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高校圖書館的定義和特點出發,在分析高校圖書館品牌建設價值的基礎上,結合互聯網時代信息傳播的特點,對高校圖書館品牌建設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對策,以期提高高校圖書館服務水平。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服務品牌;品牌建設
互聯網以及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用戶時間呈現碎片化,獲取信息服務的渠道也更為多樣,在此情況下,圖書館不再是主要的獲取信息的途徑,傳統的高校圖書館地位面臨極大挑戰。高校圖書館如何順應時勢,結合自身的服務優勢,重建圖書館的服務品牌,成為高校圖書館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高校圖書館服務品牌的含義及特點
所謂高校圖書館服務品牌,是指高校圖書館借助自身的服務資源、服務體系和服務規范,在長期的服務中,形成一種公認的在行業中的差別優勢及公共印象和口碑,是圖書館對用戶所做的信譽承諾。
作為高校教學科研最重要的一部分,圖書館的服務品牌能夠提高全校師生乃至社會各界對圖書館的認知,進而影響圖書館的發展方向。概括說來,圖書館服務品牌具有公認性、群體性、互動性以及承諾性等特點。
二、高校圖書館創建服務品牌的意義
(1)有利于高校圖書館形象的重塑。如前所述,在互聯網以及移動互聯網尚未普及之前,用戶獲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比較單一,在此情況下,高校圖書館掌握著大量的信息資源和館藏資源,承擔著本校信息中心的重要角色。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搜索引擎的進步,用戶越來越傾向于利用碎片化時間多方式獲取信息,高校圖書館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嚴峻挑戰。高校圖書館服務品牌的建設和打造,有利于借助差別化服務激發用戶對圖書館的信任和使用動力,從而重塑高校圖書館的形象。
(2)有利于激發圖書館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的改進。服務品牌體現的是一所高校圖書館的核心競爭力,是該圖書館服務精華所在,這就要求圖書館不僅在服務的硬件設施上到位,在服務的軟件上,諸如服務人員的態度、服務人員的從業素質都要有所提升。
(3)有利于滿足高校圖書館各個類型用戶的個性化信息需求。不同用戶群有著不同的信息需求,高校圖書館服務品牌的創建與運營,就需要細分用戶及其對應的、不同的信息需求,在此基礎上打造特色化服務,形成服務品牌。
三、高校圖書館服務品牌建設措施
(1)創新服務內容和服務手段,提高服務人員的專業性。在服務內容上,完善高校圖書館的藏書體系,注重紙質圖書和電子資源結合,優化館藏結構,同時強化特色服務和精品服務。比如民族高校圖書館中的一些關于民族文化、民族歷史的特色數據庫、科研成果等,從而強化圖書館品牌。在服務方式上,首先,強化服務的時效性。有統計數據顯示,一個網站,如果不能在5秒鐘內有效響應用戶,他們就會離開,去嘗試其它可以快速響應的網站。同樣對于圖書館來說,應充分利用網絡服務快速的優勢,提供具有時效性的信息服務,最大程度地發揮信息的價值。其次,發展遠程服務。網絡的發展,使得高校圖書館的用戶不在局限于在校師生,而是打破地域的限制,任何簽署相關使用協議的用戶都有可能成為圖書館的讀者。在此背景下,圖書館遠程化服務得以發展。這就要求高校圖書館要打破以往“文獻-館員-圖書館”這種服務的傳輸模式,為校外的用戶可以提供集“咨詢-文獻檢索-數據下載”于一體的遠程服務模式,讓圖書資源社會效益最大化。此外,高校圖書館要組建專門的服務團隊,提高館員的專業技能和服務意識。
(2)根據用戶需求,提供個性化服務。縱觀今日頭條、one等APP的興起與發展不難發現,能提供個性化、有針對的信息服務是關鍵。大數據時代,面對用戶多樣化的需求,能提供有效的個性化服務,是每個企業或者機構持續發展的關鍵。
個性化服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服務時間的個性化、服務方式的個性化、服務內容的個性化。碎片化閱讀時代,如何能滿足讀者隨時隨地閱讀的需求,并根據不同個體的閱讀愛好和信息需求,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顯得尤為重要。比如對于本科生來說,他們正處于專業知識的學習階段,較之研究生來說,對科研的需求較少,信息需求主要以與專業課相關的資料文獻為主,圍繞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來展開;對于研究生來說,面臨著科研的需求,對信息需求更加專業與迫切,高校圖書館此時需要為他們及時提供科研幫助;對于教輔人員來說,與教育相關的政策、新聞、消息等是該群體的主要關注點,借助大數據,該類信息的及時推送,可以確保用戶的黏性。
(3)多渠道宣傳推廣圖書館服務品牌。當前時代,信息以幾何倍數增長。圖書館服務品牌在創建的同時也需要運營,通過多渠道進行推廣與宣傳,讓更多的人知曉與接受。
媒體媒介方面,采用師生群體熱衷的媒體方式或渠道,如校園BBS、微博、微信公眾號、直播、短視頻平臺等。具體在操作中,可以開通高校圖書館專屬的微博賬號,注冊微信公眾號,及時進行“信息速遞”,為讀者提供全方位的圖書館資訊信息,同時不定期做些互動,增進與讀者之間的交流。
在活動媒介方面,高校圖書館可以通過舉辦專題講座、閱讀沙龍、評優評獎等線下活動,并通過新媒體進行對外預熱宣傳,吸引全校師生乃至更多校外人士參加,也是對圖書館自身服務品牌的有效展示與有效推廣。
(4)積極開展市場化服務。高校圖書館擁有豐富的館藏資源,這些資源如出現閑置或者不能效益最大化未免可惜。信息技術的發展,用戶獲得信息不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這對傳統高校圖書館來說是挑戰也是機遇,高校圖書館可以在完善傳統服務的基礎上,積極嘗試新的服務項目,讓資源的社會效益最大化。如逐步開展商業性的有償服務,由服務到參與,在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時,進一步擴大自身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
[1]李禾.自媒體時代的高校圖書館服務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重慶圖情研究,2014(02).
[2]彭春林,蔣恩智.公共圖書館信息化服務中微信的應用[J].圖書館雜志,2015(3):71-74.
[3]洪海娟,盧振波.基于微信的高校圖書館品牌營銷現狀與策略研究[J].現代情報,2014(12).
作者簡介:劉海英,副研究館員,主要研究方向:信息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