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素瓊
?
四川省藏族聚居區休閑體育發展現狀研究——以磽磧藏寨為例
馮素瓊
四川農業大學體育學院,四川 成都,611130。
本文通過對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磽磧藏寨的休閑體育發展現狀進行調研,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對比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探討四川省藏族聚居區居民休閑體育發展的資源優勢、特色及可開發價值進行分析,將磽磧藏寨良好的旅游資源同休閑體育項目資源結合起來,對未來的開發提出對策建議。旨在促進四川省藏族聚居區居民休閑體育的發展,進一步帶動四川省藏族聚居區的經濟發展。
藏族聚居區;休閑體育;旅游資源
《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和《群眾體育事業發展規劃》相繼頒布實施以來,在全國各級黨委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在全社會大力支持和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經過廣大群眾體育工作者的艱苦奮斗,具有中國特色的全民健身體系正在逐漸形成,我國的休閑體育事業取得了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但是我們不難發現在我們的休閑體育事業繁榮發展的同時,也面臨一些比較突出的矛盾和問題。比如城市和農村,沿海發達地區經濟效益好的地方和欠發達地區經濟效益較差的地方,公民具有平等休閑體育權益與享有平等休閑體育權益的機會不平等之間的矛盾[1]。表現在城市、沿海發達地區和經濟效益好的地方和休閑體育發展得比較良好,但是在農村、欠發達地區和經濟效益差的地方發展休閑體育事業的支撐能力明顯不足,休閑體育事業在城鄉之間、地區之間、不同人群之間的發展不平衡,使這些地方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因此,我國的休閑體育事業如果想要繼續又好又快的發展,那么我們就需要盡快去解決這些問題。
休閑體育的發展必須具有一定的條件,首先是社會條件,如果沒有這些條件,休閑體育活動的開展就不能很好地進行。休閑體育活動的開展形式就是其一,據調查磽磧藏寨居民參加休閑體育活動的主要形式是分為個人與同伴,這兩種分別占41%、35%(見圖1)。參加村鄉鎮組織的體育競賽形式的占6%,有組織的體育活動形式占11%,組織規模比較小,說明當前磽磧藏寨的居民普遍參與休閑體育活動組織化程度較低,大多數休閑體育參與者屬于自發進行的,有組織的休閑體育活動的程度還比較低。

圖1 磽磧藏寨居民參與體育活動的主要形式
目前全國各地休閑體育經費來源主要有四種形式:(1)政府資助、社會捐助、收取會費開展有償經營活動的收入。磽磧藏寨也不例外,磽磧藏寨休閑體育經費主要來源還是政府資助;(2)是收取會費和有償經營活動收入(見圖2)。現階段我國休閑體育正處于一個從政府領域向社會領域過渡的時期,政府部門迫于壓力千方百計的壓縮財政預算,所以磽磧藏寨得到的政府資助資金不會太多。從磽磧藏寨的休閑體育經費來源來看顯然是不太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也是不能夠長久的,我們應該積極擴大社會贊助在經費來源中的比例,保持收取會費和開展有償經營活動的收入占有的比例。

圖2 磽磧藏寨休閑體育活動經費來源
調查表1顯示,磽磧藏寨居民對休閑體育活動作用的認識呈現多元化趨勢,整體的處于低落狀態。大多數人會本著“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參加休閑體育活動,但仍然有人會認為農活能夠取代體育活動。說明目前造成這種認識上的原因與居民受教育的程度、目前的經濟狀況、社會發展水平、休閑體育文化氛圍和對休閑體育相關政策法規的宣傳有一定的關系。

表1 磽磧藏寨居民對休閑體育的意識
伴隨著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相應政策與措施出臺,這使得很多農村居民對自身生活質量要求也不斷的提高,不再是簡單的滿足于衣食住行,而是對自身休閑鍛煉方式也有了新主張。休閑磽磧藏寨居民磽磧藏寨居民收入磽磧藏寨居民

圖3 磽磧藏寨居民休閑體育消費情況
由圖4可以看出,磽磧藏寨居民參與休閑體育活動的情況要比我們預期的要稍好一點,調查者中有21%的居民選擇經常會參與休閑體育活動,55%的居民選擇偶爾會參與休閑體育活動,34%的居民選擇從不會參與休閑體育活動,最后總的來看磽磧藏寨居民總的休閑體育活動參與比例能夠達到66%,但其中偶爾參加休閑體育活動的的居民所占的比例是比較大的,從不會參與休閑體育活動的居民所占的比例也達到了34%,表明目前磽磧藏寨居民參與休閑體育活動的情況還不是很樂觀,休閑體育活動人數分布的結構不是很合理。應該盡量將偶爾參與休閑體育活動的居民向經常參與休閑體育活動的居民進行轉變,將從不參與休閑體育活動的居民向偶爾參與休閑體育活動的居民進行轉變,從而優化居民參與休閑體育活動人數分布的結構,提高磽磧藏寨居民休閑體育開展的質量。

圖4 磽磧藏寨居民參與休閑體育活動的情況

表2 磽磧藏寨居民參與休閑體育活動的項目
表2顯示:散步和跑步是磽磧藏寨居民首選的休閑體育活動,這些休閑體育活動都能夠輕輕松松的鍛煉,沒有場地器材的需求,因此,這兩種活動方式是磽磧藏寨居民參與休閑體育活動項目中占有比例是比較高的,分別占了56%、40%。其次是民間舞蹈占20%,這與當地居民經濟狀況和民俗生活習慣有關。爬山這一活動項目占到了10%,這和當地優越的地理旅游條件分不開的。當地其他特色項目占到了15%,這與當地“上九節”、“抬菩薩節”、“紅葉節”,等傳統節日有著密切聯系。而參與乒乓球和羽毛球項目的最少,分別是8%、5%,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當地體育場地設施不夠完善。最終導致了當地的休閑體育活動項目參與人數的分布的結構不是很合理。
“則林喳拉……”7月17日,60多歲的勒樂村文書王良生向記者介紹磽磧藏族原生態多聲部民歌聲我們嘉絨藏族在婚喪嫁娶和田間地頭勞作時唱的民歌。一個人起頭,其余的人跟著唱。要說有多少,幾天幾夜也唱不完。原生態多聲部民歌已有上千年的流傳歷史。近年來,隨著磽磧藏寨多聲部原生態的唱法、磽磧“卡熱亞”、“磽磧鍋莊”、“二牛抬杠”、“天鵝抱蛋”“磽磧上九節”等民間民俗節目被發掘出來,特別是自從磽磧藏寨多聲部原生態唱法列入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后,不僅吸引了游客,來磽磧藏寨旅游親自體驗磽磧藏寨多聲部原生態唱法,也吸引了村里的很多年輕人加入到學唱多聲部的隊伍中來了,使得參與磽磧藏寨民間民俗節目的隊伍日益龐大。
每年隨著“上九節”、“抬菩薩節”、“紅葉節”,等傳統節日的到來,到磽磧藏寨觀光旅游的人數逐漸增加,直接帶動了當地農民經濟收入,使得當地經濟水平年平均增長能夠達到25%以上。僅今年2月的“上九節”,就吸引了游客2萬多人次。從以上的內容可以看出磽磧藏寨將自身良好的旅游資源同休閑體育項目資源結合起來增加了人民收入,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表3 磽磧藏寨制約休閑體育活動的因素
體育場地匱乏、體育文化和體育意識落后、體育人口偏少且結構不是合理等是我國西部地區休閑體育目前發展的一個現狀。由表3可以看出磽磧藏寨居民不參與體育活動原因主要是:(1)缺少場地占76%,排在第一位;(2)是沒有閑暇時間占67%,主要是受當前經濟狀況和社會發展水平制約,這就需要通過發展當地的經濟以完善場地設施,同時使當地居民擁有更多的閑暇時間;(3)是缺乏指導占50%,目前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養方向主要集中在大中型城市,面向西部欠發達地區的基本沒有。這就需要加大面向西部欠發達地區的專門體育指導員的培養和人員配制。
四川省藏族聚居區有著特殊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特點,當地河流眾多可開展漂流活動,湖泊、水庫面積廣闊可開展水上運動;山地多 搞一些傳統的體育項目還可以結合當地自然環境特點搞一些戶外運動,如野營、登山、徒步旅行、野外生存等休閑體育活動[2]。總之我們要將當地良好的旅游資源同休閑體育項目資源結合起來,從而促進四川省藏族聚居區居民休閑體育的發展,通過旅游資源同休閑體育項目資源結合起來產生的效應帶動四川省藏族聚居區經濟的發展。
針對當地居民在選擇體育用品上注重“經濟實用耐用”的功能,當地銷售商應從多渠道滿足廣大群眾的消費需求,從而帶動當地休閑體育消費的發展。結合當地的經濟條件和文化傳統風俗習慣,利用當地名人效應,可以嘗試以當地居民能接受的方式在每個村或鎮建立一個休閑體育活動培訓班,并且定期舉辦結合當地居民生產勞動自編自創的娛樂性項目,以及像“磽磧上九節”“磽磧鍋莊”磽磧“卡熱亞”“二牛抬杠”等傳統的休閑體育活動或比賽,不僅給當地居民提供親身參與、體驗休閑體育的機會,而且還可以起到示范作用,從而帶動當地休閑體育消費[3]。開展“休閑體育三下鄉”活動,使平時只能夠在城市中開展的休閑體育活動、表演等能夠下鄉到村鎮,直接接近當地的居民;并且利用當地大學生放假回鄉進行宣傳,使大家的思想觀念轉變,從而轉變休閑體育消費觀念。其實體育彩票也是休閑體育消費的一種方式,而且隨著目前形勢的發展,體育彩票慢慢會成為休閑體育消費的動力,因此在每個村或鎮上能夠開辦一個體育彩票投注點,也是拉動休閑體育消費的一種有效形式[4]。
經濟發展水平是制約四川省藏族聚居區居民休閑體育發展的最主要因素,也是四川省藏族聚居區居民休閑體育消費支撐和物質條件的重要保證,更是四川省藏族聚居區休閑體育市場發展的“瓶頸”;當地居民只有在經濟水平得到相應的提高,自身生活水平得到一定改善,在滿足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后,消費需求的增長點才會主要向發展和享受需要方面擴展,休閑體育消費的需求也能夠隨之不斷擴大。因此,現階段努力提高四川省藏族聚居區經濟發展水平,增加當地居民的經濟收入是目前我們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目前四川省藏族聚居區居民休閑體育的意識和觀念整體滯后、休閑體育結構不夠合理、休閑體育水平和休閑體育開展的質量整體較低。制約當地休閑體育開展的因素較多,如當地居民參加休閑體育活動的參與度不高;開展休閑體育活動經費緊張。經濟發展水平是影響休閑體育發展的直接原因,當地整體較落后的經濟發展水平直接影響了休閑體育的發展。休閑體育意識和休閑體育觀念的滯后是影響當地休閑體育水平不高的內因。
[1] 楊遠波,孫健主.休閑運動[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2] 楊建軍.藏族體育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0(01).
[3]張冰松.藏區民俗體育文化探索——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為例[J].大理學院學報,2011(04).
[4] 胡富松,王博文,等.海南省少數民族地區農民健身工程現狀的調查與分析[A].第二屆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Study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eisure Sports Development in Tibetan Areas of Sichuan Province——Taking Qiaozangzhai for Example
FENG Suqiong
Institute of P.E.,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1130, China.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eisure sports development in Zangzhai area, which is representative of residential moraine.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comparison,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so 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dvantages of resources, characteristics and exploitable value of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sports in Tibetan areas of Sichuan Province. Combining the good tourism resources with the leisure sports resources in the residential moraine Zangzhai,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are put forward.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sports for the Tibetan residents in Sichuan Province and to further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Tibetan areas in Sichuan Province.
Tibetan inhabited area; Leisure sports; Sightseeing resource
1007―6891(2018)04―0099―03
10.13932/j.cnki.sctykx.2018.04.25
G812.47
A
2018-04-11
2018-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