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文泉
云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
21世紀是人才競爭激烈的世紀,高等學校的大學生除了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外,還要有健康的身體和應對競爭壓力的心理素質。[1]另外,作息時間的不規律是影響大學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攝入過多及結構的不合理,以補的名義吃的越來越多。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結果顯示,學生肺臟功能的肺活量測試繼續呈現下降趨勢,速度、力量、耐力素質水平進一步下降,肥胖仍然呈上升趨勢,視力(近視、弱視)居高不下,這些已成為大學生重要的健康問題。[3]
中國傳統養生方法是人們在千百年的生產生活中總結出來的,是人類以提高生命質量為目的而創造的運動方式,表現了人們對自身身體生命活動規律的認識及發展。練功時,通過肢體的運動,身體姿勢的變化,不斷加強意念的控制對氣血運行產生影響,達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的目的。有利于學生在身體素質上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體質水平,促進大學生身體健康,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3]
本課題主要是根據大學生的體質特點以及導引養生功法的特點,經過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的基礎上,利用教學實驗,探尋導引養生功法對大學生體質健康評價指標的影響,為開設傳統養生課程提供理論及數據支持,也為傳統養生功增強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提供理論支撐,并培養大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健康養生觀。
為了得到更好的實驗效果,在教學實驗前,對所選對象的身體形態、生理機能指標、身體素質進行測試,建立原始數據庫。
身體形態指身體的外部形狀和特征,主要包括身高、體重、圍度等方面,反映了人的發育水平。其中身高、體重、胸圍是衡量身體形態最基本的三項發育指標。[4]身體形態是身體的外部形狀和特征,是人體發育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標志之一,身體形態除了與種族、遺傳、自然環境有密切關系外,還與后天的營養、運動狀況有很大關系。本實驗主要選取的身體形態評價指標有:身高、體重、胸圍指標。
表1 實驗前體質指標()

表1 實驗前體質指標()
指標 原始數據身高/cm 162.35±4.03體重/kg 51.25±4.19胸圍/cm 85.11±6.43心率 次/min 76.75±4.94高壓(收縮壓)/mmHg 113.71±5.84低壓(舒張壓)/mmHg 75.71±4.35肺活量/ml 2878.21±320.63血紅蛋白g/L 129.59±5.14手反應時/s 0.26±0.05坐位體前屈/cm 18.31±3.79立定跳遠/m 2.34±0.98安靜時呼吸頻率/min 19.86±1.21 800米 166.87±7.90 1000米 158.87±8.25 50米 7.61±0.56仰臥起坐/個 32±5.4引體向上/個 10±3.9
表2 實驗前后身體形態指標數據參數()

表2 實驗前后身體形態指標數據參數()
?為實驗指標有顯著變化;??為實驗指標有較顯著的變化
性別 時間 身高/cm 體重/kg 胸圍/cm男 實驗前 163.36±4.16 55.13±8.62 95±2.65實驗后 163.96±3.40 57.30±6.84 100±2.64女 實驗前 162.25±4.07 52.41±5.84 82.44±4.69實驗后 162.26±4.08 54.06±5.20 86.50±3.80 P 男 0.315>0.05 0.046?<0.05 0.058<0.05 P 女 0.669>0.05 0.028?<0.05 0.054<0.05
從表中結果顯示:參與傳統養生方法教學課程36個學時以后,男生和女生在身高、胸圍指標上沒有變化,而體重在不同程度上增加明顯,且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在生理學意義上,大學生的身體形態發育基本發育完全,而通過本實驗進行了18周的傳統養生方法教學引起體重的變化,可以說明導引養生功法的教學起到了顯著的作用。
導引養生功法促進體重的增加,從上表可以看出,在實驗前后男女生的體重都有相應的變化,由此說明:在導引養生功法的胃健脾功等功法的相互作用下,提高了脾胃功能,促進了消化系統功能的提高,導引養生功法利用腹式呼吸改善腹腔的壓力,由于腹腔壓力的規律性增減,加速血液回流,腹內器官活動加強,改善了消化道的吸收功能,促使腸胃蠕動加快,食物的需求量增加。由于消化系統功能提高,營養物質吸收良好,熱量不斷堆積從而造成體重的增加。上表顯示,女生的體重變化相對男生來說要明顯,可能是因為與男生相比較,女生的活動量少于男生,且男生的熱量消耗相對于女生來說要快一些,所以才造成女生的體重變化比男生要明顯。導引養生功法可以有效促進消化系統機能改善,長期的練習導引養生功法可以減少消化系統疾病,防止便秘、潰瘍等疾病。
導引養生功法對胸圍(胸廓)和身高的發育沒有影響,胸圍和身高是由先天因素決定的,受遺傳因素影響較大,外界因素影響較小,所以在短時間內要經過某種外力來改變是不可能的,導引養生功法的呼吸方式能夠使實驗者的呼吸方式改變,但不會使他們的體積發生變化。導引養生功法有效改善呼吸機能,能使呼吸肌收縮能量增強,胸廓幅度變大,膈肌收縮舒張能力提高,從而促使肺廢氣排出量的增加。說明導引養生功法可以有效促進大學生呼吸機能的改善,呼吸機能的改善可以減少呼吸系統疾病。
身體機能是人的身體及各器官相互作用所表現的生命活動。研究人的體質就是研究人體的結構與機能之間的相互關系,掌握人體在生長發育和衰老過程中形成的機能和代謝上相對穩定的特殊狀態。[5]本實驗主要選取的機能指標為:心率、血壓、肺活量、血紅蛋白、安靜時的呼吸頻率。
表3 實驗前后身體機能指標數據參數()

表3 實驗前后身體機能指標數據參數()
性別時間 心率 收縮壓/mmHg舒張壓/mmHg肺活量/ml血紅蛋白值g/l呼吸頻率72±6.08 114.66±1.52 74.66±1.53 2963.33±251.06 131.66±5.68 19.33±1.2男實驗前實驗后68.66±5.50 107.33±2.51 71.66±1.75 3379.66±315.66 142.67±3.21 18.0±1.0實驗前77.24±4.66 113.62±6.13 76.27±4.78 2869.41±329.33 129.51±5.10 20.10±0.98女18.05±0.63實驗后75.79±4.06 110.27±4.26 74.24±2.29 3272.5±289.87 134.59±5.11
表4 實驗前后身體機能指標數據參數()

表4 實驗前后身體機能指標數據參數()
?為實驗指標有顯著變化;??為實驗指標有較顯著的變化
P男0.038?<0.05 0.008??<0.05 0.01?<0.05 0.02?<0.05 0.00??<0.05 0.026?<0.05 0.000??<0.05 P女0.014?<0.05 0.002??<0.05 0.005??<0.05 0.025?<0.05 0.00??)<0.05
從表3可以看出,通過實驗干預后,男生和女生的肺活量、血紅蛋白值都有明顯增加,男生的肺活量平均值從2963.33ml提高到實驗后的平均值3379.66ml,血紅蛋白值從實驗前平均值131.66g/l提高到實驗后的142.67g/l。女生的肺活量從實驗前平均成績2869.41ml提高到實驗后的3272.55ml,血紅蛋白值從實驗前平均成績129.51g/l提高到實驗后的134.59g/l,女生的肺活量和血紅蛋白值有顯著的提高及差異性,經過統計分析(見表4),女生實驗前后的肺活量和血紅蛋白值平均值P<0.05出現了較大的顯著性差異。呼吸頻率也有了明顯的降低,男生呼吸頻率從實驗前平均值19.33次降低到實驗后平均值18.0,女生從實驗前平均值20.1次降低到實驗后平均值18.05次,女生實驗前后呼吸頻率平均成績P<0.001出現顯著性差異,收縮壓、舒張壓、心率均有降低,男生的心率平均次值從實驗前的72.0降低到實驗后的68.66,女生的心率平均次數從實驗前的77.24降低到實驗后的75.79,男生的收縮壓從實驗前平均成績114.66mmHg降低到實驗后的107.33mmHg, 女生的收縮壓從實驗前平均成績113.62mmHg降低到實驗后的110.67mmHg,男生的舒張壓從實驗前平均成績74.66mmHg降低到實驗后的71.66mmHg,女生的舒張壓從實驗前平均成績76.27mmHg降低到實驗后的74.24mmHg。原因分析:
(1)導引養生功法采用的是腹式呼吸,橫膈膜上下移動,增加膈肌的運動范圍,使胸廓得到擴張,使肺部的肺泡得到伸展和收縮,讓更多的氧氣進入肺泡,從而擴大了肺活量,更多的氧氣進入身體,二氧化碳排出體內,血液中氧氣的含量增加,激活細胞,血液循環加快,運輸氧的能力增強,改善心肺功能。說明導引養生功法可有效提高肺活量和血液運輸氧氣的能力。實驗前,受試者的呼吸方式不同,呼吸深淺不一,造成呼吸的次數不一樣,通過系統的傳統養生功法腹式呼吸和調息功法的交替練習,呼吸變得深且慢,呼吸次數減少且有規律。
(2)導引養生功法中的舒心平血功能夠舒緩心臟,平調血液,通過配合和胃健脾功練習,可以促進心臟收縮,提高心臟的泵血功能,改善了心肌供血能力,儲備能力增強,提高血管的彈性,增強血管緩沖血壓變化的能力,減少血管外周阻力,有效改善心血管系統的功能,使心率變緩,血壓降低。
(3)通過調心、調息、調身三調協同作用,配合關節的拉伸旋轉,有效刺激了相應部位的穴位,按摩為身體活動提供原動力的原穴。特別是腰部的扭轉,可打通背部的督脈。由于這些部位不斷積累的刺激,局部肌肉溫度增加,為血氧分解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使肌肉毛細血管中血液氧合血紅蛋白能釋放出較多的氧供應人體活動的需要。隨著穴位的刺激不斷增加和人體供氧的不斷改善,使人體經絡逐漸循環擴散,促使血紅蛋白值增加。
本研究主要選取的身體運動能力評價指標為:手反應時、800米、1000米、50米、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仰臥起坐、引體向上。

表5 實驗前后運動能力指標相關數據參數(X±Sd)
身體運動能力高低與先天的遺傳有密切關系,亦與后天的鍛煉存在不可或缺的聯系。身體運動能力是人體系統器官機能通過肌肉活動表現的基本活動能力,也是人體進行體育運動的基礎。是人體各器官系統機能在體育運動中的表現,包括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身體素質和平衡能力、身體協調能力、彈跳能力等身體能力。從表5檢驗結果顯示:除了手反應時與女生的仰臥起坐具有顯著性統計學意義外,受試者的其他身體能力沒有顯著提高,原因分析:
(1)導引養生功法的練習,四肢的運動都是在靠核心力的帶動下,經過18周系統科學的導引養生功法的練習,受試者掌握核心區力量的運用,更好的控制了身體的運動,做仰臥起坐時能夠合理的運用核心區的力量進行卷腹,從而使仰臥起做的個數增加。導引養生功法發展練習者平衡協調能力,在整套導引養生功法中,要求呼吸與動作的配合,上肢、下肢、眼神、意念要協調一致,動靜相兼、松緊結合。如此一來,人的反應能力便不斷增強。
(2)導引養生功法的練習,強調的是均勻的呼吸,輕吸重呼的腹式呼吸,促使橫膈膜上下移動的范圍擴大,可以使橫膈膜得到鍛煉,力量增強,呼吸變深,變慢,肺活量增加,出現節省化現象,肺臟每次呼吸以后還有較長時間休息,既可以吸入更多的新鮮空氣,又不易疲勞,氧氣供應充足,耐力增強。雖然肺活量增強,但由于肌肉耐力的原因,再者,跑步需要技巧,即使肺活量增強,但是耐力跑800/1000m的成績要有所提高還需要有針對的訓練。
(3)運動能力的手反應時、仰臥起坐(女)成績提高。導引養生功法的練習強調的是調身、調息、調心,注重身體的內外合一、形神兼備的練功方法,對外能利關節、強壯體魄,對內能調理臟腑、通經絡,使身心得到全面發展。反應能力與腦關系密切,大腦的運動中樞支配著左右手的運動,右手通過左腦控制,左手通過右腦支配,所以經常動手運動能夠增加腦部使用率,提高中樞神經的興奮性,增強反應能力。練習傳統養生方法時,身體動作與意念都在核心區力量的帶動下緊密、協調配合,松緊合一,核心區的力量增強及良好的控制能使受試者合理應用腹部的力量加快卷腹的速度,間接的增加了仰臥起坐的個數。
導引養生功法是一項有氧健身運動,需要全身協調做功進行功法練習,才能發揮出身體的最大潛力,對大學生進行系統、持續的教學練習,能促進大學生身體形態的健美、均稱,促進學生的身體機能得到提高,穩定性增加。通過傳統養生的教育可以使學生調整自我,使人心理能日漸成熟,做事有條理;學習是一種過程,導引養生功法能夠培養學生的耐受力,從而鍛煉心智,磨練意志,達到增強學生的意志品質,培養堅忍不拔的性格。
經過18周的導引養生功法的學習與訓練,學生在身體形態及身體機能各項指標上均有明顯的提高與改善,且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在運動能力方面,除手反應時和仰臥起坐有明顯的提高外,1000米、800米沒有大的變化,說明要想全面的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還需進行科學的研究。如何把傳統的練習方法和現代的訓練手段有機結合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又一新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