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楊芬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成為各學科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而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運用元認知理論、培養學生元認知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學生主體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促進其自主學習模式的構建,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今后的學習發展奠定基礎。文章闡述了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學生元認知的組成要素,并提出培養學生元認知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信息技術;元認知能力;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8 ? ?文獻標識碼:A
1.元認知知識
學生元認知知識主要包括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學習任務知識、學習策略知識、學生作為一個學習者具備的特征知識等。如對自身認知水平、認知傾向的認知;對所學的高中信息技術知識的背景及基礎的了解;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學習任務的含義、要求、特點的了解;對自身擅長的方面、不擅長的方面的了解;根據學習任務及對自身分析選取有效的學習策略輔助自身學習過程;等等。
2.元認知體驗
學生元認知體驗是指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學習活動過程中,學生自發產生的情感或認知體驗,積極的元認知體驗能有效激發學生自身的認知熱情,激發學生的認知潛能,促進學生對高中信息技術知識的學習。學生有效評價自身的學習過程時,會獲得較為豐富的情緒體驗;學生自主思考克服學習困難,解答難題時,會獲取較高的成就體驗;學生發現自身選擇的學習策略能有效幫助自主探究解決問題過程,則會獲取較高的效能體驗。
3.元認知監控
學生元認知監控是指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學習過程中,學生能有計劃自己監控自己的探究過程,并實施控制、調節、反饋、評價等一系列過程,提高學習任務完成的有效性。在學習活動開始之前,學生要制訂相關學習目標,并計劃針對學習活動中可能出現的解決問題的活動、采用的解決方法及學習的結果。
1.豐富學生元認知知識
高中生思維能力、認知水平已經具有一定高度,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勢在必行。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傳授信息技術知識、技能等,還應將元認知知識滲透進教學活動中,將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元認知知識充分展示,豐富學生的元認知知識。在教學中,教師要通過評價、指導等形式引導學生了解自身個性特征、思維方式等,完成自身個體元認知知識的學習。此外,教師還應結合學生實際生活及學習特點,設計相關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任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加清楚地整理學習思路,解決問題,掌握任務內容、性質、實施步驟等相關元認知知識。最后,教師還應指導學生正確的學習策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學習策略,明白如何使用、什么時候使用這些學習策略。
2.激發學生元認知體驗
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掌握學生的興趣點,探尋激發學生積極元認知體驗的方式,貫徹進教學活動中,促進學生元認知能力發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一個具體完整的學習任務細分為多個具體的小任務,讓學生在完成這些具體的小任務過程中獲取成就體驗,激發學生情緒感知,并通過評價活動、激勵的語言等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正確完成學習任務,認清自身,感知到學習過程中的樂趣,從而形成積極的元認知體驗,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3.提高學生元認知監控能力
提高學生元認知監控能力是培養學生元認知能力的關鍵,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學會制訂計劃,根據學習任務制訂合理的學習目標,能夠實現對自身各個學習步驟的監控,減少學習過程中的盲目性。教師還應引導學生積極提問,向教師提問,向自身提問,清楚展示自身思維過程,達到內控的目的,提高自身元認知監控能力。
總之,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學生元認知能力的培養,通過豐富學生元認知知識,激發學生元認知體驗,提高學生元認知監控能力,促進學生元認知能力的成長,為學生今后學習、發展打好基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1]莊 亮.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元認知能力的培養策略[J].科普童話,2018(3):23.
[2]王懷玖.基于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探討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實踐[J].新課程(中旬刊),2015(3):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