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海峰 凍冰 董亞輝
摘 要:“基于‘互聯網+的第二課堂教學模式在醫學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中的探索與應用”的教學改革,旨在依托互聯網平臺,助力第二課堂有效運轉,更好地促進醫學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進而提高醫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高醫學生的就業能力,使其在充滿挑戰而又不乏機遇的各行各業中做出一個正確的選擇,贏得人生。
關鍵詞:“互聯網+” 第二課堂 醫學生 創新創業素質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6-0-01
創新創業教育是以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為目標,以增強創新創業的意識與精神、提高創新創業的知識和能力為主要內容的全面系統性教育。2015年頒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指出,創新創業教育是為適應國家發展戰略需要而產生的教學理念與模式,要大力推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不僅要加強課程體系建設,同時也應積極開展實踐活動。第二課堂是在教學計劃外,引導和組織大學生開展的各種有意義的課外活動,包括政治性、學術性、娛樂性、公益性等活動。第二課堂作為第一課堂的有益補充,能夠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與課堂教學共同構成了完整的教育整體,在創新創業教育中具有自身獨特的優勢。
一、“互聯網+”背景下高校醫學生第二課堂在創新創業教育中的現狀
與其他學科相比,高校醫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成熟程度不高。與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在醫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差、導師隊伍建設不完善、缺乏完整考核評價體系、不能突出醫學特色、不能有效利用“互聯網+”網絡平臺等方面。這種創新創業教育體系顯然不能很好地支撐從醫學院校到社會的創業人才培養。因此,當前亟需改革和完善醫學院校的第二課堂教學模式,使之成為真正促進高等醫學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有益補充。
1.醫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差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依托互聯網的經濟發展新常態已經或者正在各領域形成。新常態下,新興互聯網教育模式也為我國教育產業的發展,特別是為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和深入注入了催化劑。依托網絡平臺促進和提升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向縱深推進已經成為時代的主題和國家的戰略決策。互聯網環境拓寬了大學生創業的范圍,為大學生創業注入了新的活力,激發了大學生創業的意識,掀起了大學生創新創業熱潮。然而這種熱潮多集中于設置工商管理、經濟類、機械工程、自動化等專業的工商科院校。醫學院校雖也相應國家號召,積極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但醫學生的創業熱情較工科專業學生慘淡許多。究其原因,醫學專業課程單一 、專業歸屬感較強、課業壓力大、文化活動欠豐富、與其他學科間的交流少以及醫學生根深蒂固的成長模式——“進醫院、做醫生”等,這些因素無形中給醫學生的創新創業活動帶來一系列的阻礙。隨著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和醫學畢業生供需關系矛盾的突出,加強醫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轉變傳統思維模式以增加就業渠道、適應時代要求顯得尤為重要。
2.導師隊伍建設不完善
很多學校沒有專門的創新創業導師隊伍,多數學校指派輔導員或行政人員擔任導師,他們在創新創業理論和技巧知識上不夠專業,可能導致課程講授不夠全面,理論知識枯燥乏味、不能與實踐相結合,導致教學效果出現偏差,學生綜合能力不能得到全面的發展[2]。
3.缺乏完整考核評價體系
在教師輔導學生參加第二課堂活動時,無論教師還是學生都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參加活動的教師和學生與未參加活動的教師和學生,在成績和待遇方面沒有差別,影響教師輔導第二課堂和學生參加第二課堂的積極性。要想保證創新創業教育第二課堂可持續發展,需要建立和完善考核評價體系。
4.不能突出醫學特色
醫學專業性創新創業較難,很多學校為了回避這個問題,在創新創業教育上偏離了醫學專業。這樣就醫學生的創新創業就喪失了專業的優勢。
5.不能有效利用“互聯網+”網絡平臺
當前“MOOCs 風暴”以全新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風靡世界高等教育,對促進開放教育資源建設、學生個性化學習、教師團隊建設都有著重要的意義。但多數醫學院校還沒有把“互聯網+”這一平臺融入到創新創業教育中來。
二、“互聯網+”背景下高校醫學生第二課堂在創新創業教育途徑探索
針對目前我國高校第二課堂在創新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結合醫學專業的學科屬性,本文擬著重從加強醫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建立考核獎勵措施、針對醫學專業設計第二課堂活動、建立第二課堂互聯網平臺四個方面進行改進,從而提升醫學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水平。
1.培養醫學生創新創業意識
醫學院校的專業特點有別于綜合大學和理工科大學,創業的范圍比較狹窄,學校的管理者、教師以及醫學生都有對創業教育理解的誤區,認為醫學生不適合創業。調查分析表明,醫學生的創業激情明顯低于非醫學生,創業理念也有差別。近兩年有關研究明確指出,高校創業教育的核心在于培養企業家精神。因此,我們要通過創新創業教育,對醫學生傳遞創業教育本身倡導的創新意識、創業精神和普世的人文倫理,使他們了解當今社會需要從業者具有復合型人才的素質,幫助他們厘清專業的未來職業定位、發展狀況,幫助他們喚醒創新意識,點燃其創業熱情,挖掘自身潛能,這對于其就業和踏上工作崗位之后的創新貢獻都有重要的作用。要樹立和培養醫學生自主、自信、勤奮、堅毅、果敢等創業的品格,這不僅可以增強其適應環境、面對挫折的能力,而且也可以提升其自信心,轉變就業觀念做好自我謀職、自主創業的精神準備。
2.加強創新創業導師隊伍建設
創新創業導師在學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導師選擇不合適容易出現誤導學生的情況。創新創新性老師必須具備強烈的責任心,超前的教學理念,新異的創新創業靈感,知識淵博的學識。根據不同學生的創新創業方向配備最合適的指導老師,這樣才能使激活醫學生的創業意識,從而驅動醫學生的創業行動[1]。
3.建立考核獎勵措施,鼓勵創新創業
對參加競賽、技術培訓和普及推廣類按不同的量化分計算,納入各項評先評優細則輔導教師則可以根據活動的時間、地點、內容分別進行考核,并計算工作量,納入年終考核和優秀教師考核細則,同時發放相應的獎勵性績效。以此來調動參加第二課堂的學生和教師的積極性,提高創業課程第二課堂的教學效能。
4.針對性設計第二課堂活動,突出醫學特色
我們支持創業,但更支持專業創業,學有所用,醫學生專業歸屬感較強,應支持和鼓勵他們能學有所用,依靠醫學專業知識進行創新創業。鑒于此,我們擬針對性地對醫學專業設計第二課堂活動,以改變醫學生的創業理念,拓寬醫學生的創業思路。思路如下:依托醫學中心實驗室、醫療器械公司、生物制藥公司、私立醫院等建立校內創新創業實踐教學基地,為學生聘請專業教師作為創業技術顧問,為學生在校期間圍繞醫學相關專業領域開展創業實踐提供支持,實現專業創業實踐;應充分利用學生處、校團委、宣傳部和學生社團的資源,開展第二課堂創業實踐系列活動,諸如創業實訓培訓、創業文化節活動、挑戰杯創業大賽系列講座、舉辦挑戰杯創業大賽、創業競賽經驗交流、創業文化沙龍和創業相關知識講座等活動。鼓勵醫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工作,培養醫學生的創新精神,在科研成果轉化過程中,幫助學生開啟創業思路;鼓勵醫學生成立公益實踐類社團,作為第二課堂重要載體,能夠使醫學生把社會實踐與醫學專業的學習、社會服務、擇業就業等方面相結合,讓醫學生深入了解社會和感受社會。
5.建立創新創業教育第二課堂網絡平臺
構建創新創業課程第二課堂網絡平臺,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利用智能手機的普及和互聯網技術的蓬勃發展,讓更多的學生積極參加到創業教育的第二課堂活動中來,積極進行線上討論,真正實現師生、生生的互動交流。這樣既可補充線下活動,又可活躍校園氣氛,同時還可以吸引更多的學生積極參加到創業教育的第二課堂活動中來。
三、“互聯網+”背景下高校醫學生第二課堂在創新創業教育成效
基于“互聯網+”的第二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調動了老師和同學們的積極性,2017年學生報名參加河南省建行杯“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人數位居河南省高校前列,其中“貝怡舒小兒穴位貼”項目獲得金獎,也是唯一一個獲得金獎的醫學專科類高校。參加河南省“挑戰杯” 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獲得二等獎一項,三等獎兩項。參加全國高等職業院校“發明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獲得二等獎兩項,三等獎一項。成績的取得說明我們的改革初見成效。
綜合以上,本文認為基于“互聯網+”的創新創業第二課堂,對醫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是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促進了醫學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培養了學生創新創業素質。
參考文獻
[1]王靜,黃治東.“雙創”背景下大學生第二課堂建設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4(14).
[2]李瑞,曹揚.創業教育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