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31期)
非常欣賞美國兩部反映2008年金融危機的電影:《大空頭》(The Big Short)和《大而不倒》(TooBig to Fail)。
《大空頭》對2008年的情形做了一次復盤。該片以做空次貸的投資者為主角,展現了這些提前嗅到寒意的天才,在萬眾狂熱時謀篇布局,在山崩地陷時冷靜出擊,完成投資史上最驚心動魄的一戰。《大而不倒》則是HBO出品的紀實影片,根據著名記者和作家Andrew Sorkin的同名暢銷書改編,講述了同一時期,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聯合救市的全部過程。
經典佳作的刺激,既不動聲色,又高潮迭起。清醒的旁觀者們,更足以通過主創團隊遞來的放大鏡,從過往看現實,從歷史看未來,從彼岸看此岸。有趣的是,記者在寫完“浙江民營經濟”主題的相關稿件后,情不自禁地回想起了這兩部影片——老美當年緣何焦頭爛額?抵押貸款公司利益驅動下濫放貸款,民眾激進地加杠桿,華爾街投行瘋狂打包交易,評級機構睜眼閉眼;泡沫很美,美得讓他們寧愿選擇性無視,終于忘記了易碎的結局。
反過來,讓我們的民營經濟“打拼過千關”的重要因素是什么?是吃苦耐勞,是夯實地基,是牢筑長城。吉利大佬李書福曾鼓搗照相機,辦冰箱配件廠,研制四沖程踏板式發動機;海亮領航人馮氏姐弟撿過豬糞,分別賣過廢銅爛鐵,研究過羽絨廠技術生產……他們最后成功了;而他們的成功,離不開“絕知此事須實干”的樸素價值觀。他們當然也有狠勁,也有向上的欲望,但他們畢竟靠實實在在的合格產品說話,他們不喜歡玩虛的。
希望,全球化的今天,更多的人亦能“來點兒真的”。 (孔冰欣)
小站風景:為了孩子,放下手機,少刷一會兒朋友圈,少刷一會兒微博,對生活并不影響,如果因此而疏忽了對孩子的看管,你將后悔終生,承受一生對心靈的拷問。
一弘:用歷史來看人類的進步,用傳統文化來對待新生事物,用靈魂去展望未來發展,人類不斷進步的同時也要力避毀滅人類自己!
“彈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