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貝
?
新時代引領下新疆維、哈、回、柯、蒙五民族優秀傳統體育發展探究
劉 貝
齊齊哈爾大學體育學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161006。
運用實地調查法、訪談法等方法對新時代發展理念下新疆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柯爾克孜族、蒙古族五民族優秀傳統體育的發展進行研究。研究結果:新疆五民族流傳的傳統體育項目主要分為騎射類、較力類、游戲類等。影響新疆五民族優秀傳統體育發展的因素:群眾民族傳統體育參與意識薄弱;相關傳統體育比賽活動開展欠缺;民族傳統體育健身設施缺乏;學校民族傳統體育發展緩慢等。建議:新時代引領下新疆應大力傳播民族傳統體育的正能量價值;重視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創新開展民族傳統體育全民健身比賽活動;加快民族傳統體育在學校的發展;加強民族傳統體育與“一帶一路”國家發展戰略的對接等。
新時代;新疆;少數民族;民族傳統體育;“一帶一路”
以習近平主席為領導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我國優秀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我國優秀民族傳統文化被賦予了新的發展精神內涵、指明了新的前進方向。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是我國優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強健民族體魄、促進民族交流、凝聚民族精神等方面發揮著積極的重要作用。新疆是我國古西域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區內少數民族眾多,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柯爾克孜族、蒙古族為新疆的世居民族,同時也是新疆少數民族中人數最多的幾個民族,約占新疆少數民族總人數的97.9%(2015年),各類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如賽馬、摔跤、叼羊、騎馬射箭、跑馬拾哈達等豐富多彩。新時代引領下對新疆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五民族優秀傳統體育發展進行研究,不僅有助于人們更好地認識新疆多元民族體育文化的獨特魅力與風采,同時對促進新疆優秀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更好地傳承與發展、發揮更大的社會價值等也可起到積極的作用。
新疆維、哈、回、柯、蒙五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底蘊深厚,項目類型豐富多樣,其具有一定的歷史性、民族性、傳統性、民俗性等特點[1]。有充滿傳奇色彩的神話體育故事、英雄傳說、民間傳統體育諺語等體育文化;有踢花帽、揀髀石、月下賽跑等游戲類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有速度賽馬、叼羊、跑馬射箭等騎射類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有摔跤、山羊拽繩、公牛拉套等較力類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有趣味滑冰、古老毛皮板滑雪、滑雪橇比賽等冰雪體育文化;有達木卡、多依布、蒙古象棋等棋藝類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節慶、婚嫁、民族節日等期間還常舉辦各種風格獨特的少數民族舞蹈等,同時伴有都塔爾、手鼓、冬不拉等樂器表演[2],形成了具有獨特民族文化特色的民族舞蹈體育藝術文化。新疆五個民族豐富多彩的傳統體育為廣大群眾的文化生活帶來了生機與歡笑,構成了新疆民族文化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表1 新疆維、哈、回、柯、蒙五民族流傳的傳統體育項目一覽表
注:數據來源于問卷調查、群眾訪談、文獻查閱[5][6]等整理
新疆維、哈、回、柯、蒙五個民族由于文化、生活習慣、民俗及居住地環境等方面不同,各民族流行的傳統體育項目也不盡相同(表1)。新疆維吾爾族主要分布在喀什、和田等地區,且力西、麥西萊普等項目備受歡迎;哈薩克族主要分布在伊犁、阿勒泰等地,群眾多以游牧為主,各類馬上運動項目較為流行[3];回族主要分布在昌吉、烏魯木齊等地,群眾較喜愛賽馬、武術等項目;柯爾克孜族主要分布在克州等地,較為流行的傳統體育項目有馬背較力、公牛拉套、奧爾達等[4];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博州、巴州等地,群眾較喜愛摔跤、賽馬、射箭等項目。
新疆維、哈、回、柯、蒙五個民族群眾主要在農閑時期、少數民族運動會、民族節慶等期間參加一些民族傳統體育比賽活動(表2),參加的次數總體偏少,且多集中在秋冬季,表現出不均衡性。很多群眾平時忙于農牧業生產、工作等,參加民族傳統體育的積極性欠缺;有些群眾參加民族體育健身的時間較少,參加的項目也較單一。雖然有些群眾表示經常參加各類民族傳統體育比賽活動,但對于廣大群眾而言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表2 新疆維、哈、回、柯、蒙五民族參加傳統體育的時機一覽表
注:數據來源于群眾訪談、文獻查閱[7]等整理
新疆維、哈、回、柯、蒙五個民族傳統體育活動多由政府和相關民族體育協會組織等(表3)。由于各民族所在地區經濟發展不同,民族傳統體育比賽活動開展的次數和質量也有差別。伊犁州、喀什等地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比賽活動的次數相對多,但總體而言各地民族傳統體育比賽活動開展的次數還較欠缺。此外,當前新疆民族傳統體育比賽活動在組織管理和監督上還不完善,在一些群眾性比賽中還出現了盲目攀比現象,如在賽馬比賽中有些參賽者不惜花費大量資金購買賽馬來參賽,這對于廣大群眾參賽的信心、民族傳統體育規范化的發展等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表3 新疆維、哈、回、柯、蒙五民族傳統體育組織方式一覽表
注:數據來源于相關領導訪談、群眾訪談記錄等整理
新疆維、哈、回、柯、蒙五個民族流傳的傳統體育項目在學校的發展還很緩慢。許多學校還尚未將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納入到課堂教學之中;有些學校只是偶爾在節慶、學校慶典等期間組織學生演練一些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有些學校僅培養少部分學生來參加少數民族體育比賽等;雖然有些地州一些學校將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納入到了體育教學(表4),但開設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數量、課時數的安排等還有待于進一步加強。另外,一些地區民族體育教師較缺乏,這都對民族傳統體育在學校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阻礙。

表4 新疆維、哈、回、柯、蒙五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學校開展情況一覽表
注:數據來源于相關學校領導訪談、學生訪談等整理
當前新疆維、哈、回、柯、蒙五民族聚居區傳統體育基礎設施建設還很欠缺,且分布不均衡,經濟發展好的地區、城鎮地區民族傳統體育基礎設施的建設相對優于偏遠的鄉村等。新疆五個民族廣大群眾多在村外附近空曠的場地上參加民族傳統體育比賽活動(表5),有些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需要相關器材或輔助器材才能完成,如弓箭、球棍、保護墊子等,由于缺少相關場館和健身設施等有時會給群眾帶來一些不必要的損傷。此外,新疆冬季較寒冷,缺乏民族傳統體育場館和相關設施,許多傳統體育項目將無法正常開展,這對于相關項目的發展及群眾參加民族體育的積極性等都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表5 新疆維、哈、回、柯、蒙五民族參加傳統體育的場所一覽表
注:數據來源于各民族群眾訪談記錄等整理
新疆維、哈、回、柯、蒙五個民族傳統體育比賽活動多在小區域開展,發展相對較為封閉。由于缺少對外交流與合作,很多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發展較緩慢,同時也不利于及時地了解和學習外界先進的民族體育發展經驗。此外,相關比賽活動也缺少對外宣傳和報道,導致很多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比賽活動等不為外界所知曉。有些比賽活動雖有報道,但是宣傳的力度卻較小,這都對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與進步等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維護新疆社會穩定、長治久安是新時代新發展理念下國家對新疆發展的重要指示。新時代下新疆民族傳統體育應擔負起新的發展責任,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五民族優秀的傳統體育應在傳播愛國、文明、和諧的正能量上發揮積極的作用價值。相關部門應重視民族傳統體育在弘揚民族團結、愛國、友善等方面的重要價值,應將民族傳統體育放在重要的位置進行發展,積極倡導各民族發揚民族體育精神、心連心、團結奮斗,不斷增強愛國愛疆的民族意識。可在民族傳統體育比賽活動中通過升國旗唱國歌、張貼民族團結、文明的宣傳標語等方式來大力弘揚愛國精神傳遞更多的正能量,力爭使新疆維、哈、回、柯、蒙五個民族優秀的傳統體育發揮更大的社會價值。
政府有關部門應重視民族傳統體育的保護與傳承,積極組織相關專家學者深入各民族聚居區對有關民族傳統體育的壁畫文物、民間傳統體育文學、民族體育項目及有關民俗等進行深入挖掘、搜集和整理,編撰相關教材。同時應建設民族傳統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基地,重視民族傳統體育傳承人的培養。此外,應加大民族傳統體育社團及民族體育人才隊伍的建設與管理,如建立哈薩克族冰雪運動社團、蒙古族賽馬、射箭社團等,進而提高廣大群眾參加民族體育的團隊榮譽感和信心。此外,新疆體育局、相關高校等應加強民族傳統體育人才隊伍的建設,培養更多的民族體育骨干、民族體育指導員等。通過加大民族體育人才的建設,進而促進民族體育組織者賽事活動的組織能力、執裁能力等,做到公平、公正[9]。民族傳統體育傳承人、民族體育骨干等應切實樹立積極的帶頭作用,帶領廣大群眾積極參加各類民族傳統體育比賽活動,引導廣大群眾樹立保護、愛護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思想意識。
應大力創新開展各類民族傳統體育全民健身比賽活動,增加民族傳統體育全民健身比賽活動開展的次數。政府部門、學校、民族傳統體育協會、旅游部門、企業等應該加強合作,創新采取一些方法舉措,如對參加民族傳統體育健身的群眾現場進行免費體質測試,包括測量血壓、心肺功能測試等;為少數民族群眾發放健身卡,參加民族體育健身比賽活動可刷卡獲得積分免費兌換禮品等,進而提高廣大群眾積極參加民族傳統體育的熱情和動力。創新開展“冰雪運動健身賽”,可將一些民族體育項目融入到冰雪運動之中進行開展,如舉辦雪上趣味拔河、雪地曲棍球、雪上馬拉爬犁接力等各類比賽活動,進而提高廣大群眾的參與興趣;舉辦“鄉村民族舞蹈健身操大賽”、“全民健身兩人三足健身跑大賽”,并對相關獎勵措施進行創新,進而提高廣大群眾參賽的動力和積極性。此外,政府相關部門應將民族傳統體育全民健身納入到重要發展位置上來。應組建民族傳統體育健身專門管理機構,建立一套完善的民族傳統體育舉辦機制,定期開展各類豐富多彩的民族傳統體育比賽活動,做到常態化開展。還應不斷完善相關管理制度[10],安排專門的負責人去宣傳、管理、監督,并對每次開展情況進行總結和改進。
應重視新疆維、哈、回、柯、蒙五個民族優秀傳統體育項目在學校的傳承與發展。不斷探索、開發、創新,提高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引入學校體育教學的可行性、可發展性,如馬上叼羊運動可以通過在操場上以徒手叼羊的形式進行創新開展,用羊娃娃或是用羊皮縫制的模型來代替羊,重量可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靈活的進行調整。同時還應對比賽規則進行反復修整、論證,以減少項目開展中的危險性等,這樣一來就有利于叼羊運動在學校的發展。對于不便于在學校開展或是需要特殊場地、場館、器材的項目,如賽馬、滑雪等項目,可以選擇與附近的牧場、滑雪場、體育館等進行合作,將馬術等體育課程搬進農牧場、滑雪場等進行開展,器材安置在相關場地、場館內,進而增加了相關項目能夠進行開展的可行性。此外,新疆相關高校應加大民族傳統體育校本課程的開發,編撰相關教材。構建科學的民族體育教學體系,進一步完善教學方法、考核制度等,使之更規范的發展。同時相關高校還應加大民族傳統體育師資尤其是雙語教師的培養,培養更多的民族體育高層次人才。還應定期舉辦相關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比賽,加強各學校之間傳統體育比賽活動的交流,進而促進民族傳統體育在學校更好的發展。
應加強民族聚居區傳統體育基礎設施的建設,政府部門應起到主導作用,不斷加大各類民族傳統體育場館、器材設施的投入與建設,如建設民族傳統體育健體活動中心、鄉村體育文化站等,為廣大群眾提供優良的民族傳統體育健身設施和健身環境。對于經濟發展落后的地區,應該優化民族傳統體育場館空間布局,選擇相對適于各民族參加的地點進行建設。對于有著豐富發展民族體育資源的地區,如阿勒泰地區冰雪資源十分豐富,應該加大冰雪運動設施的建設,如創建各類冰雪健身游樂園等,進而促進當地冰雪運動健身的良好發展。此外,政府應加大民族傳統體育服務的力度,如為廣大群眾提供健身科普知識、醫學常識、健身安全知識等,不斷完善相關服務體系。
新時代引領下新疆維、哈、回、柯、蒙五民族優秀的傳統體育應加強與“一帶一路”國家發展戰略的對接。充分利用好“一帶一路”國家發展政策,加大新疆民族傳統體育與國內外的交流與合作。可通過共同舉辦各類豐富的民族傳統體育比賽活動等來加強各民族之間的交流,如加強與內蒙古在賽馬、摔跤、射箭等項目上的交流;加強與黑龍江在冰雪運動項目上的交流與合作;加強與寧夏在賽駱駝、沙漠運動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等,進而促進新疆與各兄弟省市的交流與發展。還可與“一帶一路”成員國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交流與合作,如加強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在滑雪、摔跤、賽馬等項目上的合作,進而增進雙方的交流與友誼等。此外,還應加大對新疆各民族優秀傳統體育比賽活動的宣傳和報道,可利用互聯網,如利用“中國一帶一路網”或借助國外網絡媒體進行大力宣傳;利用電視、手機新聞、民族體育運動會、一帶一路經貿洽談會、一帶一路文化交流會進行宣傳等,進而將新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比賽活動、民族體育旅游、民族體育工藝品等更好的宣傳出去。
大力發展新疆優秀民族傳統體育既是對新時代新發展理念下國家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工程、國家全民健身等重大發展戰略的積極響應,同時也是鍛煉各民族群眾強健體魄、提升廣大群眾快樂幸福感、促進各民族交流團結、傳播正能量的有效途徑。新疆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柯爾克孜族、蒙古族五個民族豐富多彩的民族傳統體育是我國優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精神財富,具有較好的健身、教育、交流、娛樂價值等,應該大力傳承與發展。在大力傳承與發展新疆五個民族優秀傳統體育文化的同時,還應積極創新,不斷加強各民族傳統體育在開展形式、組織管理、獎勵措施等方面的創新研究,使其更好的為新疆各民族群眾健身服務,為新疆和諧、健康、幸福社會的建設發揮更大的貢獻。
[1]董 茜.論西部地區全民健身與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23(02):92~94.
[2]夏木斯·胡馬爾,賽里克·加合曼.中國哈薩克[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76.
[3]劉 恒,馬業康,馬歆樂.新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與全民健身計劃互動關系研究[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1(03):75~78.
[4]《中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刊》修訂編輯委員會編(修訂本).柯爾克孜族風俗習慣[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67~69.
[5]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民族事務委員會編.新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項目匯編[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1~12.
[6]朱梅新,熊 飛,王 躍.新疆多元民族體育發展研究[M].烏魯木齊:新疆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161.
[7]郭風蘭,閆 曉,龐 輝,王 輝.民族傳統節慶體育與現代節慶體育的關聯性研究:以新疆自治區為例[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5,27(05):402~405.
[8]王學文.新疆維吾爾族部分傳統體育項目在中學體育教育實施的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D].上海:上海體育學院,2009:15.
[9]曾玉山,姜學鋒.我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發展的若干問題及有效路徑[J].山東體育科技,2017,39(04):7~10.
[10]封又民,陳永輝.“美麗中國”視域下民族傳統體育現代傳承與發展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5,32(04):451~455.
Explo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Sports of the Five Nationalities of Uygur, Kazak, Hui, Kirgiz and Mongolian in Xinjiang under the New Era
LIU Bei
Institute of P.E., Qiqihar University, Qiqihar Heilongjiang, 161006, China.
Using field survey method and interview method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sports of the Uygur, Kazak, Hui, Kirghiz, and Mongolian ethnic groups under the development philosophy of the new er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aditional sports circulating in the five nationalities in Xinjiang are mainly divided into riding type, comparative category and games, etc. The defects in development are as follows: the awareness of taking part in traditional sports is weakrelated traditional sports games and traditional sports fitness facilities are lackingtraditional sports in schools develop slowly. Suggestion: Xinjiang should spread the positive energy value of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under the new era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tec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Vigorously innovate and carry out traditional sports competitionsup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sports in schoolstrengthen the docking between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and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of“One Belt And One Road”.
New era; Xinjiang; Ethnic minorities; National tranditional sports; “One Belt and One Road”
1007―6891(2018)04―0085―04
10.13932/j.cnki.sctykx.2018.04.22
G80-051
A
2018-04-04
2018-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