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
摘 要:深基坑支護技術對我國的建設和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由于深基坑支護技術在施工過程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不僅使我國的建筑技術水平不斷提高,而且提高了建筑質量。本文對支護技術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土木工程;支護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TU7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8)12-0139-02
近年來,隨著現代化建設的快速發展,民用建筑的質量和水平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隨著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不斷發展,支護技術的應用范圍進一步擴大。對于建筑物的穩定性和質量,有效地應用支撐技術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 支護施工技術簡介
在大型建筑物的施工過程中,采用深基坑支護技術,保證地下結構的安全和周圍環境的可靠性。民用建筑基礎施工深基坑支護技術有四種:(1)樁支護,它是鋼筋混凝土挖孔和灌注樁保護土,然后采用疏樁或密排的方式支撐。(2)地下連續墻,這是一般適用于砂和粘土的地下水水位以下,或在復雜的施工環境、應用范圍廣、防滲、防水、和支持效果好。(3)鋼板樁支撐,這主要是由鋼板樁由熱軋材料,它是由鋼板墻在一定的順序和起支撐作用。這種支持是它保護土壤和水。其局限性是很容易影響周圍環境。(4)深層攪拌支。它是水泥和固化劑組合的機械設備,再將軟土和固化劑,使固化劑將有物理或化學反應,使其變硬,提高建筑的穩定性。
2 支護技術的目的、發揮的作用及自身的特征
2.1 支護的目的與其所發揮的作用
(1)支持的目的。支持的目的是確保工程建設中的基本部分能夠更安全地進行。此外,基坑支護設計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基坑施工的進度和安全。支護還能有效地防止地面沉降的發生。(2)支撐作用。支護既能有效地起到擋水作用,又能有效地防止基坑邊坡變形問題。
2.2 支護工程所具有的獨特特征
建設項目正朝著更高層次發展,相應的基坑工程也向著一個大而深的方向發展。目前,在建設工程中,基坑的深度大多在6m至20m之間,而且其面積也在不斷增加,使得基坑支護工作越來越困難。在工程建設中,基坑是一個臨時性的施工項目,使有關人員不重視,容易產生較大的隱患。基坑會極大地影響工程附近的環境。如果遇到軟土的地質條件,基坑施工中容易出現沉降問題,使建筑物及工程施工附近的地下管線損傷較大[1]。
基坑設計和施工階段存在很大的困難,增加了許多隱患的發生概率。(1)基坑支護設計水平有限,支護措施不能科學制定。(2)在基坑支護過程中,監理工作不能引起足夠的重視。(3)現場管理不規范。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對支護工作進行修改,使施工隱患顯現。
3 土木工程的深基坑支護施工現狀
3.1 邊坡的修復是不合理的
為保證深基坑的順利運行,必須對邊坡進行維修。但在實踐中,一些施工單位處于駕駛期和駕駛期,導致施工管理體系不合理,施工人員的工作和安全意識不強,盲目施工或隨機施工,最終導致深基坑支護。深基坑開挖次數不正確。不合理的邊坡修復和錯誤的施工技術將嚴重影響深基坑支護施工的最終效果。
3.2 土方開挖質量不過關
土方開挖是土木工程深基坑支護施工的基礎,決定著深基坑支護的施工質量。然而,大多數施工單位對土方開挖的施工過程很少關注,造成許多情況。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深基坑支護工程開挖施工與施工隊伍之間的協調不夠平衡,使得基坑開挖缺乏科學的處理。另外,現場施工管理體制不科學,造成許多隱患,給深基坑施工順利完成帶來了危機。
3.3 深基坑支護工程施工存在滯后現象
在工程建設中,土方開挖和基坑支護分為兩組。土方開挖沒有技術要求,操作方便,易于管理,對深基坑支護技術要求很高,操作復雜,深基坑支護工程的組織管理難以比擬,土方開挖。這使得兩合作更難平衡,開挖程序更為緊迫的施工期開挖土方開挖單位,因此不能給予足夠的時間進行深基坑支護工程的施工單位,這導致在深基坑支護工程的滯后現象,和深基坑支護的土壤。建筑應回填或豎立鉆井,和施工環境及灌漿應建立。這不僅降低了施工質量,而且工期延誤,更容易造成事故[2]。
4 土木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護技術存在的問題應引起重視
(1)深基坑土方開挖原理。施工前應確定開挖方案和施工方案。按照“開槽支護”的原則,先支護、再挖、分層開挖,嚴禁超挖。進行必要的監測和保護。側向支撐設備必須安裝和測試儀器和記錄。(2)深基坑開挖時間長,容易引起井壁失穩和突然滑移。施工現場排水不好,也會加劇井壁失穩。同時,及時清理基坑側樁的材料,防止事故發生。(3)基坑面積過大時,應進行混凝土側裂縫和混凝土樓板的開挖。我們必須采用分層和平衡的方法來挖掘土壤。解決了鑄造工藝中大體積混凝土的難題,提高了基坑的穩定性。(4)深基坑支護主要有排水和止水兩種方式。根據當地情況,根據基坑周圍環境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法。(5)要注意地裂縫與開挖的關系。基坑開挖時,必須停止開挖。如果有裂縫,檢查是否有降水目標。施工單位應盡快做好準備。一旦遇到緊急情況,可以立即使用回填和反壓。在任何情況下,它還沒有完成,也不允許繼續開采。
5 邊坡支護技術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
5.1 邊坡支護方案設計
邊坡支護方案的設計是保證土建工程施工順利進行,施工過程中不發生失穩的。在科學規劃的指導下,必須嚴格控制土釘的深度,規定標準深度的要求,并規定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要規范作業。然后對標記孔的位置進行合理編號,保證了邊坡支護的合理化,避免了誤差。然后采用拉拔試驗控制拉拔試驗的設計與實施。通過試驗,必須對土釘的固定深度進行全面測試。注重設計效果。這個環節不需要土木工程師來完成。它通常由第三方人員完成,因此土釘的效果更為寶貴。控制灌漿比例,保證灌漿劑量標準化。混凝土灌漿采用自流灌漿,施工后效果良好。灌漿不足時,應進行相應的灌漿[3]。
5.2 基坑挖掘
由于基坑開挖容易造成工程環境、地質構造和土質結構的破壞,難以提高基坑開挖難度。在施工后期,基坑變形或位移等問題較多。因此,在基坑開挖過程中,要進行基坑分區開挖,以保證基坑的平衡。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進行下一步的開挖。同時,采用分區開采法也能有效地控制基坑的設計量。土木工程施工隊進行基坑開挖后,首先進行支護施工,使開挖區穩定、平衡,為后續施工提供方便。例如,當支護邊坡和開挖位置是8M,它不僅是簡單的計算設計的數量,而且通過25m部分提高開挖速度。
5.3 邊坡支護施工監測
基坑支護整體結構不固定,隨著開挖深度的增加會出現側向位移,這種位移難以避免。因此,對工程單位來說,要實現基坑支護的精確監測,必須嚴格控制支護結構的側向位移。觀察、控制、記錄和匯報其轉移的具體情況。一般來說,整個支撐結構的破壞在發生之前會有一些前兆。在基坑支護監測中,工程單位必須了解和掌握支護結構的受力狀況,并能利用專業工具及時對支護結構的受力進行監測分析。此外,在監測過程中,應對整個基坑支護結構進行檢測,并考慮周圍環境。邊坡支護監測能有效地掌握基坑周圍支護結構的穩定性。在基坑支護工程理論及相關技術的支持下,基坑支護結構的實際情況能得到更有效的掌握。為防止和解決這一問題,工程單位必須采取相應措施,提高邊坡支護技術的使用安全性。
6 結語
深基坑支護施工是土木工程建設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為了使工程質量達到最大限度的保證,有必要合理設計深基坑,選擇有效的設計方案,采用最適合的施工技術來支撐深基坑,這樣不僅可以改善深基坑的防護,還可以減少深基坑對周圍環境和建筑物的影響,使深基坑得以順利施工。
參考文獻
[1]王懷理.土木工程邊坡支護技術探微[J].建材與裝飾,2016,(03):29-30.
[2]楊俊華.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分析[J].科技展望,2015,(08):45.
[3]李運海.支護技術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應用[J].科學技術創新,2015,(19):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