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
摘 要:小學數學課堂的打造一直都是教師、家長所關注的重點,數學這門學科偏重于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運算推理能力,當教師拿到一本數學教材的時候,不應該只是把重點放在教材內容上,還要想辦法將教材上的內容轉移到課堂。設計一堂精彩的授課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這門課的興趣,還能在某種程度上收獲意料之外的課堂效果,這說明了打造高效率課堂對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意義所在。
關鍵詞:引入;高效率;資源;時間分配
一堂課的設計不能偏向于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也不能以學習較為落后的學生為標準,我們在寫教案的時候一定要及時跟進學生的學習狀況,按照班里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情況設計教學方案。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教,是為了用不著教?!比绻軌蛲ㄟ^有趣的數學課堂引發學生更多的思考,他們自然會主動帶著問題去尋找答案,這樣一來可以減輕教師教學的負擔,還可以幫助學生增強學習主動性,最終達到兩全其美。下面就讓我們以實際教學內容為例,以學生為中心,設計與眾不同的高效率課堂。
一、吸引學生眼球
三尺講臺和臺下的課桌椅距離究竟有多遠?如果教師不能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造成學生“人在曹營心在漢”,講臺和課桌椅的距離就會被學生無限拉長;可如果我們能夠成功地吸引學生眼球,從上課的第一分鐘開始到最終結束都能讓學生緊跟我們的步伐,“教”與“學”也就真正融為了一體,講臺和課桌椅之間的距離也會因此被無限拉近。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在上課之前可以通過問問題讓學生先有一個思考的過程,提前進入課堂狀態。比如說,在學習“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時,教師可以隨意在黑板上畫幾個大小不同的長方形,先讓學生通過肉眼辨識它們面積的大小,為了驗證學生猜的是否正確,接下來再引入本課的正題。這樣的課堂引入方法不會很唐突,讓學生沒有心理準備就開始聽課很可能讓他們落后于老師的教學步伐。這樣一來,簡單的詢問推理既沒有花費太多的課堂時間,也達到了預期的效果,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課堂設計,但是對于整節課來說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主推“高效率”教學
1.什么是“高效率”
契科夫曾經對教學工作做過這樣的詮釋:我們的事業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努力累積更多的知識,由于有了知識,社會就會有長足的進步,人類的未來幸福就在于此。教師的學習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關鍵,那么我們所主推的“高效率”真正的含義究竟是什么?從大的方面來說,百度百科給高效率這樣的定義——“高效率是指最有效地使用社會資源以滿足人類的愿望和需要。在給定投入和技術的條件下,經濟資源沒有浪費,或對經濟資源做了能帶來最大可能性的滿足程度的利用,也是配置效率的一個簡化表達。”在教育教學中,社會資源與經濟資源包含了學校的一切教學設施和教學設備,在既有的條件下打造高效率的課堂,就是要妥善合理地運用一切教學用具,讓學生的收獲達到最大化,并最終完成預先設定的教學目標。
2.課堂時間的合理分配
45分鐘的時間教師要合理把握,既不能提高課堂進度,一節課講授完畢還有很多空余的課堂時間;也不能在下課鈴聲打響之后依舊拖堂講課,這樣更容易讓學生“心猿意馬”。所以說要想合理分配時間就要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多累積經驗。教授內容的多少、教授內容的難易程度、學生的學習狀況等都是影響整堂課“謀篇布局”的重要因素。以學習“兩位數的加減法”為例,教師在上課前的鋪墊引入要控制在八分鐘以內,這八分鐘里不僅要讓學生進行思考,還要把之前學過的相關知識點再提出來讓學生在腦海里留印象,這也是為了這節課之后的學習做鋪墊。之后就要依據教材內容讓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講授具體的授課內容時,教師要注意放慢教學進度,讓學生的目光和注意力都匯聚在黑板上,具體的解答方法要讓每位學生都有所掌握,這一部分的講授是重中之重,所以教師所要用到的時間大概在25分鐘至30分鐘之間?!罢汀背酝曛筮€要再上“餐后甜點”,在主要的教學內容教授完之后,教師要趁熱打鐵地給學生出幾道隨堂練習題,讓學生在接受新知識后通過實際的練習題對學到的東西加以鞏固記憶。具體練習的時間在7~12分鐘,學生在做練習題的過程中教師要通過他們的完成情況了解本節課學生的聽課狀況,還要用“火眼金睛”發現學生做題時會犯的錯誤,及時指正也有利于學生提高做題效率。
小學數學高效率課堂的打造一直都是很多一線教學工作者每天的工作之一。教育行業中一直有一句老話叫做“教學相長”,如果能夠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讓學生在課堂上就吸收鞏固所要學習的知識,他們也會因此提高對這門課的好感,不論是學習的主動性還是積極性都會有所增強。給學生“減負”的口號很早就被提出來,但是教師、家長擔心會因此拉低學生的學習成績,都沒能真正落實,如果在課堂上就能讓學生最大限度地去吸收理解新知識,教師和家長就能放心地讓學生實現“減負”。論如何打造高效率課堂,為何打造高效率課堂,就是要讓學生的學習有長足的進步,教師的教學有持之以恒的發展。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