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海
摘 要:小學課堂的有效互動主要取決于在教學課堂之上教師與學生的態度。從小學課堂有效互動的因素方面進行探究,在提出創新性策略的基礎上,討論如何提高小學體育的素質教育。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育;有效互動;創新性研究
小學教育是素質教育的起點,也是終點,是學生良好素質培養的最佳時期,而到中學的時候,學生將會為分數而忙碌奔波,無法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所以在小學的時候需要注意這一方面的發展,尤其是要關注學生的人際交往的能力。這不僅僅對學生未來的生活學習有著極大的影響,也有利于學生身心的發展。
一、何為有效互動
互動是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而有效互動則有利于學生更快地接受知識。在特定的條件下,體育教育的有效互動可以在實現已有的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改革已有的課堂教學規律,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對體育知識的掌握。同時,通過互動,老師可以通過語言與符號來激發學生對體育的熱情,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
二、形成有效互動的因素
1.教師因素
體育老師所教授的是體育健康知識、體育技能的訓練。而傳授的方式需要將教授內容表現得更加形象生動,使自己的教學模式簡潔有效。教師需要注意在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中,使學生能夠對自己產生敬佩的情感,可以主動地接受自己所傳授的知識。這無疑對學生日后的身心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如果說體育教師只知道死板地進行教學,那么學生根本沒有辦法接受老師所傳授的知識,無法實現體育教學之中的互動。
體育老師的教學方式影響著學生與教師的互動。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是通過良好的教學氛圍來實現的。但是,一些體育教師的教學模式主要是以強權的手段來教學,雖然這有一部分原因是來自學生這方面,但是從一位教師的立場出發,應該尊重學生,為學生建立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溝通更加頻繁,也使學生可以有一個傾訴的對象。另外,體育教師在改變自身教學模式的同時,也需要注意不能把良好的課堂氛圍理解為放養式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氛圍下,學生固然可以得到身心放松,但是缺乏目標性,所以體育教學存在意義便缺失了。體育教師在選擇教學模式的同時需要有所取舍,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氛圍。
老師需要注意自身修養,從體育教師道德規范的角度來看,體育教師首先應該對學生保持親和的交流與溝通,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用自己的自信來感染學生。其次,體育教師在處理問題的時候,要成熟穩重,有自己的處理方式。最后,體育老師需要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幫助學生解決成長過程中的煩惱,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體育老師會比其他學科的老師更能夠理解學生。
2.學生層面的影響因素
溝通是相互的,所以在師生溝通之前,學生應該具備一些體育方面的知識,能夠理解老師的教學。其次,作為小學學生,心智尚未發展成熟,對體育的熱情往往會隨著時間而減少,這時候體育教師就應該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刺激學生的熱情,使自己的課堂更加活躍。當然,學生群體之中凝聚力的大小也會影響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對小學生來說,課堂就相當于他們第二個家,他們在課堂上互相幫助,一起成長,自然而然會產生一定的凝聚力,這可以使學生為了一個目標而共同奮斗。
三、有效互動在小學課堂上的創新性設置
1.內容的優化
體育教師可以將課堂教學內容進行一定程度的改變,使教學內更加接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可以從學生熱愛的游戲、電視、行為中選擇素材進行教學。同時,教師在授課的時候,可以將教學內容與學校本身的特色進行融合,增加小學生心中的歸屬感,這對學生日后的學習也有著促進作用。
2.打破傳統思維的固守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傳統的教學限制學生自身能力的發揮。對于體育課來說,學生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改變老師的看法,使課堂的教學更加符合自己的學習規劃。其次,體育教師應該增加課堂之中的創新,使自己的課堂有更多的特色。但是對于體育老師來說,無論怎么改變都不能夠脫離教學的實際,要在拓展學生思維的基礎上開展教學。
3.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從教師的職業道德上講,教師應該多加關心學生,而作為一名體育老師,對學生的愛好等信息也應該要有所了解,在對學生了解的基礎上營造一定的教學氛圍,喚起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在小學體育教育中,小學生心智不成熟,教師應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展開教學,使教學更加深入人心。綜上所述,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作為一名優秀的體育教師應優化教材、創新體育課堂的互動內容;打破傳統教學思維,創新設計問題情境;創新互動情境,創設合作的互動情境,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提高課堂互動的有效性,高效完成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張鎮濤.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與發展的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6(28).
[2]魯紀紅.論中小學體育教學的趣味性與有效性[J].當代體育科技,2015(17).
[3]蔣強.淺談中小學體育教學中素質教育的重要性[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5(10).
[4]祝蒙.新課標下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運動,2013(14).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