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萬忠 譚志強 溫洪憲 鄭建科
【摘要】隨著我國紡織服裝產業的迅速發展,服裝產品供應鏈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發展模式。供應鏈模式一旦形成會帶有鮮明的紡織服裝的特色,同時也會對紡織服裝的深入發展、提高附加值方面具有積極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紡織供應鏈基礎工作,完善紡織服裝企業供應鏈的框架,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紡織服裝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紡織服裝 核心企業 供應鏈
近幾年,我國的紡織服裝產業發展迅速,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在國際服裝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紡織服裝產業對于解決就業問題、拉動經濟增長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服裝產品供應鏈應該要不斷完善。如今,服裝產品供應鏈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換言之,如今服裝產業的競爭就是供應鏈之間的競爭。紡織服裝企業應該提升供應鏈的管理能力,才能切實促進自身的發展,提升對供應鏈管理的認識。
一、紡織服裝產品供應鏈的概念
對于紡織服裝供應鏈來說,任何服裝企業都應該有三大核心部分:一是產品供應;二是產品銷售;三是售后服務。三部分當中,產品供應應該是我們傳統意義上所指的服裝產品供應鏈的概念。所謂的紡織服裝產品供應鏈包含的內容十分復雜,涉及產品企劃、設計與研發、樣品制作、工藝展示、倉儲管理、運輸以及財務結算,甚至還包含對供應商管理的多個板塊,這都屬于紡織服裝產品供應鏈的范疇。
二、完善紡織服裝供應鏈的基礎工作
(一)樹立供應鏈管理理念
供應鏈的管理涉及到的內容非常多,在紡織服裝企業中,管理者要完善供應鏈的管理方案,才能選擇合適的營銷模式。供應鏈管理中,合作伙伴之間應該建立互利共贏的模式,形成優勢互補和風險共擔的模式。企業應該將自己融入到供應鏈中,從而在合作伙伴的幫助下更好地壯大自身的規模,在國際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二)完善我國紡織服裝供應鏈管理
在進行供應鏈管理的環節中,在產品生產中要完善采購和供應,使原材料的采購、生產、加工等都能明確計劃。在供應鏈管理中,應該統籌兼顧,采用系統集成的方式,對供應鏈上的供應商、制造商等進行管理,對資源進行科學的整合,優化配置,企業中要有專門進行供應鏈管理的團隊。
(三)對紡織服裝供應鏈現狀的分析
在紡織服裝供應鏈設計的環節中,要結合企業的管理現狀和信息化建設的情況進行,了解對供應鏈產生影響的因素,從而在對內部環境了解中,完善供應鏈。我國的紡織業已經形成了地方性的產業集群效應,但是在這些集群中,大型企業的數量少,一般都是中小型企業,企業的生產附加值比較低,不能掌握一些重要的技術,自主創新的能力較差。所以,在地方產業中,應該結合地方優勢,完善供應鏈的整合,確保各個環節都能體現效益,提升供應鏈的實力,完善對資金、技術和人才的匯集,提升供應鏈的核心競爭力。
(四)確定好紡織服裝供應鏈的成員組成
在一條供應鏈上有核心企業,也有從屬的企業,一個企業不可能負責供應鏈上所有的任務,企業應該在供應鏈上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在紡織服裝供應鏈中,生產企業在供應鏈上是核心企業,其主導著設備和原材料的供應商。紡織服裝企業只有提升自身的專業化水平,才能在供應鏈上發揮最佳水平。在發揮好自身的優勢的前提下,不同的企業都要按照計劃書嚴格做好所負責部分的工作,并且要加強相互的溝通聯系。
三、構建紡織服裝企業供應鏈的框架結構
(一)完善紡織服裝供應鏈結構的體系
在服裝生產的環節中,要以分銷商的生產需求為基礎,結合顧客的實際需求,形成一個拉動式的供應鏈,以使供應商可以主動的聯系分銷商,客戶可以帶動客戶。與此同時還要做好供應商的管理工作,保證服裝產品加工設計所需要的一切原料都要按時保質供應,在最小的成本支出的基礎上獲得最好的原料供應。作為服裝加工企業來說,一定要做好不同部門之間的相互配合,做好研發產品工作后要依據客戶的不同需求做好樣品設計工作,客戶定稿后要完全按照生產標準進行生產,在此過程中不同部門要各司其職,提高生產管理的效率。
(二)完善紡織服裝供應鏈信息技術系統
在紡織服裝供應鏈中,各個成員都應該了解自身的優勢,并且針對客戶的需求及時的做出反應,在供應鏈信息平臺上提供有用的信息。在網絡上,完善信息技術,實現供應鏈信息的共享,使信息更加透明化。應該實現各個企業部門信息系統的連接,對供應鏈上企業的內部信息進行共享,然后對銷售商、物流公司的信息進行整合,確保信息在整條供應鏈上流通,對供應鏈上各個企業進行協調管理,提升供應鏈的競爭力。
(三)建立紡織服裝供應鏈組織結構體系
在供應鏈上,通過對企業不同職能的分析,建立不同的組織,完善各類企業的職能分工。在進行供應鏈管理的環節中,要樹立全局意識,甚至犧牲局部的利益確保全局的利益得到滿足。紡織服裝企業應該針對客戶的要求及時做出行動,從而適應快速的信息化社會的發展,供應鏈上各個企業應該完善溝通,企業內部的員工應該充分發揮出他們的創造力,在供應鏈上,各個企業要形成一個網狀的結構,從而實現信息的共享。供應鏈上各個機構要協調,確保不同類型的企業分工明確,使得整個供應鏈上的各項工作開展順利。
(四)建立紡織服裝供應鏈合作體系
紡織服裝供應鏈管理中,要確保生產企業與其他類型企業的通力合作。紡織服裝供應鏈合作可以通過建立信息網絡系統的方式實現,從而使得各個合作伙伴的職能和任務可以得到更好的劃分,明確他們的生產和經營范圍,提升服務和產品的質量,完善企業資質,確保各個合作伙伴的資料在供應鏈上公布。
(五)建立供應鏈績效評價指標
供應鏈績效評價中,應該將外部績效評價和內部績效評價結合起來,內部績效評價環節中,主要是針對內部的績效考核,外部的績效評價主要是對企業的運行狀況進行考核。對整條供應鏈進行整體的績效考評,形成客觀的評價機制。在紡織服裝供應鏈運行的環節中,應該對合作企業的信用進行評價,分析單個企業在整條供應鏈上做出的貢獻,從而針對績效考核的目標制定長遠的發展戰略。
未來將不再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之間的競爭。供應鏈競爭是整體化的競爭,不僅僅是單個企業或者單個環節的競爭,而是通過產業鏈品牌表現出來的競爭。我國紡織工業應該在質量上得到提升,不斷完善創新意識,快速反應,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提升紡織服裝供應鏈的核心競爭力。供應鏈的競爭會將供應鏈內部的異化個體淘汰,形成自我修復能力。
參考文獻
[1]肖迪,田軍,李祺.供應鏈預付賬款融資模式與優化策略[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4(03):83-87.
[2]楊志勇,王洪艷,賴丹珠,黎寶玲.第四方物流運作模式下供應鏈集成管理的優化[J].價值工程,2014,33(03):25-28.
[3]姚建明.引入整合風險的4PL模式下供應鏈資源整合優化[J].管理學報,2015,8(08):1221-1229.
基金項目:廣東省協同創新與平臺環境建設專項資金項目“虎門服裝協同創新中心”(項目編號:2014B090908004);東莞市專業鎮創新服務平臺建設項目“東莞市虎門服裝協同創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