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云
摘 要:培養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初中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同時也是變化最多、分量最重的部分,所以也成為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之一。文章從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出發,對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的教學進行深入探討。
關鍵詞:閱讀教學;語文;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33??文獻標識碼:A
我國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初中語文的教育。語文教學模式依然存在問題,主要體現在教師備課、講課的方式上,教師在課下備課時準備不充分,上課時只是將自己對文章的理解以及文章上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以“灌輸式”的教育模式來讓學生進行學習。但學生在這種模式下,沒有辦法細細品味文章,也無法理解文章中的內容,所以大大降低了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
1.教師的課前準備不充分
在傳統的教學中,備課是十分重要的,但在實際過程中,很多教師都沒有時間進行仔細的閱讀和備課,沒有對文章進行深入的理解,甚至沒有制訂專門的計劃,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一帶而過,這種教學方式必然會對學生學習的效率產生負面影響。
2.沒有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點
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將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學生,而學生也只是被動地接受老師傳授的思想。在整個過程中,學生記住的就是教師教給的內容。除此之外,教師也沒有對學生進行任何擴展和指點,學生學習的僅僅是膚淺的內容,沒有深層的內涵。
培養交流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語文閱讀,而初中階段是語文閱讀能力發展的重要時期,需要正確引導、培養學生的信息接納能力以及文字處理能力,進而讓學生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綜合閱讀能力,以便將來能有良好的成長和發展。為了讓學生更快適應將來的工作環境和社會生活,語文教師必須在初中的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1.提升語文閱讀的有效思路
初中生正處于身體發展的黃金時期,這時候的學生有著活潑、開朗的特點。所以部分學生的控制能力較差,對于這些學生,在進行閱讀學習的時候往往不能按照正常的方法來進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增加教學的趣味性,不再是灌輸式教育,讓學生主動學習,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充分發揮出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促進初中生閱讀學習的有效 進行。
2.教師創新教學方式,更新教學觀念
雖然新課改在全國范圍內實行,但是在某些地區仍然有教師機械性地把知識點套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讓學生進行文章閱讀,學習知識點,但這樣往往忽略了文章情感的捕捉,忽略了學生語感的培養,這非常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為了避免這類情況,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我們語文教師應該更新自己的觀念,以創新的思維來進行語文教學。教師要更新自身觀念,要端正自己的態度,積極了解科學的教學觀念,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增加教學方式的趣味性。通過這些來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讓學生成為教學的核心,展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從而達到教學預期的結果。
3.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和創新思維
長久的積累是前進的有效保障。在閱讀的教學中,我更注重學生平時的閱讀積累,積少成多的理念才能讓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取得大的進展。我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讓學生進行閱讀的同時說出了自己的心得體會,同時讓學生進行優美詞句的積累,這樣長久下去才能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升。除此之外,閱讀教學還應該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每一篇文章都不是完美的,都有可以擴展補充的地方,在這些地方可以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補充,不斷鍛煉學生填補空白的能力,長此以往,學生就會有自己的想法,閱讀能力也就會有大幅度的提高。
4.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來調整教學方式
目前,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有一些教師沒有把握好學生的實際情況,僅僅是按照自己認為的學習進度來進行閱讀的講解,這樣的教學方式太過于理想,完全脫離了學生在初中語文閱讀學習中的實際情況,非常不利于有效開展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要想有效解決以上問題,我們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隨時調整教學方法和教學進度,這樣既能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還能讓學生在閱讀教學中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在收獲知識點的同時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我在日常教學中就經常與學生進行溝通,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明確學生語文知識的學習情況、學生語文閱讀情況、學生是否對閱讀感興趣是否跟得上教學的進度,進而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進度,使學生漸漸喜歡語文閱讀,逐漸養成主動閱讀的習慣,長久以往,就會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知識水平,也能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
5.設定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設定一些教學情境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的有效性。對于一些課文中不易理解的文字,我就采取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如:在學習《十三歲的際遇》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我就設定了一個情境,讓學生感受到考入北大后的心情,讓學生根據作者的誓言,感受作者當時的心情,使學生理解北大學生的生機勃勃、言談自由、純潔、專注的特點,真正理解作者所說的“我沒有忘記我的誓言”這句話。我通過設定教學情境就能夠有效地指導學生準確地感受作者所表達的心聲,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
6.讓學生之間合作競爭、合作學習
在當前的形勢下,學生之間加強合作學習是語文教學的初衷,但在現在的教學中,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比較少。事實上,學生之間的合作和競爭,這是教師的教學所不可取代的。在班級里,所有學生的年齡相仿,這就讓學生之間更容易溝通與交流,甚至產生共鳴。在班級里加強合作學習能夠讓這些孩子們產生一種歸屬感。比如:在學習詩詞的過程中,詩詞是不容易理解的,這種情況下,我就給學生分組,指導學生以小組競爭的方式來進行討論和理解,增加理解的深度。讓學生之間合作競爭、合作學習不乏為一種有效的方式。
從現如今的語文教學實際情況來說,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使教學效果不樂觀,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歸根結底,主要原因在于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比較低。因此,教師在初中的語文教學中一定要開展靈活的教學方式,加上民主的教學觀念、創新的教學方式和手段、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調整教學方法和進度,有必要時還可以開展一些業余活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以此來提升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本文只是簡要闡述了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然而,現在制約語文閱讀教學的因素還有很多,筆者也希望廣大教師進行更加深入的探討、研究,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張彩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文教資料,2014(35).
[2]姜靈惠.關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案及其有效性的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6(4):105.
[3]裘蘇飛.如何“著手”提高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教育教學論壇,2014(17):225-226.
[4]李家惠.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思路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3(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