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哲浩
摘 要:在我國水土流失與沙漠化發展日益加劇的背景下,人們逐漸認識到林業建設的重要性。在以往的社會經濟化發展中,人們對林業資源的過度開采,造成了林業資源危機,土地沙漠化嚴重。為了有效的改變這一現狀,應在現代林業建設中合理應用森林資源經營管理模式,發揮森林資源經營管理在現代林業建設中的作用。筆者主要針對森林資源經營管理在現代林業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進行以下論述,以期推進我國林業建設的發展進程,促進林業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森林資源經營管理;現代林業建設;地位;作用
中圖分類號:F32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8)11-0243-02
林業建設中的森林資源經營管理主要是指森林數據分析、區域劃分、項目決策等工作的統稱。林業建設的目的是維持森林資源的數量增加、質量提升、維持生態平衡等,保護林業資源不會受到破壞,而經營管理在林業建設中發揮的作用是為了維持林業資源的長期、穩定發展,防止森林中的生態平衡系統遭到破壞。
1 地位與現狀
1.1 地位
近年來,由于人們對林業資源的過度開采,林業資源數量急劇下降,我國的森林覆蓋率逐漸降低,如今僅占全世界森林覆蓋率的百分之六十,而人均占有率僅達到八分之一。在我國提出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影響以及人們賴于生存的環境質量逐漸降低下,生態環境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可利用的土地資源減少,水土流失嚴重等制約了林業的發展。為了緩解林業發展危機,促進林業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應在林業建設中合理應用森林資源經營管理技術,完善經營管理制度,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強森林種植面積,提高其管理質量,合理開采,才能維持我國社會經濟的長久發展。森林資源經營管理在林業建設中的地位主要體現在三點,首先完善的森林管理制度是林業建設的前提保障,也是維護我國生態平衡發展的重要舉措。保護原有的林業資源不會受到損害,恢復林業建設發展常態,需要管理人員加強林業建設的成果管理。其次,森林管理主要是為了緩解我國水土流失嚴重、土地荒漠化的問題,對于生態安全的保障與提升占有重要的地位。最后,森林資源經營管理在林業建設中的地位還體現在秉承以生態文化及生態產品的載體上。
1.2 現狀
林業建設的組成結構小到樹木、大到森林都屬于林業資源,同樣屬于森林資源經營管理中的一部分,可以說每一顆樹木都是林業資源,需要森林資源經營管理人員的重視。若是人們依舊對林業資源大量的開采,森林資源急劇下降,樹木枯竭死亡,沒有了樹木與森林,林業建設從何而談,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也只能說是一紙空談。森林是動植物棲息與繁衍的主要場所,也具備凈化空氣、產生氧氣的功能,森林資源與各種生物的生長和繁衍都具有一定的聯系,若是森林資源不復存在,那么依靠森林資源生存與繁衍的動植物也將不復存在,所謂“覆巢之下無完卵”,將會導致整體生態平衡系統遭到破壞,影響到人們的生活與社會的發展。但是我國在以往的經濟建設中,并沒有認識到森林資源經營管理在林業建設的重要性,對于資源管理的方式與林業建設之間的關系缺乏足夠的了解,從而制約了林業建設發展的進程,導致森林數量減少、土地沙漠化等問題沒有得到緩解。森林資源經營管理在林業建設中應用的不足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在森林樹木數量逐漸減少的情況下,新增樹木量無法彌補樹木減少量,而且樹木成材最少也要四到五年,有的甚至需要十年的時間,森林資源的新增樹木量與產出量不平衡,制約了林業建設的發展。其二,我國現階段的林業建設與發展面臨著一定的危機,在這樣的發展情況下,傳統的森林資源經營管理制度已經無法滿足現代林業建設發展的需求,森林資源經營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欠缺科學的管理方式,沒能促進我國森林資源快速發展。其三,現有森林資源管理體制還沒能充分調動林業工人的積極性,沒能采用科學的管伐政策,導致森林管理效率低下。實際上反映出森林管理水平與生產力發展不協調的問題。
2 森林資源管理在現代林業建設中的作用
2.1 提升森林資源質量
現今我國森林資源的產量較低,1hm2的生產量只有發達國家的一半,因此,對現有森林資源進行經營管理是迫在眉睫的問題。提高森林資源質量能對森林資源經營管理工作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它可以優化森林資源結構,并建設高效的森林生態系統,使得林業建設走向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為社會的發展、經濟的實現奠定基礎。黨的十七大明確指出了林業發展的方向,給現今森林資源提出了新要求,森林資源經營管理至關重要。國家政策要求落實森林管理工作,建立森林生態和諧系統,加強保護生態公益林和天然樹木,保護林地林權,完善森林資源管理體制,實現可持續經營的森林資源戰略。
2.2 切實加強林權管理
林權管理是林業建設中的關鍵因素,林業資源的經營管理是以林權分配為前提,為了發揮森林管理在林業建設中的作用,需要相關人士完善林權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才能推進我國林業建設的進步。傳統的林權制度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需要相關人員對現有林權進行深化研究,完善森林管理制度標準,實現林權制度的完善化、科學化、標準化建設,為森林資源經營管理制度的實施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據。此外,加強林權管理推進了林業資源管理權力的轉移,促進了林權轉移的清晰化、科學化體系建設,是森林資源經營管理在林業建設中的應用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效的避免了林業建設及森林經營管理中糾紛的發生,為森林資源發展建立良好的環境。
3 強化森林管理建設的策略
3.1 培育森林資源生態系統
首先,摒棄傳統的森林管理理念,建立符合現代化生態建設與可持續發展觀的森林資源經營管理理念,充分考慮林業建設的經濟性、長久性、生態平衡性等,促進林業建設的科學化建設發展。其次,制定科學合理的林業建設規劃反感,目光要立足于長遠,兼顧林建設中的多角度成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進一步完善森林資源的生態系統。以往人們對樹木的過渡開采主要原因是沒有明確的開采樹木上限的制約,因此,為了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發展,森林資源經營管理制度中,需要明確樹木開采的上限,保持森林資源中動植物物種的多樣化。
3.2 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化發展
管理人員的專業化是影響其管理質量的關鍵,因此,林業建設發展中需要注重加強管理隊伍的專業化發展,并定期組織管理人員進行專業化學習,培養管理人員的現代化管理理念,創新管理方式,依托現代化專業技術與專業化隊伍提升林業資源管理質量。切實落實國家規定的法律法規,提高森林管理人員理論知識儲備與實踐能力,以此促進林業建設的迅速發展。
3.3 做好林地林權管理工作
圍繞林地林權改革進行森林資源經營管理建設,不僅滿足了林業工人的實際需求,而且解決了森林資源經營管理的核心問題,進一步縮短了我國森林資源建設的進程。(1)要做好林權登記工作,嚴格對林權進行把關審查,在合理程序、合理依據的支持下,確定森林資源的權利主張,做好林權證的頒發工作。(2)加快林權的流轉工作效率,出臺有效的林權流轉的政策,使林權流轉做到有據可依,并且全面加強林權流的監管工作。例如,在確定林權以后,遷西當地群眾種植了5萬畝有機板栗樹,換得完善了治理污染與獲得經濟效益的雙豐收,全面提升了森林資源利用率。
4 結語
森林資源經營管理在我國林業建設中處于基礎地位,只有發揮出森林資源經營管理的實際作用,才能促進我國林業建設取得較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繼海.森林資源經營管理在現代林業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15):211.
[2]李文閣.發揮基層林業站作用搞好現代林業建設[J].現代農村科技,2015,(07):7.
[3]陳永根.分析基層林業站在現代林業建設中的作用[J].綠色科技,2014,(09):29-30.
[4]鄭英,陳思多,歐亞非,代仕高.營山縣現代林業建設基礎與研討[J].四川林業科技,2016,(06):114-117.
[5]齊建.森林資源經營管理在現代林業建設中作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0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