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春迪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創新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動手和實踐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創新實踐活動的主要目的。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有效開展創新實踐活動,我認為應該抓住知識拓展分步進行落實。
一、拓展知識為學生營造創新氛圍,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善于為學生營造創新氛圍,給學生創新的機會,使學生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充分發揮自主能力,在創新活動中進射出創新的火花。例如,在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看花燈》《小山村》《大熊貓》《美麗的彩虹》教學中,教師可以課前組織學生搜集大量的相關圖片;學習課文時,充分利用圖片,理解課文;學完課文后,教師抓住時機,拓展知識,為學生創設創新氛圍,設計相關習題,如畫一畫、說一說、做一做,設計“你心中的花燈”“你理想的小山村”“你心中的大熊貓”“你喜歡的彩虹圖”。這時學生自然會從教材中走出來,在融洽的氣氛中去進行他那如詩、如夢的創新實踐活動。要不了多長時間,一幅幅精品佳作會展示在師生面前:理想化的太空小山村、詩畫一般的彩虹橋、克隆技術的大熊貓、電腦控制的神奇花燈真是百花園里百花開!這正是教師拓展知識為學生營造創新氛圍的結果。從生活中搜集,從教材中獲取,從智慧中創新。在這一實踐環節中,學生的自主和動手能力得到了提升,創新意識得到了鍛煉,最終達到了創新實踐的目的。
二、為學生搭建創新成果展示的舞臺,弘揚創新精神
當學生的作品完成之后,教師要及時宣傳,擴大影響,以激勵學生大膽創新。可以在教室內、校園里舉辦“星星小畫展”“我的小發明”“創新小專欄”等展示的舞臺,將學生的作品展示于眾。對于一些有價值的作品,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發表。這樣做既可以促進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又可以使同學之間相互學習、相互激勵,從而共同進步。這一環節不僅給予學生展示的機會,堅定了他們創新的信心,而且也增強了他們再創新的欲望。
三、給學生一個合理、科學的創新評價,保護好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
對于學生的創新成果,教師一定要慎重處理,要對學生做出合理、科學的評價,千萬不可一錘定音,草率評判。那么,怎樣開展好創新評價呢?
首先,組織學生開展自我評價,聽取他們的創新思路、個人設想以及設計創作的原理,說說創作的經歷及個人對作品的滿意程度。如,為什么要創作出太空小山村?因為他渴望人類分散居住、減輕地球壓力;為什么會有克隆大熊貓?因為熊貓是國寶,要加大力度保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到全面、透徹地理解學生的創新意圖,正確、客觀地評價學生。
其次,組織學生開展互相評價。同學之間的互相評價,可以發現他人的長處和自己的短處,從而能夠學人之長,補己之短。教師可組織評價交流會,以補充問題的形式評價。例如:(1)“我應該向他們學習”;(2)“我覺得應該”。這里的問題(1)是向他人學習的機會,可取長補短。問題(2)是發表個人見解的機會,希望通過改進,從而使創作更完美。
最后,教師要做好激勵性評價。對于學生的作品,教師要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多激勵他們,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對創作的興趣。一個肯定的眼神,或一個表揚的手勢,或一句贊美的語言,對于學生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鼓舞。
如“老師明白了你的意思”“祝賀你取得成功”“努力吧!老師相信你的愿望會實現”。
四、讓學生走出課堂,培養創新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許多內容及知識點單靠老師的幾節課是不可能讓學生完全理解和掌握的。學生也常常遇到各種各樣的疑問。有的疑問老師也難以解釋清楚,而學生恰恰對這些問題感興趣。比如太陽系、外星人、地球內部結構、地質災害、恐龍等物種滅亡等現象、問題。像這些問題,單憑書本是沒辦法解決的。所以,老師在上課前可以先讓學生從圖書館查閱相關的書箱,或從網絡上搜集有關的資料,并把收集到的信息資料記錄下來,然后集中交流總結。這樣擴大了學生探究的范圍,激發了學生探究宇宙科學的興趣。如《科學家的品格》一課是讓學生認識并學習科學家的品格,而古今中外有不計其數的科學家和成功人士,課堂上的介紹、交流都是有限的,這就需要進行課外延伸,讓學生各自回家,除了查閱資料和網上搜索之外,還可以向鄰居或爸爸媽媽討教等,去了解更多的科學家,以便更好地培養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獲取直接經驗,增強社會實踐能力,在實踐體驗中提升社會責任感。通過課外延伸,既可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寓教于樂,又可以培養學生愛勞動、愛生活、愛社會、愛科學的好習慣。這樣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知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動手和創造的能力,陶冶心靈,充分地感受生活中的美、欣賞大自然的美和創造未來的美。這樣的活動可以極大地吸引學生積極去思考,有利于學生去追求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主動參與科學實踐活動,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促使學生在自主設計、動手實踐以及自由辯論中積極思考。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充分發揮主體能動性,學會獨立思考,培養獨特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
五、總結經驗,促使學生再創新
對于每次知識拓展中創新實踐活動的開展,教師要及時組織學生認真做好總結,為促使學生再創新做好準備。教師可寫一些心得體會,可讓學生以交流討論匯報的形式談談各自的收獲、體會。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利用拓展知識的環節按照“營造”“展示”“評價”“總結”等過程來落實創新實踐活動,使學生親身體驗和感受,主動參與教學過程,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創新,在創新中成長,在成長中進步,真正達到創新的目的。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