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凡 江聲策 溫宇
摘要:采用實地調查、實地訪談等方法,在分析貴州高校具有開設獨竹漂教學條件的基礎上,從戰略全局上思考貴州高校將獨竹漂納入地方特色體育教學資源的意義。研究認為:貴州高校將獨竹漂納入地方特色體育教學資源有利于當地高校突破發展中的瓶頸,有利于貴州民族文化旅游業的新突破,有利于貴州民眾體育生態的多樣性發展,有利于獨竹漂文化發展空間的延伸。
關鍵詞:民族體育 地方特色文化 獨竹漂 教學資源 戰略意義 貴州高校
獨竹漂是貴州赤水苗族在特定時空下的生活化衍生符號,因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逐漸同當地的節慶信仰文化、紅色精神文化相交融,使其成為我國“典型的地域性文化,地方文化特色突出、多元”。
1貴州高校將獨竹漂納入地方特色體育教學資源的可行性分析
1.1具有開設獨竹漂教學的地緣環境條件
獨竹漂是一種運動漂體長度達7m以上、運動距離達到數米以上的民族水上運動項目,貴州高校要開展這一教學活動必需具備兩個基本的自然地緣條件。一是要氣候溫暖,二是要有符合開展獨竹漂的就近水域。
從氣候來看,貴州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一年四季雨量充沛,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每年5至11月的平均氣溫達到18℃以上,適合開展獨竹漂教學活動;從水域來看,貴州的18所本科高校都有開設獨竹漂活動的條件,其中有5所高校就近水域,特別指出的是凱里學院從2009年以來在麻江下司清水河一直都有開展獨竹漂教學訓練活動,為貴州高校將獨竹漂納入課程教學資源起到了一定的引領示范作用。
1.2具有開設獨竹漂教學的人力與物力條件
從高校的人力資源來看,隨著近年來貴州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每個學校的學生數量均達到10000人以上,其中很大一部分生源來自當地的各個少數民族,這就為獨竹漂在高校的傳承提供了必要的生源保障。另外,為了滿足教學所需,近年貴州高校體育院系普遍加大了引進青年教師的力度,這些被引進的青年教師大多畢業于大學體育院系,基本都學習過游泳,這就為開展獨竹漂教學活動提供了必備的師資力量。
從高校的物力資源條件來看,隨著國家教育部嚴格對高校實行“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評建工作落實,多年來貴州各高校為了能順利通過評估,都加大了人才的引進力度與校園的建設力度,近年來貴州高校的現代教學設備、設施等方面有了明顯改善,這為開展獨竹漂教學活動提供了必備的物力資源條件。
2貴州高校將獨竹漂納入地方特色體育教學資源的戰略意義
2.1有利于貴州高校突破發展中的瓶頸
通常高校往往是當地社會經濟騰飛的重要引擎,它能為當地社會的發展提供人才保障與文化力的保障,但高校自身的發展又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制約。
其一,貴州高校要獲得自身的發展以及更好的服務于當地社會經濟,就必須加大對高素質人才的培養與引進,這就需要學校投入大量的財力。尤其象貴州這種沒有地緣優勢的高校,要留住人才與引進人才,只有通過提供較優厚的福利待遇來提升吸引力,由此加重學校財力支出成為一種必然;其二,隨著貴州高校招生規模的日益擴大化,其舊校舍已無法滿足正常的教學需要,各高校不得不重新整合利用原有資源進行擴建,甚至是很大一部分學校不得不耗費巨資進行整校址的搬遷與重建,從而使得這些高校負債累累、難以運作;其三,盡管貴州有些高校已進行了新校址的重建,有了較大型的綜合體育館,基本能滿足學校體育教學所需。但由于當地經濟發展滯后,沒有滿足社會體育活動所需要的場館,針對高校教學資源短缺問題,早在2002年教育部印發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就明確指出:學校應該因地制宜的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解決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課程資源短缺的問題,做好對現有運動項目的改造和對新興、傳統體育項目的開發與利用。獨竹漂作為一項新興水上民間民俗特色體育文化資源,貴州高校將其納入教學并不占用學校陸上資源,而是充分利用學校周邊的河湖水域條件進行教學資源的拓展、創新、整合與利用,可以有效起到分流貴州高校體育教學場地的使用率。即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體育運動場地不能滿足師生教學所需的緊張現況。
另外,稀珍的民族特色文化就是最好的經濟資本。苗族獨竹漂活動因其文化內涵的豐富性、運動形式的獨特性及發生歷史的悠遠性而備受全國民眾的青睞,無論是在赤水苗族的民間民俗活動中,還是在比拼激烈的民運會賽事中,獨竹漂活動總能吸引無數觀眾的眼球,俗話說“有觀眾就有市場”。因此,貴州高校要從文化戰略到經濟戰略的高度,大膽的將獨竹漂引入學校教學體系,充分挖掘其潛在的經濟價值,尋求與當地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社會民間資源的無縫對接,使貴州高校突破發展中的經濟瓶頸,最終走出一條特色文化強校的戰略之路,這也是新時代的高校值得思索的重要命題。
2.2有利于貴州民族文化旅游業的新突破
由于呈喀什特地貌的貴州沒有肥沃的土壤,導致生活在這里的各民族總是難以從辛勤耕耘中得到豐富的回報,加之貴州密密匝匝的山巒長期阻隔其與外界的經貿交流,這進一步惡化了貴州經濟社會的發展。當地形態奇異的石牙、洼地、峰叢、溶溝、溶洞、穿洞、漏斗、槽谷等,千姿百態的石瀑布、石鐘乳、石筍、石柱、石花、石吊等各種鈣質沉積物??梢哉f,這種喀斯特自然地貌是世界各地游客最為向往的地方,來到這里的游者不僅心靈得到了凈化,身心也得到了很好的放松。
“注入文化氣息的旅游,就有了靈魂;有了文化的支撐,才能彰顯其活力和生命力?!睂Υ耍瑸榱酥瀑F州更好更快的發展,國家從意識層面上為貴州民族文化生態旅游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2012年1月,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文件(即國發2號文件)中明確指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探索特色民族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新路子,努力把貴州建設成為世界知名、國內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閑度假勝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辟F州作為一個多民族省份,除了世居的漢民族,還生活著苗族、布依族、水族、仡佬族、侗族、毛南族等17個世居少數民族,其少數民族數量在全國僅次于云南。繁衍生息在這里的各少數民族在數千年的生活實踐中為世界創造出了一筆價值無法計量的民族文化財富。來到這里的游人不僅隨時可以品嘗到當地少數民族自制的美食、美酒,還可以酒足飯飽后欣賞到地方文化符號濃郁的鼓樓、風雨橋、吊腳樓、銅鼓舞、蘆笙舞、地戲、儺戲及各種節慶習俗,最后還可以挑選幾件價廉物美的刺繡、挑花、蠟染、銀飾、服飾等民族精品帶回家中作紀念與品鑒。可以說,正是貴州這種獨特的自然資源與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為貴州的旅游帶來了巨大的商機。據報道2017年“一季度,我省接待國內外游客1.45億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354.1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5.4%、38.8%,旅游業繼續保持井噴式增長態勢”。
貴州旅游業反映了當前旅游已“摒棄了過去以欣賞風景為主的旅游方式,轉而尋求一種以深度探尋和體驗旅游目的地文化內涵為主的旅游方式”。在此背景下,貴州應以天賦異稟的獨竹漂文化為創新點,將其適時引入到高校的教學中,充分利用強大的教學、科研資源創作《印象貴州之獨竹漂》,力求復原赤水苗族在河運竹木的歷史活動中表現出的氣壯山河的民族氣節及赤水苗族利用竹筏子幫助中國紅軍四渡赤水的愛國情懷與無畏精神,并借此大力宣傳貴州獨特的自然風貌、習風習俗及色彩斑斕的多元民族文化,這必將激發廣大民眾想要親身感受貴州這方秘境的熱情。還有,將獨竹漂納入高校教學,充分利用教學與科研力量簡化獨竹漂活動的運動難度、創設適宜全民參與的運動方式,使游客都能參與體驗獨竹漂帶來的運動樂趣與人文精神,則有助于游客加深對貴州的留戀與印象。最后,將獨竹漂納入貴州高校教學,可以為貴州民間源源不斷地輸送獨竹漂文化的相關旅游人才,從而也有助于貴州民族文化旅游業的新突破。
2.3有利于貴州民眾體育生態的多樣性發展
全民健康與民眾體育的多樣性發展是實現我國社會宏偉大業的內在所需。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中號召全國各族人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边@一偉大號召極為鮮明的點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階段的重要使命,而這一偉業的實現,則要依靠億萬華夏民眾在保持身心健康的基礎上劾力同心、共同奮斗。而廣大民眾的健康問題又往往依賴于民間多樣化、多極化的體育文化活動形式的流行與傳播,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廣大民眾深層次、全方位的身心訴求,讓他們可以在自己喜愛的體育文化活動中盡情地運動、娛玩,進而達到充分排解工作生活中種種壓力和不良情緒的功效,確保他們在拼圖我國社會主義大業的實踐活動中能夠保持良好的生理與心理狀態。
貴州作為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一份子,全民健康與體育文化多樣性發展同樣事關國家大業,然而多年來貴州民間民眾體育生態卻并不容樂觀。其一,對于深受當地民眾喜愛的民間民俗體育文化活動雖開展得熱熱鬧鬧、生機勃勃,但由于這類活動往往只在當地一年一度的某個特定節日里舉行,它帶給人們的歡樂只是臨時性的、短時性的。并且,由于這類活動所需的技藝、資源、制度等都只掌握在當地少許民間文化傳承人的手里,直接參與文化活動的只能是這少部分人,而對于現場絕大部分的都是觀賞者角色,他們只能通過視覺神經傳導到大腦神經而獲得一定的心理愉悅,并不能深度獲得運動本身賦予的身心能量,只算是一種淺表性的參與。比如,貴州的水族賽馬、苗族斗牛、苗族龍舟賽等都屬這類活動;其二,對于近年來倍受貴州女性青睞的廣場舞活動,廣大男性卻因傳統文化意識而羞澀在大庭廣眾下參與這種婀娜多姿的活動。因此,這類活動存在較大的性別取向偏愛問題;其三,貴州民眾對水上體育文化活動的季節性需求旺盛與不能滿足之間的矛盾較突出。貴州地處亞熱帶,每年5月至11月平均氣溫達30℃以上,當地民眾迫切需要到水里(河里)解暑、游樂。但隨著城市化發展,一般城區河道因出于安全考慮及城市文明形象的考量而不宜游泳,水上龍舟賽則是由多人配合的民間民俗活動也不適宜民眾隨意在河里進行。另外,獨竹漂活動又因動作難度大、傳承人少而讓人望而卻步。
獨竹漂作為貴州稀珍的水上特色項目,貴州高校要充分發揮培養社會所需人才的強大功能,將獨竹漂納人特色體育文化教學資源體系,源源不斷地向全社會培養和輸送海量的獨竹漂人才,起到有效解決民間獨竹漂文化傳承人不足的問題,使之在民間得以保持和壯大原生態的獨竹漂活動。另外,貴州高校還可以根據獨竹漂的運動原理,在確保不破壞獨竹漂基本運動形態的基礎上思考如何降低運動操作難度,或者在保持運動難度的基礎上思考配備什么安全裝置等,使其廣大愛好者都能參與這項活動。
2.4有利于獨竹漂文化發展空間的延伸
獨竹漂是當地水上工人勤勞、智慧、勇敢及堅忍不拔的精神品質的象征;同時,獨竹漂文化也是赤水苗族愛國情懷與正義化身的符號。比如:赤水苗族利用竹筏幫助長征于此的紅軍“四渡赤水”,并舉行獨竹漂“解放臺灣”、紀念屈原等系列民間愛國活動。貴州高校是弘揚與傳承獨竹漂文化的高地與重陣,同時,獨竹漂進入貴州高校傳承有利于其在當地民間的生態延續與延伸。
3結語
貴州高校依偎河湖、人力與物力資源豐碩,具有將獨竹漂作為特色教學資源開發的可能性。貴州高校將獨竹漂納入地方特色文化教學資源體系,無論是對貴州的高校、文化旅游業及體育生態多樣性的發展,還是對獨竹漂自身的發展都是有益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