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梅
摘 要:當下,我們處在4G生活,3D打印的時代,社會呈現多元化,資訊非常發達,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新媒體的出現,改變了民眾的生活,隨著中國網民規模的增長和互聯網帶寬的增加,網絡視頻(網絡電視臺、視頻分享和視頻軟件)的受眾規模快速增長。而且運用網絡新媒體將是企業最為熱衷的推廣渠道,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播音主持這個行業如何改變和順應,是本文進行討論的話題。
關鍵詞:融媒體 主播 網絡
中圖分類號:G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6-0-01
一、何為融媒體
融媒體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后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包括網絡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融媒體亦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通過互聯網、寬帶局域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嚴格地說,新媒體應該稱為數字化新媒體。
二、融媒體發展的趨勢和優勢
融媒體被關注和廣泛使用是再明顯不過的事情,與以往通過傳統的收看電視和聽廣播獲取信息的方式已經被轉變,這早已引起國家和政府的重視,融媒體的發展速度正以迅猛趨勢快速發展。
融媒體較之傳統媒體的優勢,是能在很大程度上打破時空界限,一個新事件新產品出現會迅速在互聯網上得到傳播,口碑效應大幅擴散,甚至會以病毒式的傳播方式被無限放大。它的普及,將人們由傳統的傳媒社會帶入了“新媒體時代”。融媒體時代不僅在信息傳播上具有隨時互動性、信息共享性,以及個性化、平民化的特點,還具有媒體多樣化、媒體融合化、網絡社會化、信息傳播分眾化的特征。新媒體時代給人們帶來了全心的社會傳播和交往環境,融媒體時代也讓傳媒人才的競爭更加激烈。
三、網絡主播
融媒體的出現,應運而生出網絡主播。網絡主播的定義是:互聯網中的一檔節目或活動,可能從策劃、編輯、錄制、制作、觀眾互動等一系列工作主播都得負責參與,并由主播本人擔當主持工作。網絡主播是一個綜合能力很強的職業,一個優秀的網絡主播一個人常常要面對線上數萬人、幾十萬人甚至上百萬人的觀眾,并且實時與線上觀眾交流互動。
四、網絡主播內容分類
網絡主播按照內容分為:秀場主播、游戲主播、其他主播等,這與傳統的節目制作分類比較相似,只是內容更多,劃分更細。隨著國內網絡主播行業的蓬勃發展,視頻直播行業及游戲產業的推動,網絡主播的分類以及直播的形式會更加豐富多樣。
舉例說,秀場主播、游戲主播居多,以90后和00后為主,按秀場內容分為:唱歌主播、MC主播、聊天主播、NJ主播、舞蹈主播、樂器主播等等。
游戲主播,按游戲內容分為:英雄聯盟主播、穿越火線主播、地下城與勇士主播、風暴英雄主播、爐石傳說主播、魔獸世界主播等等,游戲主播通常是由游戲職業玩家、游戲高玩、游戲紅人等轉型而來。
其他主播,除了秀場主播與游戲主播之外的網絡主播形式,包括:教學主播、美食主播、戶外主播、外語主播、財經主播、健身主播、理財主播等等。在國內以上主播類型相對較少。應該說,這給學主持和喜歡主持這個行業的人來說,提供了機會擴展了空間。
目前,國內收聽率較高、粉絲數量較多的網絡音頻平臺有:喜馬拉雅FM、蜻蜓FM、荔枝FM、豆瓣FM、靜雅思聽等等。每個平臺都有自己的主播榜單,以喜馬拉雅FM為例,喜馬拉雅同樣是一個向全用戶開放的內容平臺,在主播的確立上,喜馬拉雅建立了一套加V系統,當用戶的節目質量達到一定的質和量之后,可申請加V,這對于喜馬拉雅平臺內容本身的質量而言,這套加V系統起到了過濾和沉淀的作用。
五、網紅及網紅帶來的利與弊
“網紅”,網絡紅人的簡稱,也是網絡時代特有的專屬名詞。詞語的所指也從最初幾個長相出眾的女性擴大到女主播、模特、游戲解說等等各類“紅人”,隨著新媒體的浪潮,越來越多人置身其中,也捧出了越來越多的紅人,走紅的原因不拘一格,有剛出道的年輕人,也有資深的老專家。
網紅、主播、個人IP、移動直播發展迅速。自由度大增,開創直播室容易。涉及方方面面,范圍廣,選擇性大。網紅降低了主播門檻。有的內容不夠理想,質量不高,存在一些低俗的東西,監管上有一定難度。
六、融媒體時代特征
互聯網如此快速的改變了媒體,從技術角度來說,這并不壞,受眾不僅選擇傳統的工具接受信息,現在有了更多的選擇,手機、IP、電腦,不限場所,不限地域,無時無刻都可以獲取想要的訊息,它使人們有了多樣的體驗。
在融媒體時代,不是說傳統媒體就要滅亡了,很多節目只是多了一種播出模式,或是換了一個播出頻道。其實我們可以換個角度去想,過去幾十年,沒有那么多人去關注新聞和社會,現在由于互聯網,由于客戶端,更多的人每天關注新聞和社會事件,新聞這個蛋糕做的更大了。比如白巖松的《新聞1+1》收視率還在上升。在互聯網上,他的《新聞1+1》連續兩年全國新聞專題欄目第一,這何嘗不是一種播出?不能說傳統的電視媒體死了,而是人們換了一種方式看電視,在50寸的電視上和5寸的屏幕上主持,沒有多大差別,內容才是取勝的根本。
過去,我們總習慣于條塊分割,本位主義,你是這個臺的,他是那個臺的。現在,平臺變得不能構成圍墻了,個人就是自己的品牌。一個人只要想做事情,這個事情足夠好,你便可以在任何一個平臺上展現,反倒沒有什么電視、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這些界限。很多的電視節目,都是在互聯網上看的。今天這個時代,恐怕很難去劃分界限,真正實現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都框不住誰。
七、專業精神順應時代
不論是對應傳統媒體還是面對新媒體,作為一名主播都需要有較好的專業功底,才具有競爭力。主播藝術,尤其是它的有聲語言,承載了許多的功能。信息傳播功能、輿論引導功能、宣傳功能、教育功能、娛樂功能、記錄歷史功能、凝聚民族精神功能、標志時代的功能、實現語言規范的功能、傳播語言規范的功能、傳承中華文化的功能等。所有這些,說到底,都是要靠“人”來實現的,具有扎實的文化,獨特的視角,和良好的語言基本功,方能區別于其他業余的主播,才能在新媒體眾多的主播中浮出水面,花開艷麗,獨樹一幟。
讓我們準備好,做一個立得高、站得住、行得正、播的遠、有信度的新一代新時代傳媒人,將主播的作用在新媒體時代發揮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