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希
摘要:??颇夸泴W在宋代有了飛躍式發展,高似孫作為南宋目錄學家,通過編撰兩部??颇夸洠瑢λ未鷮?颇夸浀陌l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關鍵詞:高似孫;??颇夸?;目錄學
??颇夸浀漠a生與學科的發展水平密切相關。宋代學術大興,經學、史學、子學、文學、藝術發達,產生新興的金石學。在此背景下,宋代??颇夸泴W有了長足的發展,在目錄種類方面進一步拓展,產生了新興的金石目錄和子學目錄,在目錄體例上進一步應用了敘錄、輯錄等方式,豐富了專科目錄學的內容。南宋目錄學家高似孫(1158-1231)所編的《經略》《史略》《子略》《集略》可以說是宋代專科目錄中的代表。其中《經略》和《集略》已佚,而《史略》為現存最早的史部目錄,《子略》為最早的子部目錄。
一、史部目錄《史略》
《史略》在中國早佚,南宋以來目錄均未見著錄,幸而清末楊守敬從日本發現《史略》孤本,刻入古逸叢書,才得以重見天日。
《史略序》稱:“然書失傳,世固少接,被諸簽目,往往莫詳,況有窺津涯,涉閫奧者乎?乃為網羅散軼,稽輯見聞,采菁獵奇,或標一二。仍依劉向《七錄》法,各匯其書,而品其指意?!盵1]。從自序可以看出,《史略》編纂的原因在于圖書的散佚問題,方法是仿照劉向的目錄方法,輯錄佚書,囊括百家,品評指意。
(一)史略的內容
《史略》共六卷。著錄了從上古到南宋的各類史書,設置了分類體系,多數類目都撰有提要,或敘錄,或輯錄,間有評論,即是一部史書專目,又可以說是一部南宋之前的史學史。
卷一為《史記》專目,卷二著錄了從漢至五代的歷代紀傳體史書,卷三主要著錄了編年體史籍,卷四設史典、史表、史略、史鈔、史評、史贊、史草、史例、史目、通史、《資治通鑒》和《通鑒》參據書共十二個類目,卷五設霸史、雜史、《七略》中古書、東漢以來書考、劉軻論太史公以來史筆姓氏和劉勰論史六個類目,卷六著錄了成書年代較早的若干書籍,分別有提要。
(二)《史略》對??颇夸浀呢暙I
第一,《史略》是現存的最早的史部??颇夸洠_解題式史目之先河?!妒仿浴防^承了劉向所開創的目錄學傳統,對重要類目撰有提要,并品評旨意,有些類目有小序,如《史略》“起居注”提要對起居注進行溯源,并進行評論,進行起居注“有補于史”。《史略》采用了獨特的史部分類法,大致按照正史、編年、史體、霸史、雜史的順序來編排,顯示了史部目錄的分類特點。
第二,《史略》重視輯佚和版本,在??颇夸浿袆e具一格?!妒仿浴份嬩浟酥T家《后漢書》《晉書》《東觀漢紀》等文字,該書著錄的王韶《后漢林》、袁希之《漢表》即不見于當時的書目。日本學者內藤湖南指出:“就佚書而言,引用他書所引者,此為王應麟方法先驅;輯錄佚文,此亦為王應麟導夫先路?!盵2]在版本這一點上,該書著錄了江南本《史記》和《漢書》的十九種版本。
第三,《史略》在最早在史部??颇夸浿胁捎昧溯嬩涹w,豐富了專科目錄學的體例。如《史略》卷一抄錄了《太史公自序》,然后設“諸儒史議”,輯錄了揚雄、班彪等二十位文人學者對《史記》的評論和考證,并加以評述,最后依次列舉了續《史記》、史記注、史記雜傳、史記考、江南古本史記傳考、史記音等內容,著錄了《史記》的相關研究資料。
第四,《史略》最早在史部目錄中應用了互著法。如卷二“梁別史”中說:“《梁三典》,附史典匯”;“《梁后略》,附史典匯”;“《梁紀》,附紀匯。”而卷四“史典”著錄了劉播、何元之、謝靈三家的《梁典》,卷四“史略”著錄了姚最《梁后略》十卷,卷三“歷代紀”著錄了《梁帝紀》七卷和《梁皇帝紀》七卷(兩書實為一書)。這表明《史略》已經有意識地應用了互著這種目錄方法。
二、子部目錄《子略》
《子略》提要四卷,《子略目》一卷,為南宋高似孫編撰之子部專科書籍目錄。最早的版本是南宋咸淳刊本(存卷一至三),后有“百川學海”本、“四庫全書”本、“學津討源”本、“四明叢書”本與“叢書集成”本等,民國有1929年北平樸社出版的顧頡剛校點本,整理本有1983遼寧教育出版社的《史略子略》,2015年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高似孫集》收錄有《子略》。
(一)《子略》的內容
《子略》目錄分別取自《漢書·藝文志》、《隋書·經籍志》、《唐書·藝文志》、《子鈔》、《意林》和《通志·藝文略》中的子書。排列順序按《漢志》、《隋志》、《唐志》、《子抄》、《意林》、《通志·藝文略》所載之順序。先著錄書名、其次是諸家的評論,有注釋的書則分列其書名。諸家注本則用小字列注于該書之下。《子略》總著錄諸子共三十八家,每家分別撰有提要。
《子略序》稱:“或知此意,則一言可以明道藝,究吁謨;可以立身養性,致廣大,盡高明;可以著書立言,丹青金石垂訓乎后世,顧所擇如何耳!審哉,審哉,乃系以諸子之學,必有因其學而決其傳,存其流而辨其術者,斯可以通名家究指歸矣。作《子略》?!盵3]。序中總結了子學的作用,指明作《子略》的原因在于辨別諸子之學術源流。
(二)《子略》對??颇夸浀呢暙I
第一,在目錄學上運用了多種目錄方法,是一部學術價值較高的子部解題目錄。《子略》對著錄的諸書都撰寫提要,分析子書產生的背景,辨其真偽,評其得失?!蹲勇浴芬彩褂昧溯嬩涹w,如《子略》卷二輯錄了《老子》的研究資料。
第二,善于辨別諸子源流。《子略》繼承了古代目錄“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的傳統,注重辨析子書的源流。如《鬻子》解題引柳伯存之語云:“子書起于鬻熊?!盵4]《尹文子》解題云:“其書言大道,又言名分,又言仁義、禮樂,又言法術、權勢,大略則學老氏,而雜申韓也?!盵5]
第三,在諸子辨偽方面取得了較高成就?!蹲勇浴穼Α跺髯印返染欧N子書進行了考辨,高氏對子書的辨偽受到了柳宗元的影響,他的辨偽成就也為宋濂等后來學者所吸收。因此,在諸子辨偽方面,高似孫是承上啟下的重要人物。不過,他總是上承柳宗元,下開宋濂、胡應麟的一個人,不能抹殺他的篳路藍縷的功勞?!盵6]顧氏雖然對《子略》一書的評價不高,但對此書辨偽成就的看法是比較客觀的。
三、高似孫編纂??颇夸浀脑?/p>
高似孫選擇編纂??颇夸浀脑蚩梢詮囊韵聨讉€方面來分析。
(一)與高氏的學術旨趣密切相關
高似孫的學問承自家學,其父文善于治史,其治學風格與好講義理的理學家大相徑庭,仰慕劉向之目錄學,重視文獻的整理和考證。
(二)因圖書散佚問題而重視輯佚和搜求文獻
高似孫出身館閣,擔任過秘書省校書郎、著作佐郎,對于當時的圖書散佚問題有深切的體會。北宋靖康之難對當時的圖書文獻是一場空前的浩劫,不僅國家藏書損失慘重,私家藏書也受到致命打擊。因而搜求文獻和輯佚是高氏編纂??颇夸浀闹匾?。
(三)與學科的發展和分化有關
從《七略》的七分法到《隋書·經籍志》的四分法,學科的門類和次序逐漸變化。宋代學術空前繁榮,經學上形成了從漢學到宋學的轉變;宋代史學是古代史學的鼎盛時間,史家輩出,史書數量激增,據《宋史·藝文志》所錄,宋代史書達2147部;宋人勇于疑古,辨偽范圍頗廣,重點是辨經書和諸子。學術的深入發展和分化,四部著作數量的激增,有力地推動了??颇夸泴W的發展。
四、結論
《史略》和《子略》分別是高似孫編撰的史部和子部專科目錄。古代的史籍專目亡佚嚴重,只有《史略》一書尚存,該書保存了宋代以前史學發展的重要資料,在史部專科目錄的體例上多有創新,是一部很有特點的??颇夸?,是研究早期史部專科目錄發展情況的一部難得的材料?!蹲勇浴肥亲钤绠a生的子書專目,對于子部專科目錄具有開創之功,為以后子部??颇夸浀木幾峁┝朔独?。《子略》的產生反映了宋代重視諸子研究的學術氛圍。兩部目錄的出現,不僅代表了高似孫在編撰??颇夸浄矫嫒〉玫某删?,而且代表了宋代史、子??颇夸浀淖罡咚?。來新夏先生說:“高似孫是目錄學史上對專科目錄學有重大貢獻的人,他所撰的各種??颇夸浭撬未夸泴W的重要成就之一?!?/p>
參考文獻:
[1]高似孫.史略子略[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83:1.
[2]石田肇,孔繁錫,張新民.高似孫《史略》研究[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04):38-48.
[3]高似孫.子略[M].叢書集成初編本.上海:商務印書館,1939:1.
[4]高似孫.子略[M].叢書集成初編本.上海:商務印書館,1939:13.
[5]高似孫.子略[M].叢書集成初編本.上海:商務印書館,1939:28.
[6]顧頡剛.秦漢的方士與儒生(附中國辨偽史要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