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提出將婦女社會工作視角與當前在職女性由生育二孩引發的心理焦慮結合起來,首先對影響在職女性二孩生育的因素進行分析,然后通過對社會工作專業介入方式的拓展探討婦女社會工作介入二孩生育焦慮的可行性。
關鍵詞:婦女社會工作;在職女性;二孩生育;焦慮
全面二孩政策放開以來,二孩的出生率卻不如預估,在職女性對于生育二孩仍有著許多顧慮。而婦女社會工作可以彌補婦聯在婦女工作方面的不足,滿足新時期在職女性的新需求。
一、婦女社會工作的概念
目前,學界對于婦女社會工作仍沒有統一的定義,有的學者認為婦女社會工作是以婦女為案主的社會工作,還有的學者認為婦女社會工作就是為婦女服務。在此基礎上,筆者提出,婦女社會工作是在社會工作發展的過程中剝離出來的以婦女群體為服務對象的社會工作,是針對婦女在經濟政治文化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而展開的,旨在提高婦女福利促進婦女自身發展。
二、在職女性二孩生育的影響因素分析
(1)身心健康是在職女性面臨的首要挑戰。女性作為生育主體,需要承受懷孕、生產、哺乳乃至撫育的全過程,這勢必會對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而所有生理上的健康因素都會影響在職女性的心理健康,進而影響其生育選擇。她們比全職太太承擔著更大的社會責任和壓力,甚至不乏一些職業病患者,在職女性的心理焦慮由此而來。
(2)經濟成本是家庭的主要考量因素。生育二孩會給家庭帶來很大的經濟壓力,并貫穿著從懷孕到養育的全過程。對于普通家庭來說,這無疑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對于經濟條件差的家庭,養育兩個孩子更是難上加難。工資收入水平、工作穩定程度、家庭總資產和生活水平等經濟問題,成為影響生育二孩的主要因素。
(3)職業發展使職業女性進退維谷。盡管男女平等已經倡導多年,女性在勞動力市場上仍面臨著嚴重的或隱形或顯性的就業歧視。性別歧視始終貫穿女性的職業生涯,無論是從求職到雇傭環節,還是從工資核定、晉升機會到退休福利等環節,其累積的疊加效應嚴重制約著女性的職業發展,生育二孩對女性職業發展的影響越發凸顯。
(4)政策配套不足加劇在職女性后顧之憂。生育二孩會延長在職女性的家務勞動時間,強化其家務勞動強度,更容易將在職女性推向家庭。而女性在家庭生活中,一般要比男性更會從孩子的需求考慮問題,因此也必然承受更大的教育壓力和家務負擔。假如政府能在孩子看護和照料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在職女性生育二孩才能更放心。
筆者認為,在多重原因的綜合作用下,加之角色扮演過程中的角色壓力以及可能的角色沖突,誘發了在職女性的心理焦慮。在角色壓力的作用下,職業女性很容易陷入對二孩生育的焦慮中去。
三、婦女社會工作的介入方式
(1)注重資源的調動和整合。資源共享是建立社會支持網絡的基本理念。社會工作的一個重要使命就是為案主協調和整合資源,社會工作者正好可以充當資源的鏈接者和整合者的角色。一方面,可以通過政策倡導,吸引政府資源向在職女性的傾斜,完善生育保險制度;另一方面,可以充分挖掘在職女性現有的資源,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營造以能力為基準的工作氛圍和企業文化等。
(2)加強與社區平臺的合作。加強與社區平臺的合作,營造良好的社區意識有利于促進在職女性的自助與互助,形成互幫互助的網絡關系。一方面要特別注重發揮社區居委會的作用,做好政策咨詢與倡導,充分發掘在職女性的內部關系資源;另一方面,努力挖掘社區的內部資源,提升社區對在職女性的服務能力,使資源通過社區平臺流向在職女性。微觀上解決引起在職女性生育焦慮的直接原因,宏觀上倡導營造社會良性氛圍,為在職女性的二孩生育選擇肅清障礙。
(3)發揮基層婦聯的作用,構建“婦聯——社工——社區——志愿者”理想聯動模式。在與婦聯——社區——志愿者聯動的過程中,作為資源整合者,社會工作者應保持其堅定的獨立性,健全社工督導體系。一方面,社會工作者應加強與基層婦聯的合作,充分把握在職女性的各種信息,協助基層婦聯來開展工作。另一方面,婦聯也要發揮好在社區的主要作用,培養婦聯組織內的專業社會工作人才。社區提供場地支持,發動在職女性在閑暇之時參與活動,將婦聯社工社區的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最終為在職女性提供專業的服務。
(4)推進婦女自助組織的發展。基于地緣關系建立的在職女性互助組織能夠為在職女性提供長期穩固的社會支持。社會工作者可以與基層婦聯組織以及基層自治組織共同推動在職女性互助組織的建立,如建立撫育互助小組、心理慰藉互助小組等,既能挖掘在職女性自身的潛能,提升在職女性的自我治愈能力,又能緩解在職女性的心理焦慮,疏導在職女性的角色壓力。通過將有同樣問題的適齡在職女性聚在一起,使用專業的介入手法直面內心的焦慮與不安,能夠切實有效地促進心理健康。
四、結語
通過對在職女性焦慮因素分析闡述,我們發現婦女社會工作有很大可介入的空間,婦女社會工作采取社會工作的專業理念和方法,介入二孩生育焦慮問題具有一定可行性。然而隨著時間的推進,二孩政策的實施必將受到更多因素的制約與影響,需要不斷完善相關的配套政策,緩解女性的二孩生育焦慮,強化女性的二孩生育意愿,才能真正提高解決人口問題的效率。
參考文獻:
[1]風笑天,王曉燾.從獨生子女家庭走向后獨生子女家庭——“全面二孩”政策與中國家庭模式的變化[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16(2).
[2]蔣萊.職業女性的生育二孩意愿——以上海市HP區樓宇就職女性為對象[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16(5).
[3]王毅平.全面兩孩生育政策對女性的影響及其對策[J].山東女子學院學報,2016(3).
[4]程雅馨,何勤.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形勢下女性生育二孩意愿與女性權益保護[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16,30(4).
作者簡介:謝宇晴(1993—),女,漢族,社會工作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社會服務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