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紅衛
摘 要:近年來,我國高等級公路建設規模越來越大,在高等級公路基層、底基層內水泥穩定材料因其強度高、穩定性良好等優點得到了廣泛運用。據相關數據顯示,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面在我國高等級公路中所占比例高達90%以上,且半剛性基層內水泥穩定碎石所占比重較大。作為路面結構的主要承重層,基層施工必須嚴格把關,實現施工工藝的進一步優化。為此,本文結合具體工程案例,對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工藝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工藝;作用原理
中圖分類號:U416.2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8)11-0091-02
1 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材料準備
某公路工程總長度為1875.37m,起止樁號為k0+000~k1+875.37。路面結構如表1所示。
32cm為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厚度,攤鋪可分2層施工,20cm為下層攤鋪厚度,12cm為面層攤鋪厚度,攤鋪施工方法為機械+人工法。上下層橫向接縫之間錯開間距需控制在1m以上,完成下層施工后,需及時進行面層施工,施工前應徹底清理干凈下層頂面,并做好灑水、濕潤工作。為提高施工質量,必須合理選擇施工材料,具體如下:
(1)水泥。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可選取的水泥材料包括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等,嚴禁選取快硬水泥或早強水泥等水泥材料。一般可選取較低強度等級的水泥作為路面基層,保證水泥強度滿足規范規定,規定在3h以上控制水泥初凝時間,在6h以上控制水泥終凝時間。如選取的水泥為散裝包裝,則需在進場前,對其質量進行詳細檢測,保證其安定性滿足設計要求方可用于施工。如氣溫較高,需在50℃以內控制散裝水泥入罐溫度,如溫度在50℃以上,則根據實際情況,選取降溫措施予以處理。(2)碎石。31.5mm為碎石粒徑最大值,按照碎石粒徑實際情況,需合理堆放所需材料,以此便于施工拌和。根據施工要求,需在28%以內控制碎石壓碎值,在15%以內控制針片狀含量,如集料顆粒在0.6mm以下,需進行液限、塑性指數試驗,規定液限控制在28%以內,塑性指數在9以下,集料顆粒組成如表2所示。(3)水。選取無污染、無雜質的飲用水即可。
2 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工藝
2.1 下承層施工
根據設計要求,對石灰土路基進行質量檢測,待檢測合格后,需對礫石砂墊層各項指標進行復檢,如高程、寬度、邊坡等,在確定無松散材料、軟弱部位的情況下,即可進行清理工作,根據實際情況,可適當灑水,保證下承層具有良好濕潤度,以此保證水泥穩定碎石基層鋪筑符合設計要求。
2.2 施工放樣
中線可選取全站儀進行恢復,間隔20m在直線段上進行一樁設置,相距10m在平曲線上進行一樁設置。指示樁需設置到路面邊緣外側,且做好水平測量。按照松鋪系數在兩側指示樁上通過紅漆進行準確標注,并拉好鋼絲線。根據路面結構設計寬度進行邊線設定,相比設計寬度,各側需多出20cm。
2.3 混合料拌和及運輸
按照試驗配合比進行水泥穩定碎石拌和配料,拌和過程中,需合理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相比最佳含水量,混合料含水量需多出1%左右,以此彌補后期施工水分損失,同時按照設計要求合理控制水泥劑量。拌和時應保證均勻拌和混合料,避免出現花面、結團等現象。
混合料拌和完成后,需及時向施工現場進行運送,根據施工情況,可選取自卸車汽車作為運輸車輛,為避免水分在運輸過程中蒸發過快,需將塑料薄膜覆蓋到混合料上,且保證具有均勻的裝載高度,避免出現離析現象。
2.4 混合料攤鋪及整形
攤鋪施工前,需先灑水濕潤底基層表面,攤鋪過程中,應保證混合料含水量高于最佳含水量。根據設計斷面寬度進行混合料卸料,嚴格按照高程測量將各個控制網格內的卸料數量準確計算出來,除此之外,還需選取裝載機與推土機結合緊隨攤鋪施工,依照拉好的鋼絲線進行攤鋪高程控制,測量人員在施工過程中需及時對攤鋪后的標高進行詳細檢測,如出現問題,可及時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予以處理。攤鋪施工后,如出現表面粗料過于集中,需通過人工方式進行處理,保證具有均勻的表面,且及時將廢料清理出施工現場。
選取平地機在攤鋪混合料后及時進行整平施工,要求根據實際情況,撒布白灰,指導平地機攤鋪作業。一般需在全寬范圍內一次完成攤鋪施工,如攤鋪寬度不足,需選取2臺攤鋪機械進行施工,在水泥初凝前應確保前后鋪料搭接位置能夠碾壓為一個整體,防止縱向接縫產生。
2.5 混合料碾壓
為滿足密實度需求,必須做好混合料碾壓施工。根據碾壓施工原則,應先進行靜壓施工,隨后進行振動施工。待攤鋪或整形混合料50m時,就可以進行碾壓作業。直線段施工時,碾壓順序為“邊緣-中間”,前后碾壓段之間需重疊1/2輪寬,碾壓時應先選取8t壓路機進行2遍穩壓施工,且在每小時1.5到2.0km之間合理控制碾壓速度;隨后選取12t壓路機進行3到4遍振壓施工,需在每小時2.5到3.0km之間控制碾壓速度,最終選取輕型壓路機進行2遍碾壓施工。保證表面在完成碾壓作業后不會出現明顯輪跡,具有良好平整性。在路面完成碾壓作業后,壓路機不得在其上進行急轉彎、急剎車,如遇特殊情況,需調頭時,則需將砂礫(10cm厚)覆蓋到調頭位置,確保不會損壞基層表面。如大型機械碾壓不到位的情況下,需換取小型機具進行碾壓施工,保證其壓實度符合施工規定。
2.6 養護
完成上述施工后,需及時進行土工布覆蓋保濕進行養護施工,與此同時,還需對其壓實度進行詳細檢驗,2h后灑水車選取噴霧式噴頭進行灑水濕潤,此時應對噴頭角度加以嚴控,防止沖刷水泥穩定碎石,導致局部坑槽產生。根據天氣情況確定每天的灑水兩,保證基層具有濕潤的表面,一般需在7d以上控制養護期。在基層剛鋪完后禁止車輛碾壓,如為施工所需,則必須在每小時15km以內控制車輛行駛速度,嚴禁急剎車。
2.7 接縫處理
如兩個施工段同一天施工,需選取搭接法。鋪筑完前一施工段后,需留設5到8m無需碾壓,施工后一施工段時,需摻加水泥再次進行拌和施工,且和后段施工段一起進行碾壓施工。
混合料攤鋪施工過程中,嚴禁中間暫停攤鋪,如中斷時間在2h以上,必須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進行橫向接縫安設,同時攤鋪機必須從混合料末端駛出。隨后通過人工方式保證末端含水量適中的混合料齊平,并將2根方木設置到接近混合料的位置,相比混合料壓實厚度,方木厚度應具有一致性,且整平地緊鄰方木混合料。除此之外,在方木另一側回填砂礫、碎石,其高度需在方木之上。混合料再次攤鋪前,需及時去除砂礫、碎石與方木,并清理干凈下承層頂面,待攤鋪機向已壓實末端返回后,需及時進行混合料攤鋪。
3 結語
綜上所述,相比其他基層材料,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的特點為高強度及良好的承載力等,因此在公路工程建設中得到了大量使用。為此,必須規范其施工工藝,提高施工技術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提升路面施工質量,才能延長工程使用壽命。
參考文獻
[1]廖曉鋒,陳忠達,蔣應軍,等.施工期間高速公路水泥穩定碎石基層裂縫研究[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04):716-722.
[2]朱錦華.芻議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技術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應用[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5,(09):102-103.
[3]杜杰貴.云南麻昭高速公路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寬幅大厚度攤鋪碾壓施工實踐與思考[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7,(04):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