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冉 鄧敏清 龔建石 王芬芳
摘 要:目前,我國許多中小企業存在信用缺失問題,建設并完善相關的信用體系可以使得該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基于此,筆者在文中探討當前中小企業信用體系現狀,并對其建設與完善路徑進行分析。
關鍵詞:中小企業 信用體系 建設 完善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8-00-01
一、中小企業信用體系現狀
1.企業產品質量信用缺失
我國很多中小企業常出現假貨泛濫的情況,這直接導致其信用缺失的現象出現。假貨的范圍很廣,數量龐大,無論是在挑選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時,還是選擇各個領域的器械用品之際,人們總是能夠看到假貨的身影。以河北省2017年的打假行動為例,相關部門對中小企業進行檢查,查出多家企業存在銷售假貨的行為。在涉嫌銷售假貨的企業中,個體企業所占的比例最大,將近百分之五十,集體企業及民營企業大致占比百分之二十。這些企業為了賺取暴利,制假售假,使得假冒偽劣商品廣泛流傳,對消費者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2.企業與政府之間的信用缺失
企業與政府之間的信用缺失,主要是一些企業偷稅、漏稅的行為影響了政府對企業的信任。企業為謀得更多金錢利益,游走在法律法規的邊緣,采用偷梁換柱的方法逃避交稅。企業的違法新聞也屢見不鮮,空殼公司制造虛假材料騙取借貸的事件更是給國家造成重大損失。2015年8月18日,北京海福鑫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在隱瞞企業經營不善的情況下騙取了多家銀行的貸款,金額高達一億多元。這件事情使得多家銀行遭到重創,給國家帶來了巨大損失。諸如此類的事件并不罕見,長此以往,逐漸地導致了企業與政府間的信用缺失。
3.缺乏有效的信用保障機制
如今,我國的法律法規缺乏有效的信用保障機制,對守時守信的企業或個人沒有明確的獎勵政策,對不守信用的個人或企業亦沒有清晰的懲罰措施。此外,我國對于信用管理制度的法律也比較匱乏。在此種情況下,個人或企業會認為即使沒有履行自己的義務,使自身信用受損,也不是什么大問題,這使得建立有效的誠信制度困難重重。相對來說,我國現有的相關法律并不系統,有些條款錯在漏洞,不具有權威性;有些條款含糊不清,在解讀時,容易使人造成誤解。沒有有效的法律保障,相關部門不能依法行政,就會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建立起有效的管理體制及信用體系也是十分困難的。
二、中小企業信用體系的建設與完善路徑
1.加強信用法制體系建設,加大執法力度
對于信用法制體系的建設,國家已經出臺了相關法律,如《關于建立全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有關問題的通知》等。從現階段情況來看,一方面,相關部門應該修改現有的法規,嚴格管控征信數據,一旦發現有人提供不實數據,立即對其進行懲罰。另一方面,有關部門應該盡快出臺與征信數據開放以及規范使用征信數據相觀的法規。此外,加大執法力度也是十分必要的。在法律層面上,違約的債務人應該受到嚴重的懲罰。在道德層面上,失信者也應該付出相應的代價,使失信者在擁有一系列不良的信用記錄后,無法在社會上立足。在很大程度上,這會使得很多中小型企業更加注重自身的信用狀況,從而更加有效地控制目前我國市場上的失信行為。
2.建立聯合征信模式
聯合征信模式存在三個要素,即征信公司、政府部門行業協會以及數據庫,這三者相輔相成,可以有效地促進征信行業的發展。第一,在建立聯合征信模式的進程中,政府應該發揮其作用,組織有關行政部門、事業單位及相關組織對社會開放征信數據。第二,建設規范的社會信用體系需要有專業過硬、規模夠大的征信公司。合格的征信公司需要擁有完整的數據庫,當客戶需要評估時,給予其最準確的評估信息。如今,我國極度缺乏合格的征信公司,因此,建成專業化的征信公司并建立其數據庫是十分必要的。第三,行業內信用數據庫的建設應該得到有效的加強。專業人士應該借助網絡的力量,將行業內企業或個人的信用情況準確輸入計算機中,使信用系統更加完善,從而使得行業內資信數據庫得以更好地被利用。
3.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
對企業信用而言,行業協會是對其造成影響的重要因素,所以,促進行業協會發展,并充分發揮其作用是很有必要的。首先,應該保證行業協會的獨立性,使其發揮應有的作用。政府可以在其需要時提供相應的幫助而其余時不對其進行過多干預。其次,行業協會的職能應該得到有效的保障。行業協會獨立于政府機關,區別于政府機關,不可以濫用政府機關的某些權利,不可以變相在行業內發號施令。準確界定協會職能有助于維護市場秩序、促進行業的發展,否則只能與加強中小企業體系建設的初衷背道而馳。行業協會在建立之初,會面臨許多困難,一定需要經費支撐,因此,在資金流動方面,應該獲準擁有相對寬松的環境。一方面,協會可以向會員收取合理的會費,另一方面,協會也可以為非會員提供合理的有償服務,這樣不僅可以收獲更多資金,也能夠使得行業協會為更多人服務,從而更好地發揮其作用。
4.加強企業信用文化建設
在假貨橫生的年代,加大打假力度固然重要,同時,也應該注意加強企業信用文化的建設。企業只有誠實守信,才能獲得好的口碑,才能收獲好的經濟效益。因此,企業應該將“誠信至上”的經營理念樹立于心,并用該理念影響公司員工,使得員工對待自身能夠守時自律,對待工作能夠認真嚴謹。在誠信經營的理念下,企業也將更加注重自身產品的質量,不弄虛、不作假,努力提高產品品質,樹立企業口碑。在如今的市場經濟環境下,只有保持誠信,才能使企業走得更長遠。
5.大力推進企業信用分類監管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該大力推進企業信用分類監管,根據相應標準,將企業按其信用分類監管。對守信企業進行激勵,重點扶植;對失信企業進行懲處,情節嚴重的可以讓其停業整頓,屢教不改者直接吊銷營業執照。
結語
總而言之,中小企業的信用缺失問題阻礙了市場經濟的發展。為了促進我國經濟更好更快發展,該問題必須得到有效解決。
參考文獻
[1]張勝,陳偉航,王玲.完善我國商業信用制度的法律思考[J].商業研究,2013,(24).
[2]范治亭,李偉,陳朝杰.我國社會信用體系構建方略研究[J].信用中國,2015,(6).
[3]陳全生,陳文玲,張泰.加快推進我國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構建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基本框架的思路和對策[J].信用中國,2014(5).
[4]惠瑤.企業信用信息管理機制研究[J].現代情報,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