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黎
[摘 要]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師能力指標體系不僅僅是衡量高職院校會計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標準,其更是促進會計專業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因此,做好教師能力指標體系的建設工作是當前高職院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點課題。文章結合個人實踐研究經驗與相關參考文獻,從當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師能力指標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入手,對教師能力指標體系建設加以深入的分析與探討,以期為高職院校教師專業能力標準的完善提供有益的參考建議。
[關鍵詞]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師;能力指標體系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11. 091
[中圖分類號] G6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8)11- 0208- 03
0 前 言
近些年來教育教學工作者雖然已經加強了對教師能力指標體系的研究工作,但是尚未形成一個統一的普遍認可的專業能力指標體系,在很大程度上不僅影響了高職院校教師隊伍的建設工作,也使得會計專業教師能力指標體系在建設過程中存在著諸多的問題。也正因如此,清楚地掌握如今會計專業教師能力指標體系在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能力指標體系樹立正確的認識,清楚地了解加強其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則尤為重要,也是以下筆者闡述的重點所在。
1 指標與能力指標體系的特征
指標與一般的統計數據不同,其主要建立在原始的統計數據基礎之上,通過分析、整理方式,得到能夠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一類信息。指標的最大作用就在于可以將較為復雜的、不可直接進行測量的、具有抽象化意義的事物,加以分解、簡化,使其成為可被觀察的、可被測量的要素,并且要將這些要素在整個體系之中的位置加以指明。
正是因為人的能力是一種相對復雜的、具有多層次的、多結構的抽象描述,因此,要想對人的能力或者是人能力體系之中的一部分進行全面的評價,就必須要構建一個完善的指標結構,這種指標結構被稱之為指標體系。
而針對如今人從事的特定活動所需要的能力因素結合構成的指標體系,可以發現其具有集合型、可測量性、普適性、發展性這幾個特征。擁有集合性特征是因為能力作為一種心理特征,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模糊性。通常情況下能力指標都是可以進行劃分的。而要想完整的對一項能力加以反應,就會得出一系列的指標,進而構成一個指標集合;擁有可測量性特征是因為能力指標體系能夠被分為可量化程度,是指標體系在應用過程中的必然性;擁有普適性特征是因為能力指標體系可以將一個群體的能力結構組成、比例特征進行反映,而對于這個群體的劃分標準則可以由具體的需求來決定。而只有能力指標被應用到各個個體之中,才能夠得出最低的數值并將其用在群體內考核之中;擁有發展性特征是因為人的能力是在不斷變化的,特別是隨著人們經驗的不斷提高,社會對人群需求的不斷變化,能力指標體系也勢必會被不斷的予以修正,呈現出不斷發展的態勢。
2 研究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師能力指標體系的重要性
一名優秀的高職院校教師,不僅要具備教育教學的專業能力,還必須要具備職業技術的專業能力。也正因如此,高職院校的教師隊伍會對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產生決定性的影響。而構建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師能力標準體系恰恰是促使會計專業教師隊伍向著專業化發展的重要基礎所在。這是因為缺乏標準,也就無法提高質量,無法實現專業化。所以,加強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師能力指標體系的研究工作,對促進高職會計專業教育的良好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目前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3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師能力指標體系建設上存在的問題
第一,部分會計專業教師對能力指標體系的建設缺乏清楚的認識。雖然現如今高職院校絕大多數會計專業教師都已經對能力指標體系擁有了較為清楚的認識,但是仍有部分會計專業教師對能力指標體系的建設缺乏清楚的認識,也就無法參與到能力指標體系的建設工作中。為此,高職院校就必須要加強對教師專業能力體系的宣傳教育工作,讓每一名會計專業教師都能夠正確地認識到構建會計專業教師能力指標體系的重要性,從而引導全體會計專業教師積極地參與到教師能力指標體系的建設中。
第二,會計專業教師缺乏足夠的社會實踐工作經驗。一名優秀的會計專業教師,不僅要具備扎實的會計專業基礎知識,還必須要擁有足夠的社會實踐工作經驗,然而會計專業教師要想經常性地參與到企業實踐工作之中,不僅需要企事業單位的支持,還需要高職院校的保駕護航,而目前這項工作在實際的開展過程中會計專業教師普遍反映既要教學又要兼顧企業實踐存在著許多的困難。然而高職院校與普通高校最大的區別就在于雙師型教師隊伍,也就是說專業的教學能力與企業實踐工作經歷,是高職院校教師專業能力指標體系之中一個重要特色指標。為此,高職院校就必須要給予會計專業教師足夠的政策性支持,分批次指派會計專業教師們深入到企業實踐崗位之中,并且在此期間給予足夠的教學幫助,減輕實踐教師的教學量,完善教師們的評價機制與激勵機制,使實踐教師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企業工作之中,掌握最新的行業信息,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
第三,在會計專業教師能力標準的制定上仍需完善。目前高職院校在會計專業教師能力標準框架的構建意見上仍存在著較大的分歧,絕大多數的會計專業教師認為教師的專業能力標準應該按照職稱進行劃分,這也就說明了高職院校的教師們在習慣上還是會按照技術職稱的高低,對教師們的能力進行要求,而較少會考慮到教師們實際承擔的工作崗位差異,不重視對教師專業能力標準的重構。為此,高職院校就必須要做好教師專業能力標準體系建設重要性的宣傳工作,讓教師們樹立正確的意識,并且幫助教師們認識到區分學科、區分工作性質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制定教師專業能力標準,完善教師能力指標體系的建設工作。
4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師能力指標體系建設的建議
筆者在借鑒了國內外職業教育專業能力指標體系建設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本校教師隊伍的建設服務情況,制定出三級指標體系(見表1),并對其進行進一步的細化,從而對各項指標權重進行合理的劃分,更好地引導教師的職業化發展。尤其是高職院校教師專業能力指標體系的構建是一項復雜且系統的工程,需要解決教師們的認識問題,也需要有一個不斷的實踐與完善的過程。
第一,對現有的師資隊伍結構進行改革。自我國先后出臺了一系列的人事改革法規以來,也針對高職院校的人事制度提出了相應的改革意見,然而現如今仍有部分高職院校的人事制度遠遠落后于當前的社會發展形式,即便是改革也停留在表面之上。為此,為了能夠更好地推動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師能力指標體系建設,就必須要做好對現有高職院校師資隊伍結構的改革力度,從而提高現有高職院校師資隊伍的力量。如,高職院校可以施行聘用競爭機制,讓教師們競爭上崗,對教師們去社會上的實踐工作進行明確規定,并且將教師們的科研成果,實踐成效與教師本人的工資、獎金、聘辭、升降進行直接的掛鉤,從而使教師們的專業能力、實踐能力都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時,還要增加在專業教師之中具有企業工作經驗的教師比例,聘請企業專業、行業專業擔任高職院校的兼職教師,以此為基礎對教師隊伍結構進行優化。
第二,對教師的準入制度進行完善。為了更好地迎合高職院校教師資格制度,提供更為優質的師資資源,必須要構建完善的高職院校準入制度、明確高職院校的準入條件,注重教師職業道德、工作經歷、科研開發服務方面的能力,強化對教師的實踐能力考核的同時,從而保障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師所具備的雙師素質。
5 結 語
伴隨著高職教育的快速發展,對高職院校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為此,做好教師能力指標體系的建設工作則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所以,在今后的實踐教學研究工作過程中,各個高職院校更應該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從教學設計能力、教學組織能力、教學評估能力、自我發展能力等諸多方面綜合入手,對教師指標體系建設加以完善,從而構建出適應高職院校教師專業能力的體系。
主要參考文獻
[1]張琳琳.河南省中職“雙師型”教師能力標準體系構建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4.
[2]薛穎.新時期中等職業學校會計教師專業發展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4.
[3]張惠.山東省中等職業學校師資隊伍建設的策略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5.
[4]陳秀梅.高職教師專業能力發展研究評述[J].遼寧高職學報,2014(12).
[5]朱雪梅.高職教師專業能力標準的內涵與框架[J].職業技術教育, 2010(1).
[6]闞雅玲,張強.高職院校教師專業能力標準的研究[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8(2).
[7]張彩虹,劉佳.高職院校教師專業能力建設研究[J].學理論,2015(26).
[8]陳桂梅.高職教師專業能力發展有效途徑的探究[J].南通紡織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2).
[9]顏海波,韓永強.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專業能力標準的建構[J].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0(2).
[10]曹卉.集體備課對高職英語教師專業能力和職業發展的影響——廣東某高職院校四位教師的個案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