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溯
摘 要:商住樓功能復雜的特性決定了其具有極大的火災隱患,同時也為其消防監督管理工作提出了極大的挑戰。近年來城市化進程中商住樓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商住樓火災的發生對整體社會生產生活的平穩進行造成了威脅,而有效的火災預防評估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商住樓經濟損失,因此本文通過對商住樓的火災危險性評估,提出了一些常見的商住樓火災預防措施,以便提高商住樓的實際應用性能。
關鍵詞:商住樓;火災危險性評估;防火對策
中圖分類號:TU97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8)11-0223-02
商住樓是上層為居民居住建筑,底部為企業辦公地點、商業營業地點等場所的綜合性建筑,商場、商業網點的綜合分布決定了商住樓自身結構的復雜性,同時商住樓建筑位置的復雜性、人員的流動性也導致商住樓內在具有極大的火災隱患,因此通過對商住樓火災危險性評估并制定相應的火災防范措施對于商住樓的穩定運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 商住樓的火災危險性評估
1.1 商住樓二次裝修造成的隱患
現階段為了促使自身經營業績有效提升或者經營人員新進入,商住樓內部經營人員大多會根據自身生產的需要對內部結構進行二次裝修,二次裝修過程中,內部防火分割設施、安全出口、消防栓箱、火災報警探測器等內部火災防范設施被大量拆除或堵塞,極大地增加了商住樓使用過程中的火災發生概率。
1.2 商住樓產權繁多造成的隱患
商住樓自身規模特點導致其產權繁多,不同商業板塊、經營人員的業務需求各有不同,這就為商住樓火災防范措施的制定及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戰。一般來說商住樓火災防范管理屬于整體物業管理工作的一部分,而由于火災隱患防范管理工作耗資巨大,增加了商住樓日常物業管理工作的風險性,同時商住樓內部經營管理人員的流動性也影響了商住樓火災防范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1.3 商住樓結構復雜造成的隱患
在商住樓建設過程中,為了滿足內部各行業生產生活的需要大多以城市邊緣沿街布置為主,如大型辦公、倉儲、商場、娛樂等。而以鋼筋混凝土為主的框架結構也將商住樓內部劃分了不同結構、大小的空間,巨大的建筑體量加上繁雜的結構體系,為商住樓火災防范方案的準確制定提出了困難,同時商住樓內部行業的生產特性也導致不同結構空間存放物質的差異性,如商店、娛樂行業的貨物、展臺等,這些物資自身的燃點較低,也增加了商住樓火災發生概率[1]。此外,大空間架構及大跨度結構促使商住樓火災蔓延速度較快,大面積火災的發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1.4 商住樓居住人員造成的隱患
對于商住樓火災預防來說,內部居住人員安全防范意識非常重要。現階段商住樓內部居住人員為了降低經濟損耗,大面積的使用不符合規定的保險絲、電氣等基礎配件,部分居住人員甚至私自改裝電氣設備,再加上酒精、汽油、煙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的隨意堆放,不僅增加了商住樓火災風險,而且阻礙了商住樓火災預防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2 商住樓火災預防對策
2.1 消防風險監察職責細化落實
消防風險監察職責的細化落實主要可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方面消防機構應以防火墻為依據,對內部經營管理人員進行定期消防教育培訓,促使內部經營管理人員的火災防范意識及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降低火災風險因素發生概率。同時可利用多媒體網絡這一教育渠道,結合商住樓火災事故、火災危害專題報道,為內部經營管理人員火災風險預防意識的提升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另一方面消防機構可加大與社區警務的合作管理,進行轄區動態、區域化管理,同時細化居委會、街道辦事會的火災預防職責,全面協助商住樓內部經營管理人員進行火災風險因素的處理[2]。同時單位區域消防責任主體意識的強化對于商住樓火災預防管理工作也非常重要,因此消防機構應依據相關法律規定進行常規消防安全管理機制的優化制定,對單位區域內消防安全管理機構、消防安全責任機構的具體職責進行細化制定,結合適當的激勵措施,將火災防范目標進行進一步細化分解,并細化落實到各個機構及人員,通過閉合管理模式的有效開展可以緩解商住樓經營工作與火災預防管理工作的沖突,促使商住樓火災預防工作順利開展。
2.2 開展部門聯合執法體系建設
商住樓內部相關部門的聯合執法可以保證商住樓火災風險因素的及時發現,從而制定相應的火災預防措施,全面降低商住樓火災安全風險因素。現階段商住樓火災預防管理相關部門主要有人防辦、建設局、房管局、工商局、物業管理公司等,其中物業管理公司為直接管理機構。為了保證商住樓火災預防工作的高效進行,建設局、工商局、人防辦等主管機構應協調整體火災防范需求,制定完善的火災防范基準,物業管理機構應嚴格依據管理主管機構的需求,進行各部門聯動長效管理,持續加大火災預防管理工作力度。同時由于商住樓運行特性,相關管理人員在日常預防管理過程中可與房管、工商機構進行聯合執法,即在進行營業執照辦理的同時進行火災預防前提條件的設置,嚴格制止火災預防設施不符合規定的機構進入,同時依據相關法律規定進行火災預防管理機制的制定,定期召開火災預防管理會議,對內部火災預防措施不斷進行優化調整,加強火災預防工作違規行為的懲處力度,規避火災隱患,為商住樓的安全穩定提供良好的保障。
2.3 建立健全消防監管系統
火災預防管理監管體系的建立完善對于商住樓火災的有效預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商住樓內部管理人員可根據實際情況,結合高科技應用技術,拓寬商住樓火災防范管理工作的寬度,提高商住樓火災防范管理工作的速度。首先商住樓內部管理人員可根據內部商業板塊及經營生產特性,加大與內部營業人員的溝通協調,對內部火災防范管理模式進行進一步優化配置,適當增加火災防范管理人員的規模,開展定期火災巡查工作模式,促使商住樓火災預防管理體系更加準確、高效。同時商住樓內部管理人員應以商住樓火災預防管理標準故障率工作目標,結合市場化、社會化的經營管理工作,保障火災故障及時發現,及時處理,降低火災信息誤報對火災防范管理工作的不利影響;其次在進行商住樓火災防范管理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應將火災防范設備、火災預警體系作為重點工作,依據火災防范管理實際情況,對內部各機構火災防范管理工作進行細化管理,加強火災防范管理過程中主動性,最大程度的降低火災防范管理工作無法開展、無處開展的概率,提高火災風險監察工作概率;最后消防設施是商住樓火災預防工作順利開展的保障。相關工作人員應嚴格依據國家標準進行消防設施采購、安裝,并定期要求相關國家檢測機構進行設備安全維護,保證內部火災預防設施的穩定運行。在這個基礎上,火災預防管理人員應加大消防設施維護管理工作開展力度,如消防設置水泵裝置、噴頭、探測器的設置是否符合規定;消防設備種類、性能差異判定;消防設備水泵、備用電源的性能是否正常等。同時根據實際需求的不同,相關部門可進行分區后期維護管理,將火災設備后期維護進一步細化落實,如電線管密封情況、冷熱管運行情況、感煙探測器的聯動設置等,保證整體火災預防工作質量。
3 結語
商住樓自身的結構特點決定了其使用過程中極大的火災風險,而內部經營管理人員火災防范管理風險意識不高也為商住樓火災的有效防范造成了阻礙,因此相關管理人員應結合實際情況,加大與內部經營人員及相關機構的溝通交流,依據相關法律法律進一步細化落實火災預防管理工作機制,提高火災風險監察管理效率,保障商住樓的安全平穩運行。
參考文獻
[1]黃平統.商住樓的火災危險性評估與防火對策研究[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6,(10):280-281.
[2]戴曉瑩.鋰離子電池火災危險性分析及老化房的防火對策[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17,(7):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