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曉丹
【摘 要】任務情景教學可以讓課堂活動靈活生動、學生參與積極性高,達到特定的預設生成,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最終達到高效課堂的效果。初中地理任務情景與生活相結合、與小組合作相結合、評價總結與反饋展示相結合。在實施過程中,設計任務應有層次性、創設情景應有真實性、注意教師適時引導、注意合理使用多媒體。
【關鍵詞】任務驅動;情景設計
一、基于任務驅動的初中地理情境教學模式理論基礎
任務驅動教學是一種以建構主義為理論基礎的教學方法,它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目標,以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的任務為載體,把教學內容設計成一個個典型的任務,學生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和技能,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學會探究合作、為發現創新提供空間。任務驅動教學的基本環節為:創設情景—確定任務—自主協作—解決任務——效果評價,在此過程中設計課堂情景的真實性、趣味性、生活性等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達成。
初中地理是一門生活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地理核心素養要求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地理實踐力、人地觀念。在地理教學中,情景資源十分豐富,有實地勘察、情形模擬、拼圖識圖、角色扮演、演習演練和演繹推理等。因此,在這些地理教學中如何科學創設情景,課堂活動靈活生動、學生參與積極性高,達到特定的預設生成,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成為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探索的重點。
二、基于任務驅動的初中地理情境教學模式構建與特色
(一)基于任務驅動的初中地理情境教學基本模式
1.課前準備
在上課之前,教師根據相應的地理課程標準,結合學生的知識基礎,對本節課的課堂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重難點進行教學分析,確定學生需要達到的相應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水平,確定本節課的任務,根據任務的難易程度和特點,選擇相應的資源,設置成各個任務情景模塊。分解各個任務,根據任務在情景中的作用和難易程度,選擇相應任務通過班級QQ群布置給學生。學生運用資料、資源,進行自主學習,解決相應的問題。
在《人口和人種》課前準備中,筆者將教學內容設置成了飛馳的人口列車發車通知函、飛馳的人口列車—緣起篇、飛馳的人口列車—未來篇、飛馳的人口列車—主題篇四個以人口列車為主線的四個情景模式,在四個情景模式下設計了制作世界人口增長曲線圖、分析世界人口增長情況、完善人口列車車票、分析人口分布稀疏和稠密區、辯論人口增長速度、討論二胎時代等6個相應的任務,筆者選擇相對基礎和簡單的制作世界人口增長曲線和分析世界人口增長情況這兩個任務提前布置給了學生,作為課堂情景教學的前置自主學習內容。
2.課堂活動
課堂教學過程都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主要包括:教師創設情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交流、小組匯報展示、教師評價總結等環節。在教師引導階段,通過相應的情景創設引入課堂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在相應的情景中完成自主任務學習、進行小組合作交流等。在小組匯報交流階段,首先,小組代表匯報小組合作學習成果,其次是小組間討論交流,其他小組對匯報小組匯報的內容提出質疑。經過辨別、解釋、澄清等一系列討論交流最后達到共識。在教師總結階段,教師根據各小組匯報交流情況及該節課的教學目標,針對本課的重點和難點進行深度講解,加深學生認識和理解。
筆者在《人口和人種》一節中,以人口列車為主線,通過聯合國人口微信導入,以人口列車的緣起、現狀、未來、主題四大情景模式,設置相應的任務,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交流等方式完成6個相應任務,通過學生小組交流展示,在人口分布的稀疏和稠密區這一重點,設置人口列車車票這一任務情景,在人口增長保持何種速度的時候,筆者設置了人口列車速度這一辯論情景模塊,通過思維的撞擊,培養學生正確的人口觀。
3.課后總結
課堂教學活動結束之后,各小組進行反思總結,依據課堂中的展示和評價,完善相應的情景任務,上傳QQ群共享,同時,可以通過課程QQ群向教師提出任何關于課堂教學的建議。教師通過反思教學過程,在分析學生參與和教學建議的基礎上,不斷修改課程教學思路,為學生下次小組合作學習提供更加合適的引導和支持。
筆者在《人口和人種》課堂教學結束以后,反饋收集了各個小組進一步設計的人口列車車票(漫畫版),參加了學校藝術節的展示活動,讓學生獲得了展示自己的機會,增加了對地理學科的興趣,也為筆者以后的地理課堂教學積累了經驗,開拓了新思路。
(二)基于任務驅動的初中地理情境教學特色
1.地理任務情景與生活相結合
地理主要研究人類生活的地球和自然界的環境以及與人們衣食住行相關的活動、世界地貌及各個國家的風土人情。“回歸生活世界”是初中地理新課程改革的基本主張,這一主張轉化為課堂教學實際行為,就是要求地理教師樹立生活中有地理、生活中蘊含著各種教學資源的觀念,有意識地將生活世界中的相關資源引入實際教學中,將生活資源轉化為教學資源。創設的地理任務情景的方法多種多樣,有多媒體、角色扮演、地理實驗、社會實踐等等。因此我們在創設地理任務情景的時候,不但要將生活資源引入情景,還要考慮設計的任務情景的生活性和真實性。
2.地理任務情景與小組合作相結合
在任務情景教學實施中,強調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地理任務情景中,根據任務的難易程度和繁簡程度,有些選擇學生個人自主學習,有些選擇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初中地理是一門實踐性和生活性很強的學科,每個任務情景涉及的教學資源較多,要求的學生原有生活基礎扎實和知識面豐富。因此,在很多情況下,一些生活化程度較高、環節較多、資源較豐富的任務情景,都是通過小組同伴之間相互幫助,動手實踐達到解決任務問題的教學目標。
三、基于任務驅動的初中地理情境教學實施中注意的問題
1.設計任務的層次性
由于學生性格差異、自身知識面和地理基礎知識的差異,我們在創設任務情景的時候要根據這些差異,設計不同難度的任務供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選擇,確保大多數的學生都能選擇到難度適中、可操作性較強的任務,同時要注意留給學生自我開拓探索創新的空間,培養學生運用地理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地理問題。
設置的地理任務盡量涵蓋要求學生掌握的地理知識和地理技能,在任務情景模塊中,任務必須整體化,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獲得系統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同時,任務的數量不能過多,能夠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中完成,既不造成學生盲目樂觀,也不會讓學生產生挫敗感,失去學習地理的興趣。
2.創設情景的真實性
地理課程的生活性特點,決定了設計的任務情景必須要有生活氣息、要有趣味。設計任務情景的時候,要以學生目前的學習生活、生活中的地理現象、社會實際情景為基礎,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點,充分展現其中的地理知識和地理技能。在這樣的情景中,要讓學生覺得自己不是在完成枯燥的作業,而是在做非常有意義和有價值的事情。在這樣的情景中,學生是情景的主體,學生在情景中體驗成長,樹立科學的人地觀念。
3.重視教師適時引導
任務情景學習中教師占主導地位,引導是必不可少的。教師不要在那里等待學生或做其他事情,應該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并注意把自己內置于任務情境,了解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討論過程和合作進程,尊重學生的獨特看法和個人努力,促使學生暢所欲言,并適時的引導、介入、歸納,實施延遲評判。任務情景模塊學習中,教師做好一個情景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的角色,在任務的驅動下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意見,提出不同的想法。這樣才能發揮任務的驅動優勢,真正實現任務驅動下自主學習,達到共同學習的目的。
4.合理使用多媒體
在課堂多媒體網絡環境中,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網絡環境下的各種網絡工具,幫助學生解決各類任務。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幫助創設任務教學情境,要注意多媒體課件只是充當教學過程中的一個的輔助工具,真正課堂教學上要結合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和教學目標。合理地運用多媒體網絡、創設任務教學情境,讓情境的創設為教學內容服務,避免學生在網絡上的迷失。謹記創設任務情境的目的是為了教學相長、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孫婷,李國紅.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13(08):172
[2]白雪梅.基于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小組合作學習效果研究[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7(04):31
[3]趙麗麗.初中化學教學情境設計策略淺探[J].讀與寫雜志,2016(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