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葉提·阿力普
摘 要:目的:調查和研究普外科術后患者出現并發癥的原因以及應對的策略。方法:選擇自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長沙某醫院普外科收治的60例患者,按照患者有無并發癥的方式將患者分為非并發癥組(40例)和并發癥組(20例),對該患者的臨床資料展開回顧性分析,對普外科患者在手術后出現并發癥的原因加以總結的同時,尋找應對并發癥出現的具體策略。結果:60例患者中,有20例存在術后并發癥,而該20例當中,又以裂開和切口感染的發生率為最高;兩組患者在吸煙史、合并其他疾病、手術方式、術中出血量等方面的比較具有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影響普外科手術患者出現術后并發癥的因素主要有合并其他疾病、有吸煙史、術中出血量過多等,在臨床上需要根據具體原因有針對性的做好預防工作,以防出現手術并發癥的情況。
關鍵詞:普外科手術 并發癥 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R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6-0-01
在普外科,患者的病情往往會有較為迅速和復雜的變化,一旦出現病情變動,若沒有對其及時有效的進行處理,則很可能導致患者產生出血、深靜脈血栓、感染等一系列的并發癥,從而讓患者的康復大受影響[1]。為了防止普外科手術患者出現并發癥的可能,筆者對某醫院的普外科手術患者所出現并發癥的原因進行了調查和研究,并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訂了一系列的預防措施。具體內容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選擇自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長沙某醫院普外科收治的60例患者,所有的患者都接受腹部手術,并按照患者有無并發癥的方式將患者分為非并發癥組和并發癥組,其中,無并發癥組患者40例,并發癥組患者20例。納入標準:所有的患者都通過了彩超檢查等進行確診;患者年齡高于18周歲;患者有正常的認知功能,沒有嚴重的內科疾病;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如果患者有精神障礙或者精神系統疾病、免疫系統或者內分泌系統紊亂則不予考慮;肺部疾病或者肝硬化患者不予考慮。
2.方法
把有可能對并發癥構成影響的因素分為手術因素和術前因素。其中,術前因素大致為患者的年齡、性別、婚姻狀況、有無同其他疾病發生合并(比如說糖尿病、高血壓以及低蛋白血癥)以及有無吸煙史等。手術因素大致為手術的方式、手術的持續時間、手術的風雷、麻醉的方式以及手術過程中的出血量等。
3.統計學方法
以 SPSS22.0 統計學軟件為本次研究的所有數據展開分析處理。對普外科術后并發癥構成影響的單因素(即計數資料),用n/%來表示,行X2 檢驗;其中,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1.普外科術后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
60例患者中,有20例出現手術并發癥。而該20例當中,又以裂開和切口感染的發生率為最高。具體參見表1。
2.普外科術后患者并發癥單因素分析
兩組患者在吸煙史、合并其他疾病、手術方式、術中出血量等方面的比較具有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 2)。
三、討論
普外科中往往會有種類繁多的疾病,且病人的臨床表現也不盡相同,患者又往往會因為各種原因而導致各種并發癥的出現,如果不對其及時準確的加以處理,很可能影響到患者的生命安全[2]。所以,對臨床上所常見的術后并發癥的影響因素加以分析和整理,并針對具體情況采取恰當的預防措施,會極大的提升患者的治愈率。
在本研究中,有20例患者因為各種原因而出現術后并發癥,而術后并發癥有益切口裂開、感染為最多。通過研究發現,術后并發癥的出現同患者有無吸煙史,有無合并其他疾病以及手術方式和術中出血量等有密切的關系。而患者在用力排便或者激烈咳嗽之時,又會導致手術切口出現裂開并滲出液體的情況,如果彼時患者感覺創口有縫線破裂并有破裂縫線的聲音,則表明患者切口處已然出現破裂,此時應用無菌敷料覆蓋傷口的同時,盡快通知醫生,以便讓醫生盡可能及時的對破裂傷口進行縫合、處理,以保持患者機體內環境的平衡穩定,最大限度的防止患者的體液出現外流的情況。
一般而言,傳統外科手術的開腹手術因為創口較大,所以極容易引起患者疼痛、切口感染等術后并發癥,而新型的腹腔鏡手術因為創口較小,技術較為先進,因而術后并發癥也相應少很多。所以,在臨床手術中,還是要盡量擺脫傳統的開腹手術而采取腹腔鏡手術的方式來加以治理。
術后并發癥一般是指手術之后出現心動過速、休克、少尿、低血壓等低血容量癥狀。此外,如果患者血紅蛋白明顯下降且下降量高于30 g/L,表明患者輸壓超過三個單位的積紅細胞或者為患者實施有創操作型手術。對于手術之后所出現的此類癥狀,可以先在手術之前便對患者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加以改善的同時,在手術過程中盡可能的降低患者的出血量,以便為患者進行徹底的止血。至于年齡偏高的病人,則更加容易出現術后并發癥,究其原因在于,人會隨著年齡的偏大而出現防御系統和免疫力低下的情況,所以,對于年齡偏大的患者,盡可能避免以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如果一定要手術,盡可能采用微創手術或者腹腔鏡手術。
總之,影響普外科手術患者出現術后并發癥的因素主要有合并其他疾病、有吸煙史、術中出血量過多等,在臨床上應根據具體原因有針對性的做好預防工作,以防出現手術并發癥的情況。
參考文獻
[1]夏恒,福森,玲玲等. C-反應蛋白對普外科患者手術后腹腔感染性并發癥的預測效果[J].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7, 27(11):2539-2542.
[2]曹秀紅,震晴.合保溫護理對普外科手術患者術中低體溫及術后并發癥的影響[J].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