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倫浩 彭婷婷
[摘要]藝考培訓成為我國藝術教育的重要一環。藝考培訓機構需樹立品牌意識,走品牌化道路,良好的品牌能夠幫助企業在市場上站住腳跟,雄厚的師資力量、舒適的教學環境、完善的教學體系、及時的備考信息等都是構建品牌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藝考;培訓機構;發展路徑
近年來,藝考培訓機構負面報道逐漸增多,引起教育界廣泛關注。藝考培訓機構如何充分發揮課外培訓教育的輔助作用,走可持續發展之道,成為當務之急。
一、藝考培訓機構發展問題剖析
藝考培訓機構屬于一種課外輔導機構,主要生源來自需要參加高考的藝術類考生,包括美術、音樂、舞蹈、傳媒等專業;主要功能是提供相關藝術專業知識教學,幫助考生順利了解、掌握考試相關信息等。藝考培訓機構有其正負效應,一方面,適應市場需求,推動我國藝術教育事業發展;另一方面,受利益驅使,部分藝考培訓機構乘機斂財,擾亂市場,發展過程中出現諸多問題。主要表現為:
1.市場混亂,缺乏規范管理
目前市面上存在的藝考培訓種類主要分為以下幾類:一是由相關藝術院校承辦的培訓機構,這類機構針對性強、師資力量好,有良好社會名聲,對于有意報考該院校的考生具有極大吸引力。但是有些機構采取外包方式,依附高校名義、借用學校附近場地,大打擦邊球,而實際上并非真實的高校設班,存在欺騙性。二是個人開設培訓班,部分藝術院校老師借助自己的名氣設班,通過一對一專業輔導,獲取收益。此類培訓具有信息高度集中、專業強化訓練的優點,但存在收費高,信息單一等弊端。以上兩種培訓機構,因為涉及損害教育公平性原則,教育部高校學生司于2011年底頒布的《關于做好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招生工作的通知》(教育部教學司[2011]23號文)中明確規定:“嚴禁高等學校舉辦任何形式的藝術類專業考試輔導班,高等學校教師不得以任何形式參加與本校專業相關的輔導活動,違反規定的將取消有關高等學校下半年度藝術類專業招生資格,相關教師依據有關規定予以嚴肅處理。”因而其存在具有隱蔽性和不合法性。三是民辦藝考培訓機構,主要是由個人或集體籌資設立,是藝考培訓市場的主流。這類培訓機構具有服務全面、數量眾多、信息靈活等優點,但存在無證辦學,教學質量參差不齊等缺點。湖北教育考試網曾公布一項調查數據顯示:該省90%以上的藝術培訓學校屬無證辦學。無獨有偶.湖南三湘都市報也曾披露分布在長沙市岳麓區附近的300家藝考培訓機構,僅有30余家持有合法證件。由此可見我國藝考培訓市場魚龍混雜,非常混亂。
因為缺乏相應的市場準人規則,加之低門欄、高收益的驅使,使得部分不法培訓機構擾亂市場機制,缺乏規范管理是藝考培訓機構市場混亂的主要原因。我國目前對于非學歷藝術培訓管理僅有一個指導性文件,缺少具體的管理措施和整治方案。雖然各地區針對藝考培訓市場出現的問題出臺了相關的整頓政策,但因為沒有統一的、具體可行的法律法規,藝考培訓仍處于無法可依、無章可循的狀態。
2.師資不行,教學質量堪憂
藝考培訓和其他教育實踐活動一樣,資質在一定程度上決定教學質量的高低。市面上存在難以數計的藝考培訓機構,但師資素質令人擔憂,部分機構師資來源不明,缺乏相關資格證書,也不具備相關藝術類講學技能,導致教學質量低下。
師資力量是培訓機構吸引生源的一大法寶。培訓機構借機打出名師培訓的招牌,利用老師名氣招收學生,然而部分培訓機構,雖聲稱由專家上課,但正式開班后并沒有所謂的名師。有的培訓機構,雖聘請了名師,卻是宣講式的走過場,沒有深入教學,此種方式并不能給學生帶來實質性提升。更有甚者,先招收學生,再臨時招聘教師,嚴重損害家長和學生利益。臨時聘請教師多是一些無證上崗的在校學生,他們具備一定的經驗和專業知識,但缺乏教學實踐經驗,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差強人意,難以滿足考生需求。
教學環境是指教學期間的時空環境、設施環境等,教學環境同樣影響教學質量,良好的教學環境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市面上存在的多數藝考培訓機構教學環境惡劣,有的沒有固定場所,零時租借場地;有的則是“小作坊”式的教學,考生在擁擠的環境中學習,有的培訓機構因為規模小、資金有限導致教學設備簡陋,就音樂類藝術培訓而言,有的培訓機構為節約資金,往往十幾個考生共用同一個樂器,嚴重影響教學質量。
3.虛假宣傳,惡性競爭明顯
近年來,藝考培訓機構的競爭越演越烈,為擴大招生,賺取高額利潤,部分培訓機構不惜虛假宣傳,打出“考官指導”“協議包過”等旗幟欺騙考生和家長。藝考培訓機構“包過”班是一種概率營銷方式,有時學不到任何實際性東西,浪費考生大量時間與精力,對于要參加高考的學生而言是得不償失,勢必會帶來大麻煩。寧夏西夏區教育局于2015年年底就取締了8所問題藝考培訓班。2015年底教育部下發的《關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等學校部分特殊類型招生工作的通知》,重申了嚴禁藝術類專業高校、內設學院及教職工組織參與考前輔導、應試培訓,然而打著中戲、中傳等旗號的名校班依然層出不窮,虛假宣傳大量存在。
二、藝考培訓機構發展路徑建議
我國的藝考培訓機構處于蓬勃發展階段,雖存在諸多問題,但只要加以規范與引導,相信能在一定程度上發揮其服務作用,為熱愛藝術、具有藝術天賦的考生提供教學輔導,推動我國藝術教育發展,培養更多藝術人才。
1、外部規范,建立監督機制
藝考培訓機構市場混亂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因而加強政府對藝考培訓機構的管理,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策。藝考培訓機構的特殊性及重要性決定了它不同于一般教育輔導機構,需要教育主管部門制定專門的解決方案。考慮各地區的情況不同,相關政策法規制定之前,需完善市場調研,務必將藝考培訓機構納入有法可依的監管體系當中,逐步實現藝術培訓市場監督管理的法制化、正常化和規范化。
首先,嚴格規定藝考培訓市場準入標準,對藝考培訓機構的硬件設施、師資力量、教學環境等做出明確規定,如:藝考培訓機構教師須取得相關的證件、具備相應的業務水平,培訓機構使用的教學器材必須正規,食宿環境必須安全等。其次,教育主管部門要對其進行定期的考核,堅決取締和打擊無證無照非法辦學機構;統計藝考培訓機構往年成績,通過公示,幫助考生了解培訓機構有效性。如:多少人參加培訓,多少人通過培訓順利入學,考取怎樣的學校,此舉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藝考培訓機構虛假宣傳。最后,建立反饋機制,針對藝考培訓機構出現的各種問題,鼓勵民眾對其進行揭發和披露,如:部分藝考培訓機構強迫考生簽訂霸王協議或在教學過程中以各種名義胡亂收取費用等都可以向相關部門檢舉,并由政府加以引導和管理,遵循市場規則基礎上加強對藝考培訓機構的規劃和調整,能夠促進我國藝考培訓市場健康發展,滿足廣大藝考學生教育需求。
2、內部整改,完善培訓機制
在政府管理基礎上,藝考培訓機構想要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還需對其自身進行整改,形成統一的行業規范。藝考培訓機構應加強彼此聯系,成立行業組織,交流教學理念,實現資源共享,同時嚴格行業準人標準,杜絕不合格培訓機構混淆視聽,影響藝考培訓機構聲譽。
藝考培訓機構需樹立品牌意識,走品牌化道路,良好的品牌能夠幫助企業在市場上站住腳跟,雄厚的師資力量、舒適的教學環境、完善的教學體系、及時的備考信息等都是構建品牌的重要因素。
目前,師資問題是培訓機構的當務之急,聘請高水平,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至關重要。藝考培訓機構應嚴格執行教育部門關于教師的準入要求,培養出一支穩定性強、素質高的藝術教師隊伍。優化教學環境,力求基礎設施達標,配套設施完善,軟件設施齊全等。以美術專業為例,培訓機構必須滿足考生的基本學習需求,擁有寬敞的畫室,正規的石膏像等。
藝考培訓機構輸出的產品是培訓課程,擁有完善的教學體系可以幫助產品輸出,因此在注重服務意識、誠信意識的同時,積極吸收國外先進藝術培訓理念,結合藝術教育的特點,樹立科學教學體系。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激發學生藝術創造力,消除應試教育培訓模式,防止考生在考試過程中千篇一律的作答。此外,教學過程中還需體現專業課程應有的科學性及系統性,積極幫助學生解惑答疑。藝考培訓機構內部整改是促進行業走向規范的關鍵一步,應在正確的教育理論指導之下,結合自身特色,注重品牌理念,強化科學培養,發展特色教育。
藝考培訓機構經過多年發展,在素質教育中充當著重要角色,是學校教育的一種延伸,能夠滿足廣大藝術考生需求。通過對藝考培訓機構存在問題的分析,提出整治與規范藝考培訓機構的方法,希望教育部門加以監督,培訓機構加以整改,共同促進我國藝考培訓機構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鄧曉彬.淺談校外藝術培訓機構的發展與思考[J].戲劇之家,2014.
[2]牛國棟.對當下藝考培訓亂象的思考[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
[3]張紅霞.析藝考熱之藝考培訓[J].北方音樂,2009
[4]柳志紅.談藝術高考輔導、培訓的管理與規范[J],教師,2012.
[5]馬薇.李月寧藝考培訓,如何走出“灰色地帶”[N],新華日報,2010-1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