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國家的立國之本,影響著我們整個民族的生存和發展,我們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我們的中國傳統文化。文章從中國的傳統文化,儒家思想出發,在本土會計師事務所不斷出現問題的背景下,逐步建立行之有效的會計師事務所文化,最終達到道家的無為而治,實現事務所的快速平穩發展。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 本土會計師事務所文化 無為而治
一、問題的提出
自2017年來,在證監會的大力監督之下,證監會在各省下屬的各證監局查處了該省的會計師事務所有多項違規審計,認為事務所對某公司的審計不符合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的有關要求,違反了證監會的相關規定,并對相關違規事務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控管理措施;更為嚴重的是某事務所在審計中未勤勉盡責而收到證監會的行政處罰書。這不是個別幾家事務所有違反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的要求,而是今年來查處的典型幾家事務所,而相比在我國的本土事務所,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卻鮮有問題調查出,而在2006年以來,注冊會計師協會頒布了多個支持會計師事務所做強做大的政策措施,并且很多事務所在不斷的合并壯大。雖然這是響應了國家的號召,要把我們本土的事務所做大做強,并且提高本土事務所的工作效率,擴大事務所的規模;盡管事務所做大,但是服務的效果卻不是顯著的,甚至不如合并之前的效果,明顯沒有符合做強的要求。事務所的做強要從根本解決,而根本就在于文化的建立。就比如一個被消滅的國家還保留著文化,那么還有復國的希望,但是如果沒有文化底蘊,那么是不可能再建立新國家。大到國家,小到個人,都是適用的,事務所也是一樣的,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所以能夠在紛繁復雜的國際形勢下屹立不倒,不僅僅是靠自身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有自己的事務所文化,才能在星羅棋布的事務所中承接到大型的審計項目,而世界500強企業的審計幾乎是被國際四大所承接,這也是我國本土事務所要學習和將來要達到的目標。因此,首先就是要建立行之有效的事務所文化。
二、會計師事務所文化建設的必要性
事務所文化建設是否有必要性,是很多會計師事務所考慮的重點,因為事務所的文化建設會花費其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也會考慮將來能不能有產出。《莊子》中有句話:“莊子行于山中,見大木,枝葉繁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問其故,曰:‘無所可用。莊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事務所文化的建設短期效應正是大樹的無所可用,但從長遠來看,之前的大樹最終成為了參天大樹,同樣事務所的文化也將一直伴隨著事務所的發展變化,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事務所的文化將影響著每一個進入事務所的人員,無論大家都走向何處,他們都始終記得這一文化!
三、文化建設的前提
說會計師事務所的文化建設,首先要談的就是文化,英國杰出的文化人類學家泰勒給文化下的定義為:所謂文化,就起廣泛的民族學意義來說,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任何人作為一名社會成員而獲得的能力和習慣在內的復雜整體。而會計師事務所文化也是一種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則是企業在組織和創新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
四、構建本土會計師事務所文化
發展本土的民族會計師事務所是我們國家的需要,也是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所必要的,改革開放以后,國際四大進入中國,雖然在之后中國的本土事務所也在快速的發展,但是相比四大還是勢單力薄,到目前為止,中國的本土事務所也只是做大而沒有做強,更重要的是,四大承接了中國的四大行,以及中石油、中石化等世界500強企業的審計業務,而中國的本土事務所僅僅是承接一些中小型企業的審計項目,究其原因在哪,除了四大的名氣以及服務的質量,我們本土事務所跟四大的差距在哪,我認為首先應該學習四大的企業文化,有了文化就有了發展的根基,就有了向前行走的動力。首先德勤在行業中一向展現的是將人視為最大的財富,重視人、關心人的企業文化;畢馬威強調“以身作則、為人表率、上下一心、團隊精神”的企業文化;安永則倡導“以人為本”,盡量為員工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同事關系,提供成長性的培訓計劃。
從上面的四大的企業文化看出,共同點是以人為本,強調團隊合作。而我們本土的會計師事務所也就是缺乏這樣的文化,事務所文化是深化事務所內部改革,強化治理,推進發展的根基所在。和其他事務所文化一樣,會計師事務所文化是事務所發展的靈魂,是由一定的價值觀所決定而形成的事務所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系統,決定著事務所的凝聚力和競爭力。而文化治理是各種治理模式的最高境界,文化是看不見摸不著,是決定事務所核心競爭力的基本前提,在未來的競爭中將是文化的競爭。確立核心價值觀,樹立注冊會計師誠信意識,關注人文環境對事務所文化的影響,都是事務所文化建設的重要因素。
(一)事務所文化建設的核心是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就是在天、地、人之間,一人為尊;在人與神之間,以人為本。以人為本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在我國最早提出“以人為本”的是春秋時期的齊國宰相管仲,在他的治理下,使齊國成為了一代霸主,他認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本理則國固,本亂則國危”。一個國家如此,那么一個事務所好幾萬人,也相當于是一個小國家,那么要很好的治理它,并使其能高效的運營下去,那人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事務所文化是企業文化的一個具體表現形式,而在一定意義上說,民族文化是企業文化的根,個人的行為文化是企業文化這棵樹的綠葉。
(二)事務所文化建設的目標是增強核心競爭力
核心競爭力是一個企業能夠長期獲得競爭優勢的能力。是企業所特有的、能夠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競爭對手難以模仿的技術或能力。而事務所要有強大的核心競爭力,首先就要做到在人才的競爭中不能落后,尤其是在21世紀,人才最重要,企業必須重視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如何能夠留住人才,最重要的是使全體員工在公司中確立“主人翁”意識,事務所的事就是自己的事,人人關心事務所的事情,做好自己的事,大家用共同的理念為共同的目標奮斗,使每個職工都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能夠使個人價值得到充分體現;其次,應該對事務所擁有的資源能夠準確的把握,通過對資源的有效分析,明確事務所哪些資源可以有效的增強核心競爭力,并制定出運用的措施;除此以外,我認為標桿競爭對我們本土事務所有較大的幫助,所謂標桿競爭就是找到自己有哪些地方不如競爭對手,在超越競爭對手的時候設立標桿,每次跳過一個標桿,再設新的標桿,這樣督促自己不斷進步。我國的本土事務所就應該向四大學習我們所缺少的東西,逐步培養不斷學習的習慣,建立學習型的事務所,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在社會不斷發展變化的情況下,不學習就會落后,落后就沒有希望,假如我們不會學習,不善學習,就談不上增強核心競爭力。
作者簡介:李通宇(1994-),男,漢族,甘肅定西人,現就讀于蘭州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審計專碩,研究方向:注冊會計師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