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瑩
摘 要:板書小結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是課堂教學的精髓,是數學課堂教學的主線,是啟迪學生思維的窗口。它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鞏固數學知識;掌握解題方法;厘清知識主線,從而掌握知識,提高學習數學的能力。
關鍵詞:板書小結;例談策略;解題步驟
板書小結的運用方法因教學內容而異,內容的不同,運用的方法也不同。要想恰當合理地運用板書小結進行輔助教學,必須深入鉆研教材,掌握教材的重點、難點,精心構思,巧妙設計,融合美學原理,順應學生的學習思路,簡潔有效地展現數學知識的方法、思想、本質、算理……真正使學生理解知識、掌握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例談計算方法優化的板書小結
每個計算新知識的學習,我們都讓孩子在舊知識的基礎上來學習接納新知識,并在新知識學習到一定時機時要通過觀察、感受來總結一些步驟,通過這樣的總結有利于孩子把這個知識結構化和簡單化,適合大腦存儲和以后的運用。研究這個步驟小結如何在呈現時做到精煉、明了、易懂、好記。如“兩位數乘一位數口算”的教學板書:
二、例談探究數學規律、解決問題的板書小結
小學數學教材里有很多內容都是探究運算規律、性質、方法的,這類數學知識的獲取,要根據學生生活實際和已有知識基礎,進行大量的具體實例進行計算、觀察、比較、討論,再歸納抽象出本質特征、規律及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后教師根據實例和知識本質進行巧妙構思,把知識重難點、學習方法簡潔地板書出來,讓學生通過師生互動交流、結合板書、課堂鞏固練習,從而扎實掌握本節課知識。如“24時計時法”教學板書如下:
三、例談探究解題策略、規范解題步驟的板書小結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很多數學知識都是建立在學生實際生活的情境中,結合數形結合思想,如四則混合運算、路程問題、小括號的認識……在生活模擬的情境里進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發現解題策略和解題方法。此時,教師要規范板書,把解題策略和規范解題步驟深深烙印在學生腦海里。如教學“相遇問題”教學板書如下:
例題:遺址公園到天橋的距離是50千米,一輛面包車從遺址公園開出,每時行駛40千米;一輛小轎車從天橋開出,每小時行駛60千米。兩車同時開出,相向而行,經過幾時相遇?相遇地點距遺址公園有多遠?
解:設經過x時兩車相遇,那么面包車行使40x千米,小轎車行使60x千米。
相等關系:面包車行使的路程+小轎車行使的路程=50千米
60x + 40x = 50
100x = 50
x = 0.5
40x = 40 × 0.5 = 20
答:兩車經過0.5時相遇,相遇地點距遺址公園20千米。
解題步驟:一解設,二寫相等關系,三列方程計算,四寫完整答語。
在做鞏固練習時,老師要求學生都按黑板上的書寫格式做列方程解相遇問題的習題,這樣學生有樣可參照,數學作業規范,正確率也高,同時學生通過數圖結合思想,形象理解相遇問題的數量關系和解題方法。
以上所列舉的各種教學板書小結案例,不管是哪部分數學知識,都只為了說明一個道理:在教學中,根據具體內容的重難點,精心設計板書小結,能真正幫助學生清晰理解概念的本質、運算算理、定律性質等知識的由來,掌握解題方法,鞏固深化知識,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從而讓板書小結真正服務于師生共學。
參考文獻:
[1]李小斌.數學課堂小結,不容忽視的精彩[J].教育科研論壇,2008(3).
[2]楊志翔.別樣的課堂小結[J].小學教學參考,2010(8).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