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莉 曹娣
【摘要】本報告為一例針對大學生因宿舍人際關系適應不良引發以焦慮情緒為主的心理問題的診斷報告。來訪者代某,女,18歲,大一學生,因過分注重學習而忽視與同宿舍同學的人際溝通,進而懷疑宿舍同學都對其不友好,由此引發焦慮情緒。來咨詢前,因與宿舍同學發生爭執,使焦慮情緒加重,并引發睡眠問題。根據咨詢師了解到的基本情況以及心理測驗的結果,將其診斷為一般心理問題。
【關鍵詞】人際關系適應不良 焦慮情緒 一般心理問題
一、一般資料
(一)人口學資料
代某,女,18歲,漢族,身高162cm,體型略胖,山西運城人,西安工業大學北方信息工程學院大一新生。
(二)個人成長史
來訪者代某足月順產,為家中獨生女。從小學到高中,學習一直很刻苦。不習慣過集體生活,高中時期曾申請住校,但不到一個星期就因不適應集體生活而搬回家住。成長過程中,除學習以外的一切事務均由父母代勞,自理能力較差。高考期間因過度緊張導致睡眠不好,成績不理想,沒能考入理想的本科院校,最后選擇來本校學習。沒有患過重大的身體疾病及嚴重的心理障礙,家中無精神病遺傳史。
(三)精神狀態
來訪者精神疲倦,眉頭緊鎖,說話聲音較小,但表達流暢且很有條理。交談時思路清晰,說到某些情況顯得情緒有些激動。
(四)身體狀態
既往身體健康,無重大軀體疾病史和傳染病史。家族中亦無精神疾病史。最近的一次體檢結果顯示來訪者無軀體異常情況,缺乏器質性病變依據,但睡眠很淺。
(五)社會功能
不愿待在宿舍,覺得宿舍同學對其有“敵意”,學習也因此受到一定影響。
二、主訴和個人陳述
(一)主訴
最近一個月以來,感覺宿舍同學在言語上對自己態度不友好,甚至有“敵意”。上周又被宿舍一同學故意刁難,自己感到很憋屈,想回擊又怕宿舍同學會更加孤立自己。因此感到矛盾、苦惱和焦慮而請求幫助。
(二)個人陳述
因為高考未考好,不得已進入一所三本學校。進入大學后,總對自己讀的是一所三本學校感到心有不甘,因此刻苦學習,希望將來能通過考研提升學歷,故而從進入大學開始就想著如何利用一切資源多學點知識,也沒太關注宿舍的人際關系。我每天都會早早起床去圖書館看書或學習,上課也會早早地去教室。她們都很會玩,比如去唱歌、聚餐、逛街、在宿舍聊天等等,我覺得這些都是浪費時間。
漸漸地,我感到她們對我的態度很不友好,好像我一推開門回到宿舍,她們就會發出嘲笑聲。尤其是宿舍的張某,好像有意讓自己難堪似的,比如:她喜歡在宿舍沒完沒了地看電視劇、看電影,尤其是我一回到宿舍她就開始看恐怖片,我曾經跟她說過不要開著那么大聲看恐怖片,因為自己很害怕看恐怖片(因為小時候被鬼故事驚嚇過),她卻總是在我面前看,還嘲笑我膽子小;每當我從圖書館回來,坐在桌子旁吃飯,那時候可能大家飯都吃完了,我就聽見張某一邊看著電腦一邊還發出輕蔑的聲音;有時張某會抱怨,衛生間怎么這么臟啊,感覺就是針對自己的。最近有一次,她還故意把我的毛巾丟到地上。當時我很生氣,問她為什么要這樣,她卻滿不在乎地說:“我就這樣了,你怎么著吧!”當時真想把她的毛巾也扔在地上。
宿舍這種情況,讓我感覺自己完全被孤立了。一直以來,我都是一個很聽話的孩子,自我感覺成長過程中沒有特別明顯的叛逆期出現,不想和家人及周圍人起爭執、鬧矛盾。自己雖然不喜歡和宿舍的同學湊熱鬧,但是也真心誠意想跟她們和睦相處,特別受不了她們嘲笑我,還有意針對我。
最近三周來,一想到宿舍這種情況,就感到非常苦惱,看書和上課的過程中常常為此分心,不知道該怎么辦;又怕宿舍人在班里其他同學面前議論我,讓其他同學也因此嘲笑我。尤其是,最近睡眠很不好,晚上做夢還夢見張某扔了我的東西。
三、咨詢師觀察
求助者衣著整潔,皮膚白皙,身高約1.62m,體型略胖。表現得很有禮貌,略顯羞澀、緊張,精神疲倦,愁容滿面。交談中語言流暢,表達清晰,說到激動處會煩躁不安甚至淚流滿面。主動求助,積極配合。
四、心理測驗結果
(一)SCL-90總分:165
其中人際關系敏感為2.3,焦慮為2.9,其他為2.5。人際關系敏感、焦慮及其他因子分大于2,篩選為陽性。提示求助者有人際關系方面的問題,存在中度焦慮情緒及睡眠飲食方面的不良狀況。
(二)SDS標準分:50分
按照中國常模結果,SDS標準分的分界值為53分,其中53-62分為輕度抑郁,63-72分為重度抑郁,72分以上為重度抑郁,代某此項分值未達到53分,故排除抑郁癥狀。
(三)SAS標準分:65分
按照中國常模結果,SAS標準分的分界值為50分,其中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69分以上為重度焦慮,故代某焦慮程度為中度。
五、評估與診斷
(一)心理狀態的評估與診斷
根據收集到的求助者的資料,可診斷為一般心理問題,屬于可以進行心理咨詢的范疇。診斷依據如下:
1.根據判斷正常與異常心理的三原則。來訪者的消極情緒是由具體的社會事件引起,心理活動在內容和形式上與客觀環境是統一的;來訪者的知、情、意等心理過程是協調的;個性相對穩定,其個性沒有發生明顯根本的改變。有自知力,為自己所陷入的心理狀態擔憂,主動求助,迫切希望解除煩惱,并且沒有表現出幻覺妄想等精神病癥狀,所以可以排除精神病。
2.該來訪者表現出煩惱、情緒低落等癥狀。個性內向、孤僻、較難適應外部環境,敏感,易受暗示,情緒不穩定。認知上存在明顯的不合理信念;心情壓抑;人際關系緊張。從嚴重程度標準看,該求助者的反應強度不甚強烈,只限于宿舍范圍內,沒有影響邏輯思維等,無回避和泛化,沒有對社會功能造成嚴重影響。從病程標準看,病程只有二十來天。診斷為一般性心理問題。
(二)鑒別診斷
1.與精神病相鑒別。而該來訪者的知情意,主客觀世界協調一致;有自知力,主動求助;無幻覺、妄想等精神病癥狀,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與神經癥相鑒別。根據許又新教授提出的神經癥評分標準:第一,來訪者病程時間較短(不到三個月為短程),評1分;第二,精神痛苦的程度,來訪者自己主動前來咨詢,設法擺脫,屬輕度患者,評1分;第三,社會功能,來訪者能照常工作學習或者工作學習以及人際關系有輕微障礙,評1分。總分為3分,未超過6分,達不到神經癥診斷標準,故可排除神經癥。
3.與嚴重心理問題相鑒別。嚴重心理問題的刺激事件強烈,反應劇烈且內容泛化,病程大于2個月,對社會功能造成嚴重影響。而該來訪者的心理問題并不嚴重,社會功能也沒有嚴重受損,且持續時間較短,只有二十來天,因此可以排除嚴重心理問題。
參考文獻
[1]郭念鋒.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年修訂版.
[2]郭念鋒.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心理咨詢師(三級)[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年修訂版.
[3]郭念鋒.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心理咨詢師(二級)[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年修訂版.
作者簡介:向莉(1985-),女,西安工業大學北方信息工程學院專職教師,管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