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梅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南部,全縣國土面積2200平方公里,轄6鄉4鎮,83個村民(社區居民)委員會,1344個村民小組。境內有漢族、彝族、回族、白族、苗族、傈僳族6個世居民族,共25個民族。全縣總人口319176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146024萬人,占總人口的45.7%。巍山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南詔國的發祥地和古都、茶馬古道重鎮和彝族尋根祭祖圣地,清代曾被御封為“文獻名邦”。境內有保存完好、距今600多年的巍山古城,有各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9項,有國家級森林公園、道教名山巍寶山,有鳥類遷徙的要道鳥道雄關,是國際河流紅河的發源地。擁有“云藥之鄉”、文獻名邦、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華彝族祭祖圣地、中國彝族打歌之鄉、中國民間扎染藝術之鄉、中國名小吃之鄉、中國最佳旅游魅力名縣等多項殊榮,是大理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重要部分,是云南省十大歷史文化旅游景區之一的南詔國歷史文化旅游景區的核心區。
“紅河源頭”為當今巍山旅游的一張名片,之所以源頭就是紅河的源頭在巍山縣永建鎮紅河源村委會境內,紅河流經壩子境內當地群眾稱之瓜江,也叫西河。彎曲的瓜江把巍山自然分為兩部分:東山、西山。在巍山縣的東山上有一個彝族村寨,生活著南詔王室的后代。她們的服飾華麗,打歌舞步優雅,據說是唐朝時期的宮廷舞步。尤其是男孩和女孩到了十八歲的時候要就行成人禮,行了成人禮后,男孩開始物色媳婦人選,女孩也開始留意自己中意的對象。女孩的父母就開始為女孩準備嫁妝,尤其要準備一套出嫁當天穿的喜衣,從頭到腳包括帽子、裹背、衣服、圍裙、飄帶、褲子、包包、尖頭鞋。從帽子到鞋都要繡上花,繡工復雜。沒有三年五載是繡不好的。還要打制銀器,什么冒飾、耳環、五須(掛在外衣前面的扣子上的銀飾有五臺)、戒指、玉手鐲等,一套喜衣外加一套飾品需要一萬五左右的錢。現在隨著時代的進步,經濟的發展,陪嫁的東西更多了,像衣服、被褥、家用電器,摩托車等,條件好的家庭還陪嫁小汽車。男孩的父母也沒閑著,開始為男孩蓋房子,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有房一族,結婚后他們要和父母分開過。因為成家和立業是連在一起的。這些都準備好,就到了結婚年齡,可以結婚了。東山彝族都生活在海拔1700米以上的高寒山區,像這樣高規格的王室嫁娶風俗,一般人會想是不是他們的祖先留給他們一筆財富,事實上他們的祖先沒有給他們留什么財富,是給他們留了獲取財富的智慧。
這要從一個人的出生說起。在這個彝族村寨,如果一個家庭有孩子出生,在宴請滿月客時,親戚朋友都要一清早去慶賀,為什么去那么早呢?因為他們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做,就是植樹。
當前,種什么樹,不但可以綠化環境,同時產生經濟效益,已成了當地村民思考的問題。根據這個村寨的海拔情況,適合云南松和華山松的生長,人們就選擇了種植云南松和華山松。他們把種子埋在地下,到五月份以后雨水降臨,種子開始發芽,長出松樹。這片松樹就是親人們送給孩子的禮物,也是他(她)的私人財產。
云南松是我們云南地區蓋房子和做家具的主要樹種,大樹可以做梁,小樹可以做椽子,總之大樹和小樹都有用處。華山松的果實我們叫松子,是我們大理地區中秋節以后家家必備的招待客人的果品,木材可以用來做上好的家具。近幾年,云南的野生食用菌在市場上走俏,村民們在樹林里采集松茸等食用菌又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常言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等這個孩子長到十八歲的時候,這片松樹已經成才了。這個時候男方家蓋房子做家具的木料有了,女方家的嫁妝只要把樹賣了也就有了。也許有人會問,樹都砍光了以后怎么辦?這個大家不要擔心,每年都會有孩子出生,每有出生孩子,村民又會種上樹,這個風俗一直延續至今,到現在這個村子一直都是山長青,水長流。生態環境保護的很好。
近幾年來,國家加大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制定了一系列保護森林、保護生態政策,提倡綠色生態可持續性發展,投入了很多財力和物力,包括飛機播種、退耕還林等,每年都給退出山地的農民補貼,還有后期山林的看護費用。這些費用如果沒有強大的國家財政投入是辦不到的。
可是我們看一下巍山的這個彝族村寨,他們從古代就一直遵守著這個給出生的孩子種樹的傳統。國家沒有投入一分錢,政府也沒有倡導,村民都是自覺自愿的在做,不得不說這個意識是超前的,因為他們知道這片土地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只有靠種樹來保護自己脆弱的生態環境,同時增加收入,才能過上幸福的生活。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大計,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內容。習總書記在納扎爾巴耶夫大學回答學生問題時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為保護我們的家園,建設更加美好的明天,我們要深刻領會習總書記講話精神,大力推進我縣生態文明建設,將植樹變為自覺自愿的行動,學習這個彝族村寨的做法,大力提倡給出生的孩子種樹,來紀念一個人的出生,這不是更有意義嗎?
當前我縣地少人多,沒有更多水田或山地可種植樹木情況下,人們也可以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種樹,或是政府可以化出一片公共的綠化地讓人們種樹,綠化美化環境,保護我們生態環境,讓我們家園成為山更青、水更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