6.2%,說明這些學生可能不喜歡體育運動或許是喜歡別的體育項目。

表4 小學低年底學生獲取跆拳道練習的途徑調查(n=192)
從表4可以看到,經同學或家長介紹練習跆拳道的比例有44.7%,說明多數小學生學習都是經過家長的相互介紹或者是同學們的推薦,進入訓練營參加試訓后,報名參加正規的跆拳道訓練。還有些學生是通過電視廣播知道跆拳道訓練,占比33.3%,主要是看了韓劇中的對打鏡頭,才喜歡了跆拳道。通過宣傳單學習跆拳道的占比15.1%,在每個小學門口,都有身穿道服的工作人員來散發傳單,吸引學生參加跆拳道訓練班。

表5 小學低年級學生對練習跆拳道后的情況反饋調查(n=192)
跆拳道運動是以腿法為主要練習手段,通過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占比40.1%,柔韌性也隨之加強,基本套路掌握后,能簡單的知道躲閃和進攻,起到了一定的防身作用,占比33.8%,基本實現了學習的目的。在階段性的訓練過程中,學生的自信心得到了加強,占比28.1%,做事情也有了自信,鍛煉體育的同時,提升自身能力,激發潛能。覺得浪費時間的占比2.1%,主要原因是學生練習過程老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總會覺得鍛煉辛苦,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厭學,偷懶的心態。

表6 小學低年級學生練習跆拳道時間的調查(n=192)
通過表6可以看出,參加跆拳道訓練的學生基本在半年以上,從開始的盲目學習,到后期掌握基本技術后,開始了自主鍛煉。半年以下的占比25.5%,屬于初級階段,剛接觸此項運動,半年以上的占比73.3%,堅持下來的學生還是大部分,跆拳道運動發展空間較大。
跆拳道課程的開設及訓練,需要的場地不大,不像籃球、足球需要大面積場地才能進行授課,相對來說,容易開展,教學教具也占地不大,腳靶和護具可以集中管理擺放,因此,更適合進入那些沒有操場的小學開展此項運動。
跆拳道訓練一般會在木板地或軟墊上進行,可以有效避免學生磕碰,針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不采用激烈的對抗模式,多進行個人的套路練習或基本動作鞏固,危險性相對較小。其中,跆拳道中的品勢練習,更能突出團隊協作能力,不但學會了技術,還可以養成包容的特性。
現在河南省各小學開展了“大課間”的模式,多是以基本廣播操為主,在倡導足球走進校園的號召下,對于沒有操場的小學來說,可謂是可望而不可即。所以說,將跆拳道操引入大課間鍛煉,也是不錯的選擇,讓學生從多方面去進行體育運動,學會一兩項技能,豐富課余生活。
跆拳道的動作較為簡單,易操作和掌握,基本動作的理解通過一個學期教學完全可以實現,對于年級的不同,品勢套路難度也可以加大,學生鍛煉后,還可以參加跆拳道晉級比賽,學與玩,考與用相結合,進一步培養小學生的興趣愛好。
多數小學的教師引進更加正規,對于好專業的人才積極引進,從中不乏武術專業,個別高校還與小學開展了結對業務,對小學教師進行專業的跆拳道培訓模式,進一步提升小學體育教師的跆拳道技術和能力培養。
小學生的身體骨骼還處于一個發育期,通過跆拳道鍛煉,可以改善身體機能,促進軟骨的增生,加快骨骼的成長,適當的鍛煉還可以使肌肉逐步加強。在練習跆拳道的過程中,都要求學生發出洪亮的聲音,在氣勢上做到先發制人,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生心理素質,提高自信心。
(1)跆拳道運動適合在小學開設,對于低年底的學生能更好的培養其心理素質,增強社會適應性,提高自信心。
(2)跆拳道不受場地的限制,不受性別的約束,教學方法易操作,內容多樣性,具有廣泛開展的前景。
(3)小學生對跆拳道運動有很好的認知度,多數學生都很感興趣,這對小學開展跆拳道課程有一定的積極推進作用。但是他們的興趣多集中在好奇上,這需要教師進一步的引導,讓學生對跆拳道運動有更深的了解。
(1)加強師資隊伍構建的完善。為了加強學校體育項目的發展,提高教學質量的上升,學校應該從各方面重視師資隊伍的搭建和建設,引進教學經驗豐富的跆拳道教練來開展教學。
(2)定期開展教師培訓工作,提升教學水平。教師除了固定的教學模式外,還要多走出去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增強教師對專業課的知識熟練掌握,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教學中區別對待,分層次教學,讓學生都喜歡上跆拳道運動。
(3)加大跆拳道宣傳工作,提高重視程度。在訓練的同時,要灌輸學生“健康第一”“快樂體育”的指導思想,讓跆拳道運動走進更多的小學校園課堂,對全面培養人才和從小打好體育基礎都有積極的作用。
(4)開設課外跆拳道興趣班。在輔導班上,對學生做進一步的指導和糾正,通過比賽晉級考試等活動,來吸引更多的學生加入到跆拳道訓練中,不但可以給學生帶來榮譽感,還能吸引各級領導的重視程度。
(5)排查安全隱患,多方位保障訓練。在推廣跆拳道在小學的開展,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保證場地的硬件安全措施,對于損壞的護具要及時更換,地板和墻邊要設置軟墊進行保護,全方位保證訓練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