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彥彬
【摘要】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展開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設立,今天我們開始主導地區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也選擇“走出去”影響世界。在這一大背景下,我們的注冊會計師行業也應該趁勢而上,占據更多行業國際話語權。相應地,中國注冊會計師和注冊會計師行業也必將承擔著越來越重的責任,不僅是在個人和行業專業技術水平上,而且在職業道德操守方面將會有更高地要求。而今天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問題也出現了新的研究內涵。在今天,遵守職業道德比以往更加重要和迫切。
【關鍵詞】注冊會計師 會計師事務所 職業道德
一、我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存在的問題分析
盡管我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建設成績不俗,但仍然有一些突出問題。我國還有多種形式的職業道德問題,具體分為以下幾種:
(一)責任意識淡薄
責任意識淡薄,出賣信息問題嚴重。注冊會計師由于工作的需要,在業務活動中會要求翻看一些企業的內部資料,而這些資料很可能就涉及企業的核心機密。再加上當前我國非誠信行為的成本極低,導致我國一部分注冊會計師在受到利益蠱惑后,不再堅守職業道德的原則和底線,將自己所能接觸到的信息私自賣給企業競爭,導致企業遭受嚴重損失。原本作為行業道德底線的誠信,卻被部分會計師作為其獲利來源的渠道,為自身謀取利益。
(二)執業能力不足
執業能力不足,無法完成審計工作。良好的專業技能是完成工作的最重要的因素。但現階段有相當一部分注冊會計師不僅沒有良好的專業技能,甚至其專業能根本無法滿足專業要求。一些注冊會計師完全不顧自身專業能力的不足之處,接受超過自己業務能力范圍之外的工作。大量實踐和案例證明,執業能力的不足和會計師事務所有很大關系。
二、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問題原因分析
(一)注冊會計師制度規范不完善
盡管我國目前已經建立起注冊會計師制度,但是并不完善,而且我們的規范化之路還有很長要走。實現職業道德的規范化,首先需要制定完善的道德規范體系,為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提供“指路明燈”。我們現階段已經制定的職業道德基本準則中并未將職業道德標準劃分為明確的層級以及層級間應有的界限,導致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缺乏指導。另外一個問題是沒有一套有效的對職業道德進行考核評價的機制。在具體操作層面,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規范仍需進一步展開。
(二)我國相關法律建設仍需加強
我國目前確實有了針對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相關法律,但這些法律制度仍然不能滿足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以及職業道德發展的需要,也無法覆蓋注冊會計師的全部執業活動。再加上已有法律制度也不完善,要求也較為模糊,懲罰措施不夠嚴厲,大多數為警告、暫停執業和吊銷其執業證書等行政處罰。
(三)自身道德意識缺失,為利益鋌而走險
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鑒證的過程中由于工作性質必定會與金錢和利益打交道。注冊會計師有可能在審計的過程中受到大量經濟利益的誘惑,當獲利的心態戰勝道德的理智,一些注冊會計師將會想盡一切辦法,收受賄賂或與企業同流合污更有甚者反過來對企業進行敲詐勒索。甚至一些注冊會計師在從業的過程當中放松了對職業理想和操守的堅持,看到行業內的違規行為的獲利豐厚,自己也不想再堅持原則,進而踐踏了職業道德。
(四)監管機制不完善
行業道德素質的混亂和監管缺失密不可分。目前雖然我們早已對注冊會計師行業進行了監管,但是監管機制并不完善,有許多監督制度仍然沒有建立起來。一些注冊會計師存在僥幸心理,他們并不擔心違反了道德規范而需要承擔的責任和需要擔負的賠償,因為即使被發現,由于受到的處罰力度較小,且他們造假成本遠低于他們從造假中獲得的利益,即使賠償也仍然會獲利。再加上民事訴訟幾率小,從而導致他們仍然不懼怕道德規范。
三、提高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水平的措施
(一)建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規范制度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向來注重對于道德規范制度的建設。一個完整的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制度首先需要一個完善的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體系。盡管協會已經引發了不少的道德規范條文,但是我國目前的道德規范體系依然不完整。在與發達國家注冊會計師行業競爭的過程中,我們的缺暴露無疑——缺乏完整而嚴密的道德規范體系,我們的職業道德體系建設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我國的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規范只是最基本的總括性的規范,接下來仍然需要制定進一步具體操作規范。要對注冊會計師執業活動初期,審計鑒證進行中,出具審計報告的等環節都制定可操作性的具體道德規范,使得執業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都有道可依,使注冊會計師行業的職業道德規范成為一個有機整體。
(二)健全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相關法律法規
道德與法律都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規范。但是相較于法律,道德不具備強制性,當人們違反道德規范的時候沒有強制機關予以糾正和懲治,這也是相當一部分人不重視道德的重要原因。制定相關的法律制度不僅是完善法律體系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它將減少道德的模糊地帶。二者相輔相成,道德的提高離不開法律的完善。
(三)提高注冊會計師自身道德意識
要加強對注冊會計師自身職業道德意識的培訓,提高他們在面對金錢誘惑時的抵抗能力。要使注冊會計師深刻明白,無論何時,面對何種誘惑,都不是違背職業道德的理由。
改進注冊會計師考試選拔制度,健全行業準入機制。加強對已經執業的注冊會計師的考核評價,開展后續教育。盡管注冊會計師們在通過了考試之后取得了執業資格,在考核中通過了道德考察,但并不意味著他們就一直道德合格。如果在后續的執業過程中放松了對自己業務的學習,道德問題會依然出現。因此,必須要加強道德的后續教育。而且后續的道德教育不同于學習的初期,也結合執業后的實際開展教育。并且還要創新考核評價機制,將后續的理論學習與業績評價相聯系。
四、加強政府和行業自身監管
(一)完善政府監督機制
政府各部門要進一步明確職能分工,相互配合,努力打造高質量的監督管理體系,避免出現監督盲點或者重復監督的情況。財政部門是國家和政府的重要經濟部門,也是會計工作的主要管理部門,在對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的監督活動中處于主導地位。各地財政部門要與審計、證監會等其他對注冊會計師行業負有監督責任的部門共同協商,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完善獎勵懲罰制度,對于遵守職業道德的事務所或注冊會計師本人給予鼓勵或獎勵,而對于違背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的要嚴懲,必要的時候要用法律途徑解決。
(二)加強行業監管力度
對于任何行業,內部監管都是必不可少的。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現已經逐漸摸索出了行業內部的監管方式。行業內部的監管與其他監管方式相比更加專業化,監管措施也更加專業化,監管人員素質更高。但我們的內部監督仍要繼續完善和發展。要設立專門的內部監管機構,積極促進內部監管體系的形成;要繼續培養業務能力強、職業道德素質過關的監督管理隊伍和人員;要摸索出更加專業的監管培訓機制以及工作考核評價體制;積極將監督工作向社會公眾公開,聽取廣泛建議,更好地提高監管工作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