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可,朱亞成,李建臣
?
北京冬奧會冰雪運動項目發展策略研究
許 可1,朱亞成2,李建臣3
1.首都體育學院研究生部,北京,100191;2.西藏民族大學體育學院,陜西 咸陽,712082; 3.首都體育學院,北京,100191。
主要運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與邏輯分析法對北京冬奧會冰雪運動項目發展策略進行研究。首先,基于文獻研究分析冬奧會運動項目;其次,將冰雪運動項目細分為冰上運動項目與雪上運動項目,分析冰上運動項目和雪上運動項目各自的優勢項目、具有發展潛力的項目以及劣勢項目;最后,基于我國的國情,從競技體育、群眾體育、學校體育以及體育科技4大方面提出冰雪運動項目發展的相關策略。以期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以及冰雪運動項目今后在國內推廣發展提供參考。
北京冬奧會;冰雪運動;冰雪項目;策略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1]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籌辦好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借此開啟了我國由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轉變的大門。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的體育事業不斷發展,但是“夏強冬弱”一直是我國體育事業面臨的問題,正值改革發展的關鍵期,借助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契機,如何又好又快的發展冬奧會的冰雪項目,完成我國體育強國的轉型,成為當下我們率先要解決的問題。鑒于此,本文重點探討北京冬奧會冰雪項目發展策略,旨在為冬奧會項目在國內廣泛開展提供理論依據。
首屆冬奧會于1924年在法國夏蒙尼舉辦,最初設有4個大項,7個分項,16個小項[2],此后每4年1屆。參與的人數也由最初的258人發展到2014年索契冬奧會2837人[3],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冬奧會的項目也在不斷完善,以即將到來的2018年平昌冬奧會為例,共設置7個大項,15個分項,102個小項(見表1)。

表1 冬奧會運動項目設置表
1980年中國首次參加冬奧會,截至到2014年俄羅斯索契冬奧會,已歷經了34年。從我國歷屆冬奧會參與情況(見圖1)來看,無論是從參賽的項目還是人數都在穩步上升。由表3可得,從參賽到獎牌零的突破我們一共走了12年,34年的冬奧會歷程,共收獲獎牌53枚,雖然起步晚,但是潛力無窮,部分項目已經形成奪金點,躋身世界高水平隊伍,前景良好。就目前冬奧會的項目設置來看,冰上項目有3個大項,32個小項,雪上項目有4個大項,70個小項。然而就表2調查發現,我國的冰上項目和雪上項目存在嚴重不平衡的發展趨勢,接下來本文將從分別冰上項目、雪上項目兩個模塊分析我國的冬奧會項目情況。

圖1 我國歷屆冬奧會參加的基本情況
1988年在加拿大卡爾加里舉行的第15屆冬奧會上,我國女子短道速滑運動員李琰獲得表演項目短道速滑項目1000m金牌、500m和1500m銅牌,為日后我國冰上項目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在接下來的第16屆冬奧會上成功實現獎牌零突破。縱觀我國參加的歷屆冬奧會冰上項目(見圖2)獎牌統計,可見我國的冰上項目還是比較具有潛力,尤其是短道速滑項目,近幾屆都有獎牌收入,速度滑冰和花樣滑冰也都有不小的突破。為全面分析我國冰上項目的情況,本文做了更加詳細的統計,將每一個冰上小項都做統計,分析其優劣勢項目(見表3)。以獲得冬奧會獎牌定位優勢項目,獲得參賽資格但未進入前3定為有潛力發展項目,未獲得參賽資格定為劣勢項目,經過分析與了解,發現,(1)從參加冬奧會的成績來看短道速滑、速度滑冰以及花樣滑冰屬于優勢項目,但是仔細分析仍然發現不少問題。首先,無論是短道速滑、速度滑冰還是花樣滑冰,都存在女子項目優于男子項目的現狀。其次,每一個項目內部,發展也不均衡,以速度滑冰為例,長距離差于短距離,長短距離的發展有一定的差距;(2)冰壺項目是我國參加1995年世界冰壺聯合會的第一屆冰壺培訓班之后,開始廣泛接觸,于2001年才開始成立第一支專業隊,不到十年,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男女冰壺隊拿到冬奧會賽場的入場券,女子冰壺隊更是收獲一枚銅牌,實現質的飛躍。但是起步晚、場地設施不足、參與人口與普及程度不高依然是困擾我國冰壺項目發展的關鍵因素;(3)1985年哈爾濱市成立女子冰球隊,我國第一支女子專業冰球隊誕生,三次進入冬奧會賽場,而男子冰球至今未獲得參賽資格。雖然就競賽成績而言冰球項目與歐美強國有很大差距,但是冰球項目以其獨特的觀賞價值、競賽魅力在近年來被無數冰球迷追捧,群眾基礎相較于其他項目具有一定的優勢,尤其是北京張家口冬奧會的成功申辦國內的冰球聯賽廣泛的開展起來,以北京市為例,據北京市冰球運動協會統計,2012年北京市冰球協會成立,最初冰球注冊運動員只有455人,到2016年高達2736人,截至到今年已經接近3000人,北京已經成為增幅最大,冰球運動員最多的城市[4]。

表2 我國歷屆冬奧會參賽成績

圖2 我國歷屆冬奧會冰上項目獎牌統計

表3 我國冰上項目實力分析
“冰強雪弱”一直是我國冰雪運動項目的特點,1998年在日本長野舉行的第18屆冬奧會上,我國代表隊女運動員徐囡囡獲得自由式滑雪技巧項目銀牌,首次實現了中國隊雪上項目獎牌“零”突破,打開了我國雪上項目的大門。總攬冬奧會雪上運動項目,70個小項,在我國發展的嚴重不均衡,例如雪車雪橇等項目,在國內幾乎無人問津,第一支國家隊成立都是2015年,因此,本文對于雪上項目的分析沒有從每一小項細分,而是從每一個分項來討論,與冰上項目類似,以獲得冬奧會獎牌定位優勢項目,獲得參賽資格但未進入前3定為有潛力發展項目,未獲得參賽資格定為劣勢項目,以此來在大方向把握雪上項目的格局。就表4來看,我國雪上項目不到雪上總項目的3%,劣勢項目過半有57%,現實相當的嚴峻,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而是機遇,我們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總結我國雪上項目發展得出:(1)地域的限制。我國復雜的地形與氣候條件,從自然環境上來看不利于雪上項目的開展;(2)人才培養的脫節。與冰上項目相比,雪上項目人才更加匱乏。沒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群眾體育的開展收效甚微,學校體育的開展也如無米之炊,沒有場地、缺乏器械更缺乏人才的指導,目前只是在單一的發展競技體育,沒有系統的人才梯隊建設,對于教練員、裁判員以及科研人員團隊的構建更是捉襟見肘;(3)缺乏全面發展的戰略考慮[5-6]。鑒于我國“冰強雪弱”的現狀,對于冬奧會為了保證成績,雪上項目總是滯后發展,被擱淺,類似于雪車雪橇等項目,也還是冬奧會申奧成功后才開始在國內開展起來,不利于可持續性長遠發展。

表4 我國冰上項目實力分析
基于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情況,而近些年科技與奧運密不可分,因此,本文主要從競技體育、群眾體育、學校體育以及體育科技等4個大方面探討北京冬奧會冰雪項目發展策略。
競技體育是展現我國體育強國的重要指標,競技體育的發展有利于民族團結,提升愛國情懷,增強民族凝聚力,培養人民的自豪感[7-8]。
(1)人才是競技體育的核心所在,無論是冰上項目還是雪上項目,人才的匱乏一直是制約我們發展的軟肋。鑒于前文的分析,針對于優勢項目、有潛力的項目以及劣勢項目,進行成梯隊的人才隊伍構建,警惕人才斷層現象,保證人才隊伍的活力與競技水平。其次,拓寬挖掘人才的渠道,不單一的只是橫向的在冰雪項目發展的城市挖掘人才,應縱向的放眼全國,適時的考慮跨界選材;(2)重視團隊的力量。不僅僅只是關注運動員的人才培養,均衡下來,以運動員為核心,重視教練員、康復、體能等團隊的構建,當今體壇在日新月異的發展,單一的訓練模式早已不足以應對變化中的社會,團隊的構建是可持續發展冰雪項目的必然趨勢;(3)在賽事對抗中發展冰雪項目。賽事是促進競技體育項目發展最重要的媒介,奧運會作為當代最成功的賽事,以其強大的影響力,推動著世界體育項目的前進。緊跟時代步伐,用賽事推動冰雪項目的發展不失為一個良好的選擇,積極參加世界性大賽,讓冰雪項目走出去,保持冰雪項目的時代性。國內積極承辦世界性大賽,讓國際賽事走進來,增強國際交流,同時跨界跨區域合作打造屬于我國的精品賽事;(4)理清思路、優化項目布局。縱觀歷屆冬奧會,東道主的地理優勢對于本國的奧運成績而言有很大的提升,以2018年平昌冬奧會為起點,重點把握2022年北京冬奧會,以提高我國冰雪項目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為目標,挖掘和拓展優勢項目,形成奧運優勢項目集團優勢,發展和突破具有潛力的項目,形成新的獎牌增長點[9]。
群眾體育是我國體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基于我國國情,任何一項運動都必須走向群眾中去才可能得到可持續性發展,積極發展群眾冰雪項目,有利于豐富全民健身內容,增強冬季群眾休閑體育活動。
(1)場地設施的建造。場地設施是制約群眾體育發展的關鍵性因素,不同于其他體育項目,冰雪運動的場地器械要求較高,而群眾冰雪項目的資金有限,不能完全依靠政策性的項目扶持,因此,需要轉變融資模式,政府主導、企業贊助、民間組織支持三管齊下,聯合構建冰雪場地、裝備,解決群眾性冰雪運動開展的后顧之憂。(2)以體育旅游為起點推動體育產業的發展。作為近幾年才不斷發展起來的項目,冰雪項目以其獨特的觀賞、娛樂性特點,正逐漸搶占體育旅游市場的份額,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目前,冰雪行業還剛剛起步,以體育旅游為起點,開發冰雪體驗為主的滑雪滑冰活動,舉辦類似于親子、情侶等主題標簽性質的特色節慶項目,借助新媒體重視宣傳,擴大市場影響力,同時聯合旅行社、旅游飯店、旅游景區和航空公司等旅游產業的主要力量,根據重要客源市場的實際需要,共同設計和策劃符合冰雪旅游經濟發展格局和市場需求的一體化產業[10]。不局限于眼前的收益,注重與其他行業的磨合,輻射性發展各行業,平衡產業內部,環環相扣有意識的構建產業鏈,走可持續發展道路;(3)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契機下,以精品賽事為橋梁,開展“北冰南展”。2015年蘭州國際馬拉松,成為首個基于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用跑步傳遞友誼,以體育連接世界”的馬拉松。給我國的冰雪項目做了良好的示范與帶頭作用,冰雪項目作為西方國家的主導項目,對于賽事的發展有良好的國際環境,著力打造自主知識產權的體育賽事,加強體育賽事文化、體育賽事市場化及體育賽事品牌建設,注重賽事無形資產開發利用[11-12],加快國內外城市的溝通交流,借助城市協同發展,充分發揮各城市的特色,打造東北的特色賽事小鎮,同時在北上廣深等經濟實力較好的城市試點,以點帶面區域性發展,層層遞進,最終在全國范圍內發展起來冰雪項目。
學校體育是大力發展我國體育事業的基礎,是競技體育的人才源泉,是群眾體育的重要基石,也是培養學生體育意識的重要場合。因此,發展學校體育對于整個體育事業的構成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
(1)貫徹“體教結合”政策。以“體教結合”政策為主導,開設冰雪課程,傳授冰雪的相關實踐與理論知識,組建冰球社團,培養興趣愛好,夯實基礎加深學生對于冰雪項目的理解,從而成為冰雪項目的繼承者與傳播者;(2)構建校園冰雪文化。校園冰雪文化屬于學校體育文化的一部分,隨著素質教育的開展,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重視學校體育文化的構建,并將整個體育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核心。以學校體育為突破口,營造良好的學校冰雪賽事的氛圍,可以使學校體育文化的社會功能、育人功能、教育功能、傳播功能和輻射功能得到充分的拓展和發揮[13]。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綠色奧運、人文奧運、科技奧運”響徹耳畔,2008年的鯊魚皮泳衣為泳壇掀起了一陣科技熱潮,高科技走進體育早已經司空見慣。(1)加強對外交流。目前,我國的冰雪項目還在起步階段,冰雪項目的裝備以及仿冰雪設施、場地都相對落后,因此,我們必須走出去,借助于冬博會科研技術含量高的交流會與歐美等冰雪強國進行交流,創新冰雪項目相關技戰術;(2)注重冰雪運動項目的科研。以高校為依托,加大科研資金投入,無論是訓練中的動作技術、體能、戰術,還是所用的裝備、場地、設備,拓寬其研究的廣度與深度,提高科研成果的轉化率。
[1] 人民網.《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 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028/ c64094-29613660-9.html.
[2] 中國奧組委官方網站[EB/OL].http://www.olympic.cn/games/winter.
[3] 2014年索契冬奧會--中國奧組委官方網站[EB/OL]. http://www.2014.olympic.cn.
[4] 文投體育.中國冰球白皮書(2016年)[EB/OL]. http://wemedia.ifeng.com/13334823/wemedia.shtml.
[5] 朱亞成,王子樸.近30年我國體育賽事研究概述[J].體育文化導刊,2017(05):30~35.
[6] 朱亞成.關于《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的若干探討[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0(03):85~92.
[7] 馬 伶.冬奧會項目設置的歷史演進研究[D].北京:首都體育學院,2017.
[8] 朱亞成,王子樸.國家戰略下的體育與社會進步——第6屆中國體育博士高層論壇綜述[J].浙江體育科學,2017,39(05):9~17.
[9] 池 建,苗向軍.2008年奧運會我國奧運優勢項目、潛優勢項目備戰策略[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29(08):1 009~1 012.
[10] 孫 一.吉林省冰雪旅游產業發展探究[J].體育科學,2011,31(06):33~41.
[11] 王子樸,朱亞成.“一帶一路”背景下體育賽事發展的價值、困境與策略[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7,40(07):1~6.
[12] 王子樸,朱亞成.“一帶一路”體育賽事現狀分析及發展方向[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6,33(04):390~395.
[13] 馬宣建.我國體教結合政策的形成與發展研究[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5,(02):1~5.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Ice and Snow Sports in Beijing Winter Olympic Games
XU Ke1,ZHU Yacheng2,LI Jianchen3
1.Graduate Department of Capital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Beijing, 100191, China; 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Xizang Minzu University, Xianyang Shaanxi, 712082, China; 3.Capital Institut of Physical Education, Beijing, 100191, China.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ice and snow sports in Beijing Winter Olympic Games is studied mainly by means of literature, inter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 First,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analysis of Olympic Sports Based on; secondly, the ice snow sports segment for ice sports and snow sports, the advantages of the project, the analysis of ice and snow sports sport has 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the project and inferior project; finally, based on the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put forward relevant strategies ice snow sports development from competitive sports, mass sports, school sports and Sports Science in 4 aspects.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successful hosting of the Beijing Winter Olympic Games in 2022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ice and snow sports in China.
The Beijing Winter Olympics; Ice and snow movement; Ice and snow project; Strategy
1007―6891(2018)04―0011―04
10.13932/j.cnki.sctykx.2018.04.03
2018-03-08
2018-04-19
G86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