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琴
一、課題提出的緣由
三年級是習作教學的關鍵時期,然而,據2016年10月的一次作文教學調查,我校有80%的語文老師感覺三年級習作教學效果難盡人意。鑒于此,我開展了《小學三年級習作起步教學的有效策略》微型課題研究,希望在小學生起步習作教學方面有所突破,為小學生的作文起步教學開辟新的思路。
二、課題的界定及意義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書面語表達的教學方面作了教學梯度的區分,第一學段1~2年級為“寫話”,第二學段3~4年級、第三學段5~6年級為“習作”。不言而喻,習作起步年級即三年級,習作起步教學是指小學三年級習作教學。
本研究的重點主要放在探究小學三年級學生“起步習作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形成科學有效的“起步作文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培養習作興趣,逐步形成良好的習作習慣,逐步提高習作能力。
三、研究的過程與方法體系
(一)文獻探究,博采眾長
在進行課題研究的同時,我潛心學習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孫建龍主編的《小學寫作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管建剛的《我的作文教學系統》系列叢書、葉圣陶先生編著的《跟大師學語文:怎樣寫作》等。多次聘請進修校專家何五妹主任給予引領和指導。在反復的探究和學習中博采眾長。
(二)整體設計,分項訓練
1.編寫訓練內容序列。三年級習作起步階段,主要任務是在說話和寫話的基礎上提高到以片段訓練為重點,并從記一件事開始連段成篇,為綜合訓練打好基礎。
本階段做好五個過渡:(1)從狀物寫景向寫人記事過渡;(2)從片段訓練向篇章訓練過渡;(3)從看圖作文向命題作文過渡;(4)從模仿作文向自己作文過渡;(5)從觀察畫面向觀察生活過渡。
2.編寫課內外補充讀物。由于現行教材安排習作次數少,沒有具體的習作指導,學生手中相關的習作示例也很少,我們試著編寫三年級學生習作教習補充讀物,旨在明確要求、有序訓練、指點方法。
3.創辦年級作文《童言·童年》《春芽》《小荷才露尖尖角》《童心飛揚》。
4.開展活動。為了推動習作研究的深入,我們堅持開展四項活動:一是集體備課活動,二是習作教學沙龍活動,三是習作教學開放日活動,四是佳作欣賞活動。
(三)優化教學,起步提質
1.多渠道增強學生的寫作興趣
(1)先觀察后習作。在教學實踐中,讓學生觀察圖畫和實物,或者指導學生參觀,然后按照教師的指導寫文,學生很有興趣,寫的文章有具體內容,有真實情感。
(2)先體驗后作文。教師有計劃地設計游戲,編導小品,外出旅游等活動,讓學生親自實踐,此時,再讓他們寫出實踐活動的經過和感受,學生自然興趣盎然。
(3)抓時機寫作文。學生寫作文的興趣,因時間、地點、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善于抓住有利時機讓學生寫作文,學生就會感覺不到困難。
(4)創設情境寫作文。這個情境是教師為了訓練作文寫作而創設的。例如:有次語文課前,我故意遲遲不到教室,直到班長來叫了,才匆匆忙忙趕到。我向學生作了解釋,又詢問了教師不在教室時學生的情況。隨后,要求學生自己起題目把剛才的所見所聞及自己的心理活動寫下來。頓時,同學們有了興趣,紛紛揮筆寫起來。學生以《老師遲到了》《遲到的老師》《奇怪》《老師遲到以后》等題目,從不同角度寫出了好幾篇富有情趣的作文。
2.培養學生“會寫”的能力
(1)注重積累。從三年級開始布置學生每天在采蜜本上摘抄好詞好句,定期檢查。我們還為學生準備了一個本子,取名為“小水滴”,鼓勵孩子每天堅持將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簡要地記錄在“小水滴”上,周末再選擇一件事具體生動地寫下來和大家分享。這樣既讓孩子養成了留心生活的好習慣,又為孩子們的習作積累了素材。
(2)例文引路。教學開始,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學習與教學目標有關的例文,并用有強烈視覺效果的投影片將其重點片段、寫作要點或寫作提綱顯示出來,以引起學生的充分注意。讓學生從范文中找到相應的寫作方式,從作者寫作思路的“原型”中得到啟發,形成有效的認知結構,將例文中的寫作知識和寫作技巧直接遷移到作文中。
(3)凸顯價值。我們每月收集學生寫得好的習作,編寫成一本集子《童言·童年》《春芽》《小荷才露尖尖角》《童心飛揚》,每周出一期班報小猴小雞和小狗“手拉手”,并且鼓勵孩子自己將自己寫得好的習作裝訂成冊。每個學生都經歷了在班級作文周報發表文章,明白了作文是拿起筆來說話;很多學生能在小學生報刊上發表自己的文字,這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
四、研究的階段成效
通過這次小課題的研究、實驗,我們采用文獻法、觀察法、案例分析法、行動研究法、經驗總結法,將研究過程有目的、有計劃地實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不僅促進了學校語文教學的改革,語文教師的各項素質普遍也得到提高。同時培養了學生的習作能力,豐富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五、問題及思考
存在問題:學生習作興趣難以持久,習作訓練方法有待進一步發掘。
改進方法:
1.多對學生進行賞識鼓勵,建立他們寫作的自信心,讓學生逐步“愛”上寫作。
2.加強和改進指導方式,讓學生初步掌握一些常用的寫作方法,學會寫作。
3.改革創新作文課的模式和形式,開展一些具體活動,巧妙地讓學生在活動中觀察和感受,為寫作創設條件。
4.利用一些節日、紀念日、學校活動、班級活動等培養學生良好的記錄積累習慣。
5.勤練筆,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
課題的研究對教師自身的提高是非常快的,語文教師自身一定要多讀書,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同時習作的訓練要持之以恒,長久才能見成效。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