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彥
摘 要:高校教育模式和理念隨著現代科學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也在不斷提高,其中,關鍵能力的培養對高校的計算機課程教學起著重要作用,文章就基于關鍵能力培養的計算機課程教學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高校教學模式;關鍵能力培養;計算機課程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計算機技術的不斷更新與發展,使得新技術在不斷涌現的過程中逐漸趨于成熟,并開始走入課堂。因此,在傳統課堂轉變為新課堂的過程中,教師在讓學生掌握基本知識與操作技能的同時,也要引入新的學科發展方向和技術對課程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即將相關的幾門課程內容進行綜合,構建出一個群組的同時,設置主要的知識點,去掉整體課程教學內容相似的部分,使學生在最短的教學過程里,高效掌握相關課程教學的精髓部分,節省課時教學的時間;節省教學資源和課時的同時,大大提高教師和學生對相關課程融會貫通的能力;提供基于關鍵能力培養構建的教學平臺使學生能進行自我學習、溝通和信息共享。
目前,多數高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面對這樣的狀況,首先,這些高校應將計算機的實訓課程貫穿到整個教學過程中,科學合理地設計實踐教學體系。即明確實踐教學目標、完善實踐教學內容,建立適合社會發展人才需求的學生實驗教學體系。其次,根據學生教學階段和學習情況,合理確定理論課與實踐課的課時比例,在依據不同的課程性質決定課程分配時,一般理論課與實踐課的比例為1∶1或3∶2為宜。最后,學校應對開展的課程體系進行相應考核。實訓教學采用網絡考試和學習支持系統,探索上機、作業、筆試和網絡化考試等多種實訓方式,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注重培養學生應用能力和信息素養[1]。
1.任務驅動教學模式
該教學模式在計算機課程教學內容安排過程中,不以知識點為線索,而是以任務為線索串聯知識模塊,組成教學內容。而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也強調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任務驅動的機制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研究解決,整個思維貫穿所學課程內容,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也體現了任務驅動的思想,使學生真正學有所獲,學以致用。
2.多層次教學體系
“多層次教學”思想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其是在尊重學生個性的基礎上促進其發展的有效措施。教學體系分為計算機基礎課、計算機程序設計及計算機應用技術選修課。其尤為重視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應用創新能力。
3.案例式的教學模式
在計算機教學中,采用案例驅動的教學方法,也是對每部分的理論知識進行案例匹配,以此幫助學生消化和理解理論知識。案例教學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變注重知識為注重能力,同時注重雙向交流。
4.項目式的教學模式
該教學模式是以項目構建過程為線索安排教學步驟。這種開放性、創新性的教育思想方式,有利于規避傳統教學的弊端,使學生在最短時間里從整體教學內容中掌握課程的精髓,提高學生在實際工作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為了強化計算機實踐教學的各個環節,培養真正的應用型人才,高校需建設、組織、培養具有高水平的“雙師型”教師隊伍。通過內部培養與外部引進,形成一支結構合理、人員穩定、實踐能力強、知識掌握全面、教學效果好的“雙師型”教師團隊,以適應計算機新技術飛速發展的要求[2]。
基于關鍵能力培養的計算機課程教學內容分析,我們意識到關鍵能力培養對學生未來崗位操作技能的全面發展和綜合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對其終身學習也具有幫助。而基于關鍵能力培養的計算機課程教學有助于使學生更全面地掌握現實計算機技術的操作并在后期的職業發展中很好地適應崗位。
[1]楊小梅.論計算機基礎課程的重要性與學習方法的關鍵性[J].大眾科技,2017(6):181-183.
[2]陸玉發,劉智敏.基于IC3國際標準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改革探索[J].福建電腦,2017(10):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