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結合整個世界港口經濟的發展歷程來看,腹地經濟以及港口經濟之間共同構成了一個相對完善的經濟系統。圍繞港口經濟進行研究是現代學者都非常熱衷的一個課題,不過對腹地經濟以及港口經濟進行統一起來研究的數量相對而言比較少,而且這些少量的研究也多基于經濟一體化的相關理論研究經濟港口經濟以及腹地經濟之間的聯系。港腹經濟產業的載體是港口經濟以及腹地經濟,兩者協調發展是海鮮港腹經濟全面發展的重要基礎,港腹經濟發展的根本在于實現港口經濟以及腹地經濟的協調發展。
【關鍵詞】臨港產業 腹地產業 協調互動
一、港口城市與腹地產業
從產業的角度進行分析,港口經濟是依托于海港的天然地理條件而形成的產業系統,主要包括純粹依靠港口區位優勢形成的產業集群或者與腹地相連的混合式產業集群。
(一)臨港產業與腹地產業分類
現代臨港產業結構。目前較為普遍的分類是依據臨港產業與港口的緊密聯系程度進行劃分。依照臨港產業發展與港口之間的聯系程度可以分為港口共生產業、港口依附性產業和港口關聯性產業。考慮到本文寫作的初衷是為了研究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依照港口經濟與腹地經濟之間的協調發展模式來探索協調好海港以及腹地經濟發展的相關理論,依照海港產業以及腹地產業經濟的集中機制把臨港物流產業、臨港生產工業與臨港服務業。
(二)腹地產業以及臨港產業經濟之間的聯系
主要可以分為產業的擴散機制以及聯動機制。因為地理位置的變化因素的影響,處于產業鏈下游的臨港產業、臨港制造業開始逐漸的向腹地轉移開來。依靠腹地雄厚的經濟實力港口經濟能夠快速的獲得發展以及轉型,除此之外產業集群的轉移可能會使得腹地的經濟更快轉型,由此來全面提升腹地經濟的發展。產業聯動指的是依靠產業之間的聯系,借助于產業鏈上下游產業之間的緊密合作來實現多種產業之間的集體協作,最終迎來共贏局面。
二、港口產業與腹地產業實現協調發展的關系分析
(一)港口物流業與腹地產業關系
貨物吞吐量是港口物流行業發展水平以及規模的重要標志,吞吐量能夠集中反映出這個港口的興衰程度。借助于對港口吞吐量進行分析能夠發現港口經濟與腹地經濟之間的協作關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指標是港口堆放貨物或者集裝箱的能占到所有港口吞吐量的占比。
1.協同狀況分析。我國港口2006年至2016年的吞吐量數據表,結合表格所提供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最近十年以來港口貨物的吞吐量、集裝箱量以及貨物堆放量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圖1是沿海港口2006到2015年間貨物堆放量占港口吞吐量的占比,結合圖表的數據可以看出,沿海主要港口集裝箱存放量以及貨物堆放量也是呈連年增加的趨勢,相較而言,原油跟煤炭的儲量則呈連年下降的趨勢,這證明我國的海港作業以及腹地作業之間的聯系正在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2.存在的問題。一是我國沿海主要港口貨物吞吐量中,煤炭占比很高,基本都保持在90%左右,說明我國主要沿海港口的功能比較單一,主要是用做煤炭輸出,以大批量貨物占比居多。二是在我國沿海城市一直以來集裝箱存放量以及雜物量占港口總吞吐量的比例一直比較低,均保持在10%左右,雜貨與集裝箱量的比例雖然一直在上升,不過相較而言仍然不算高,這集中反映出港口物流行業對于腹地產業的拉動作用不是很強。三是盡管近十年以來我國港口地區的產業發展已經十分迅速,不過與外國許多大型的港口相比,整個規模仍然比較小,這樣充分表明腹地對港口產業發展的貢獻并不是很強,腹地經濟并沒有實現對港口經濟發展帶來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我國腹地產業以及沿海產業之間的實質聯系還比較弱,兩者之間尚未構成直接的寫作關系,不過未來的發展前景還是比較廣闊的。
(二)臨港產業以及腹地產業之間的關系
在產業特別是制造業發展時期,港口運輸業對于內地的支持作用越來越明顯。并且兩種區域產業之間互相競爭,由此拓展了整個區域的規模,增加了一定區域內的經濟總量。港口物流業是臨港工業的集聚所需要首先考慮的因素。臨港工業的壯大與發展,同時還會給港口物流產業提供工業原材料、產品等現實的運輸貨物需求。林剛優勢還能促進臨港物流整體上向更加精細化以及專業化的方向發展。
三、對完善港口城市與腹地產業協調發展布局的建議
(一)重視臨港工業集群,對臨港產業結構進行優化
結合上述的研究與分析可以看出,當前我國臨港的經濟發展已經步入的轉型期,港口發展模式由最初的物流業驅動帶動轉向產業集群發展作為驅動力。因此,我國臨港產業的發展已經開始慢慢轉向臨港工業的發展。對于絕大多數的港口來說,其并沒有足夠的實力支撐其成為真正的物流中心,因此轉型成為工業中心是臨港工業發展的必經之路。因此對于我國臨港整體經濟發展而言,臨港工業會扮演著更加重要的角色,在一個更加長的時間段內發揮著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協調港口經濟平衡發展,促進港口合理分工
我國港口與港口之間在產業方面必然存在諸多方面的競爭關系,不過整體上我國港口經濟的發展仍然是以進出口或者外貿為主。港口之間的競爭主要表現為貨物吞吐量以及產能之間的競爭,每個港口都選擇吞吐量作為其發展的一大指標就可以說明問題。想要實現港口的全面發展必須要尋找全新的驅動力,由此來實現港口與腹地經濟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四、總結
總體來說,臨港產業與腹地產業協調發展是港口經濟發展的必然規律,港口與港口城市之間在經濟方面的互動能夠使得港口經濟發展逐漸蔓延到內地,由此實現帶動港口本身經濟的發展。在促進內地以及沿海地區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在我國港口經濟全面發展大環境下,實現港口以及腹地經濟的和諧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范厚明,馬夢知,溫文華,屈莉莉.港城協同度與城市經濟增長關系研究[J].中國軟科學,2015,(09):96-105.
[2]胡瑞山,沈山.港城一體化戰略研究進展[J].中國水運(學術版),2006,(12):206-207.
作者簡介:劉淑珊(1992-),女,漢族,天津人,天津師范大學經濟學院2016級區域經濟學專業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區域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