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熙
[摘 要] 供應鏈金融不斷發展和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突出的雙重背景下,發展中小企業供應鏈金融成為一種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金融新手段。中小企業供應鏈金融是從供應鏈上下游和宏觀經濟環境兩個層面來影響中小企業融資的。文章對供應鏈鏈條上的供應商、中小企業和金融機構在供應鏈金融中的地位進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問題所在。最后對供應鏈各節點的應對策略對發展中小企業供應鏈,促進中小企業更好地發展進行了對策分析。以期通過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幫助中小企業提高融資能力和金融資本利用率。
[關鍵詞] 中小企業;供應鏈金融;金融機構;上下游廠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11. 042
[中圖分類號] F830.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8)11- 0097- 03
1 引 言
供應鏈金融在金融領域大的發展和運用也引起了金融研究者的注意和興趣,供應鏈金融可以簡單地解釋為:銀行在向企業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提供融資、結算、理財服務時,也向其供應商和分銷商提供金融服務。供應鏈金融不僅是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一種創新,對于中小企業、第三方物流、和銀行而言,也是發展下去的新助力,它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和良好的風險控制效果。許多金融機構也進行了中小企業供應鏈金融的嘗試,其不僅為中小企業提供了新的融資渠道,還為銀行,信用社等機構提供了更大的利潤空間。最重要的是,供應鏈金融對于助推中小企業發展,解決我國中小企業普遍存在的融資難問題以及繁榮市場經濟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在現實企業實踐中,發展中小企業供應鏈金融是因為中小企業的發展狀況一直不樂觀。中小企業規模小,可抵押的固定資產少的同時,融資難、貸款難問題也特別突出,使得中小企業發展前景不容樂觀。本文將從中小企業供應鏈金融談起,分析發展中小企業供應鏈金融對中小企業的影響以及發展中小企業供應鏈金融時遇到的現實問題。同時,本文也對中小企業供應鏈金融是通過怎樣的途徑和方式來影響中小企業發展進行一定探索,通過結合多方的力量,就當下的經濟形勢下,提出發展中小供應鏈金融的新辦法,來促進中小企業供應鏈金融的發展,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讓供應鏈金融更好地促進中小企業的成長。
2 中小企業發展供應鏈金融的模型結構
在學術界,允許延期支付的EOQ(Economic Order Quantity)模型被公認為供應鏈金融領域的萌芽,隨后的學者們都以這個模型為基礎更加深入地研究了供應鏈金融。加入世貿組織以后,我國經濟、金融的發展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和大中型企業和國有企業相比,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融資難和貸款難的問題。有學者認為供應鏈金融可以向大型企業上下游的弱勢企業提供信貸支持和融資服務,促進大型企業本身和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完善自身的經營和管理方式,解決融資難問題[1]。伴隨這一理論思想的出現供應鏈金融進入萌芽階段。在當前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已有多位學者對供應鏈金融進行了相關深入研究,他們從供應鏈金融理論出發,積極探索解決中小企業金融抑制現象,探索支持中小企業繁榮發展的新方法,同時,鼓勵金融機構和中小企業大膽地進行金融創新[2]。
中小企業供應鏈金融是近年出現的一種新型融資模式,是銀行信貸業務創新。中小企業供應鏈金融眼于整個企業供應鏈體系的評估(從核心企業生產、上下游企業的加工運輸,再到經銷企業的銷售和最終消費者等環節),以核心企業為出發點,為產業鏈的整體運行提供資金支持,改變了過往企業融資主要依賴直接的銀行信貸融資,即改變了銀行對企業一對一的信貸授信。中小企業供應鏈金融的流程如圖 1所示。
理論和實踐的發展,不斷促使供應鏈金融不斷發展完善。在中小企業供應鏈金融發展過程中,結合我國經濟的實際情況,不斷創新出合適中小企業融資的模式。黑龍江省龍江銀行是較早探索農業供應鏈的銀行之一,其利用供應鏈金融模式(“核心企業+上下游中小企業+金融機構”)對核心企業的供應鏈上下游廠商提供金融融資服務,給其他地區在發展中小企業供應鏈金融提供了借鑒。
3 供應鏈金融對供應鏈上下游和金融機構的影響
中小企業供應鏈金融的影響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供應鏈金融適合中小企業借助核心企業供應鏈上下游的優勢,既可以幫助中小企業緩解自身資金不足的問題,也可以從側面幫助核心企業完善供應鏈;另一方面在大城市銀行業務競爭日益激烈,銀行必須開始探索新的利潤增長點,努力創新信貸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方式。最早將供應鏈金融在企業實踐的是黑龍江省龍江銀行。龍江銀行通過對宏河米業所在的整個鏈條提供資金支持,這種模式使得宏河米業成功獲得了2 580萬元的貸款,而鏈條上的其他47家涉農企業共獲得43 851萬元的貸款[3]。供應鏈金融是從企業層面入手,通過影響供應鏈條上的企業來實現宏觀層面上對整個供應鏈金融的影響,協助解決供應鏈上中小企業融資難題。
3.1 供應鏈金融對中小企業和龍頭企業的影響
3.1.1 對中小企業的影響
供應鏈金融可以幫助核心企業生產過程中供應鏈上的中小企業收益。中小企業作為市場主體之一,存在于大企業供應鏈體系中的諸多環節,然而與規模較大、競爭力較強的核心企業相比,它們處于劣勢地位,在交貨價格、應收賬款賬期等方面缺乏足夠的話語權和議價能力[4]。它們的資金回收期很長,因而時常會出現資金周轉困難的現象。但是由于供應鏈金融的存在,它們可以借助與龍頭企業商業往來,從銀行那里獲得所需資金,從而解決它們融資難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中小企業獲得商業信用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從龍頭企業那里賒購生產資料,收到龍頭企業預付的農產品應付購款,或者讓龍頭企業轉讓應收賬款給他們。供應鏈金融使得資金流流向在產業鏈上處于弱勢地位的中小企業,短期來看可以增強他們的盈利能力,長遠來看可以讓他們與核心企業之間建立起長期的合作關系,使整個供應鏈的市場競爭力得到提升[5]。對于中小企業而言,他們不再是被孤立的、高風險低收益的信貸群體,而變身成為銀行的重要客戶,其生產經營與核心企業捆綁在了一起,大家謀求共贏、共同承擔風險。
3.1.2 對龍頭企業的影響
龍頭企業不僅是整個供應鏈鏈條的核心,其規模和盈利能力也直接影響著上下游企業。在供應鏈金融中,基于整個產業鏈龍頭企業會與其中意的供應商、經銷商合作,再利用他們的預付賬款融資,來周轉資金。當供應鏈金融發揮其功能時,作為鏈條核心的龍頭企業可以說受益匪淺,它既可以將自己面臨的市場風險分散到整個產業鏈,還可以改變原有落后的管理方式,提高資本利用率,實現企業的規模化生產,節約成本的同時擴大盈利空間。
3.2 供應鏈金融對金融機構的影響
銀行等金融機構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必不可少的動力,發展企業供應鏈金融可以不斷完善農村金融體系有利于銀行減少損失,降低不確定性風險。對于銀行而言,貸前資產審查和貸后監督都很消耗成本。供應鏈金融的發展依賴于強大信息流,發展供應鏈金融時銀行能夠借助物流企業清楚地知道資金和商品的狀態,減少信息不對稱性和道德風險。此外,供應鏈金融是以核心企業為起點的統一融資管理,比起傳統的簡單信貸模式,其業務明顯集中,信貸額度增大,結算方式簡化,服務成本更低,節約了銀行成本[6]。供應鏈金融不僅會刺激金融機構的不斷創新,還能吸引更多的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服務,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更多金融服務,因此從側面來講,發展企業供應鏈金融也有利于銀行金融產品的創新。
4 中小企業發展供應鏈金融的問題及對策
4.1 供應鏈金融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
許多中小企業發展供應鏈金融的過程中遇到許多問題:(1)從整個產業鏈的角度出發,目前產業鏈條涉及的企業數量少、規模小、供應鏈條短,鏈上的企業合作不緊密,協調性差。另外,現存龍頭企業的產業化規模還比較小,有的剛引入物流管理和供應鏈管理,管理體制還不夠健全。(2)信息技術的制約,使得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不能協調順暢,交易費用高,缺乏供應鏈運作堅實的基礎。許多企業缺乏系統的管理軟件,信息流的傳遞慢。(3)在思想觀念上,中小企業很多是依賴銀行的貸款和民間借貸,對結算和融資、理財,供應鏈金融等金融服務還沒有充分地利用起來[7]。同時目前面對中小企業的金融市場還很不發達,金融產品種類也少,不能滿足每個供應鏈環節產生的融資需求,在中小縣城落戶的銀行最主要的金融服務還是吸收存款和住房抵押貸款。
4.2 發展中小企業供應鏈金融的對策
對于銀行來說,供應鏈金融本來就是自己信貸業務的一種創新,要使它達到預期的效果,就必須認清中小企業的融資現狀,大膽認真地設計金融產品。同時,認真完善風險內部控制制度。銀行可以嘗試利用無網點銀行為農村提供金融服務。
對于核心企業而言,其在供應鏈上的作用十分關鍵,核心企業是把分散生產與整個市場聯系起來的橋梁,而且它的經營能力直接關系到中小企業的收入,所以核心企業必須加強自身建設,完善管理制度、健全財務管理機制,減少與銀行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現象。再則作為核心的龍頭企業要和中小企業合理分配利益,實現共贏是供應鏈金融發展的核心。
產業鏈上的中小企業要充分利用供應鏈金融來補充資金流,在應收賬款的賬期還很短的時候,可以以應收賬款為擔保獲得貸款提高企業資金的利用率。除此之外,企業應該自覺自主地加大對生產經營方式的創新力度,進一步提高生產水平,加強對質量的管理力度,留下好的品牌和企業形象。
最后,發展供應鏈金融離不開政府的宏觀調控。要使供應鏈金融在中小企業融資方面發揮其作用,對于這政府而言,首先應該建立健全供應鏈金融的金融法規制度,尤其是銀行授信制度、擔保制度和保險制度。其次,扶持培育龍頭企業,讓龍頭企業帶領中小企業通過規模化、專業化的生產模式,實現供應鏈協調發展,協助金融機構建立風險補償基金,以增強供應鏈抵御風險的能力。此外,還可以在企業和金融機構之間搭建公開透明的信息服務平臺,為發展企業供應鏈金融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
主要參考文獻
[1]劉園,陳浩宇,任淮源.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模式及風險管理研究[J].經濟問題,2016(5):57-61.
[2]周永斌,鄒漢濤,邱順吾.依托供應鏈金融的中小企業融資創新嘗試[J].時代金融,2017(30):105-106.
[3]顧婧,程翔,鄧翔.中小企業供應鏈金融模式創新研究[J].軟科學,2017,31(2):83-86.
[4]明洪盛,胡迪,謝忠琴.中小企業供應鏈金融風險防范研究[J].當代經濟,2017(13):92-94.
[5]顧群.供應鏈金融緩解融資約束效應研究——來自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經驗證據[J].財經論叢,2016(5):28-34.
[6]王旋,祝錫永.供應鏈金融視角下中小企業信用風險影響因素研究[J].經營與管理,2016(11):108-111.
[7]朱燕.供應鏈金融中小企業應收賬款融資研究[J].財會學習,2017(8):197,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