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總結了德宏州甜玉米種植過程中病蟲害化學防治現狀,并對德宏州甜玉米質量安全隱患進行分析,指出德宏州甜玉米病蟲害化學防治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超限、超量使用農藥。應指導種植戶安全合理施用農藥,加大安全用藥的宣傳和監管力度,同時發展甜玉米種植合作社。
【關鍵詞】甜玉米 質量安全 病蟲害 化學防治
甜玉米是玉米的一個種,又稱蔬菜玉米,禾本科,玉米屬[1],因其營養豐富、風味獨特、生長期短、栽培技術簡單、經濟價值高,畝產值相當于其他大田作物的3~5倍,已成為“三高”農業的重要作物之一[2]。但甜玉米生產特別是夏季生產,由于高溫、高濕及連作,病蟲害往往發生嚴重。目前對甜玉米病蟲害的防治主要依賴于化學農藥,而過量和不當使用化學農藥不僅加大了防治成本,且導致產品品質下降,并影響甜玉米的市場前景[3]。因此如何科學合理用藥,有效防治病蟲害,同時保障甜玉米產品的質量安全是甜玉米生產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德宏州甜玉米種植情況
德宏州地處云南省中緬邊境,位于東經97°31′~98°43′、北緯23°50′~25°20′之間,屬典型南亞熱帶氣候。德宏州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干濕分明,氣溫年差小,年平均無霜期280天左右。太陽輻射量大,是全國的光照高值區之一。年日照時數2280~2453小時,年平均氣溫18.4~20.0℃,≥10℃的有效積溫6400~7300℃,水熱資源豐富,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糖分及營養物質的積累[4],具有種植甜玉米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優勢。
德宏州內甜玉米主要銷往上海、四川、重慶、廣東、山東等地,近年來,收購價格在2.0~6.0元之間波動,平均價格在3.0元/kg,農民種植甜玉米每季純收益約2200元/畝,經濟效益十分顯著。據統計[5],近年來德宏州甜玉米種植面積快速增長,種植面積從2005年的10231畝上升到2017年的200000畝(含復種);畝產鮮苞從2005年的845kg上升到2017年的1406kg,甜玉米已發展為德宏州一項重要農業產業。
二、德宏州甜玉米常見病蟲害及化學防治技術
(一)病害
德宏州甜玉米常見病害以大斑病、小斑病、紋枯病、銹病、青枯病、莖腐病、黑粉病為主。常用防治病害的農藥有丙環唑、百菌清、克瘟散、甲基托布津、代森錳鋅、多菌靈、銀法利、金雷、烯酰嗎啉、嘧菌酯等。
(二)蟲害
德宏州甜玉米常見蟲害包括玉米螟、玉米蚜、地老虎、螻蛄、蠐螬、斜紋夜蛾等。常用防治蟲害的農藥有毒死蜱、殺螟硫磷、辛硫磷、敵百蟲、吡蟲啉、噻蟲嗪、高效氯氟氰菊酯、甲維鹽等。
三、德宏州甜玉米質量安全隱患分析及對策建議
(一)質量安全隱患分析
經過近十多年的發展,德宏州甜玉米產量和產值均達到歷史高點,且大部分外銷到全國各省區,甚至國外。雖然甜玉米產品至今尚未引起轟動社會的質量安全事件,但由于種植甜玉米收益豐厚,農戶在種植過程中大量、高頻率地使用殺蟲劑、殺菌劑來達到防蟲防病的效果,在這種所謂高投入高產出的模式下,農民不計成本地將各種農業投入品用于種植過程中,導致甜玉米的質量安全情況愈發的不確定。德宏州內甜玉米種植戶以少數民族為主,生產方式自由、松散、粗放,安全生產意識普遍薄弱,如毒死蜱、辛硫磷等高毒高殘留農藥依然被大量使用,各種安全隱患依然存在,甜玉米質量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二)對策建議
1.合理用藥。建議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在向農戶推薦使用農藥產品時要嚴格按照農藥產品標簽上的登記作物范圍推薦,或者可以在中國農藥信息網的數據中心查詢甜玉米作物上已登記的農藥品種推薦。要求農戶要嚴格按照產品標簽上規定的使用方法、安全間隔期來進行使用和作物采收,從而最大程度地降低甜玉米農藥殘留超標風險。
2.加大宣傳及監管力度。相關部門及農技專家應針對甜玉米作物的病蟲害編印安全用藥科普手冊,加大安全用藥宣傳力度,為指導種植戶安全合理用藥及保證甜玉米質量安全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及社會保障。同時建議相關部門加大對州內上市甜玉米的抽樣檢測力度,加大對種植甜玉米過程中使用禁限用及過期農藥的處罰力度,確保監測及監管到位。
3.發展甜玉米種植合作社。相關部門應鼓勵并扶持種植戶建立甜玉米種植合作社,并請相關專家幫助合作社制定甜玉米生產技術操作規程、質量安全管理守則等規章制度,統一種植戶生產、用藥、施肥等環節,實行標準化生產,保障甜玉米質量安全,提高產品品質,使種植戶獲得更好的效益,從而治理散戶種植用藥雜亂無章、難以監管、難以集中培訓的結癥,確保德宏州甜玉米質量安全。
參考文獻
[1]唐莉靜.興安縣甜玉米主要病蟲害發生特點及防控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5(8):150-151.
[2]張盼.甜玉米病蟲害無公害綜合防治技術[J].上海蔬菜,2011(6):57-58.
[3]程偉東,羅一東,閻飛燕等.甜玉米夏季生產病蟲害防控試驗研究初報[J].農業科技通訊,2008(2):39-40.
[4]德宏州農業局.德宏州農業志[M].德宏州:德宏州農業局,2017:104.
[5]肖衛華.合理布局德宏鮮食玉米產業,助推邊境山區群眾脫貧[J].德宏州農學會2018年度優秀論文匯編,2018:1-2.
作者簡介:何龍源(1988-),男,云南昌寧人,大學本科學歷,職稱:助理農藝師,研究方向: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