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楠 韓芳
摘 要:目的 探究循證醫學在神經內科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2月~10月我院2016級和2017級的神經內科實習學生共32名,按照學年的不同進行有效分組,2016級的16名實習學生分為傳統教學組,2017級的16名實習學生分為循證醫學教學組。對比兩組學生理論成績和臨床技能的評分結果和調查問卷結果。結果 循證醫學教學組學生的考核成績為(86.56±6.89)分,臨床技能為(92.34±9.88)分,優于傳統教學組考核成績的(75.34±10.78)分和臨床技能的(67.54±15.67)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循證醫學教學組學生對神經內科感興趣度、教學方法滿意度以及對教師的滿意度高于傳統教學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神經內科臨床實習教學中應用循證醫學,可提高學生考核成績和臨床技能,增加學生對神經內科的興趣和滿意度。
關鍵詞:循證醫學;神經內科;實習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11.013
文章編號:1006-1959(2018)11-0040-03
Application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in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of Neurology
ZHANG Nan,HAN Fang
(Department of Neurology,Beijing Luhe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11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in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of neurology.Methods From February to October 2015,32 neurology students of grade 2016 and grade 2017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academic year,16 students of grade 2016 were divided into traditional teaching group,16 students of 2017 class were divided into evidence-based medicine teaching group.The scores of theoretical scores and clinical skills and the results of questionnai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scores of students in EBM teaching group were (86.56±6.89)points, clinical skills were(92.34±9.88)points,which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raditional teaching group(75.34±10.78)points and clinical skills were(67.54±15.67)point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degree of interest in neurology,the satisfac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teachers in the evidence-based medicine teaching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in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of neurology can improve students' assessment performance and clinical skills,and increase their interest and satisfaction in neurology.
Key words:Evidence-based medicine;Neurology;Practical teaching
循證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又被稱為實證醫學,是一種以遵循科學的臨床醫學研究證據的基礎的模式和概念,其中心思想主要是根據當前最佳的證據為患者提供醫療決策[1]。循證醫學將臨床醫生的經驗和專業技能進行有效結合,充分考慮患者的需求和價值,有利于患者獲得治療和預后效果。對于臨床專業的學生來說,實習是他們走上醫生道路前的重要實戰環節,為讓臨床實習學生盡快無障礙的轉換角色,循證醫學被引入教學方法中,利用循證醫學法的教學特點和優勢,提供給臨床實習生更多的專業技能提升機會。本文以我院神經內科的32名實習生為主要研究對象,采用對照試驗的方法,探討循證醫學在神經內科臨床實習過程中的作用,給相關的教學工作者和實習學生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10月于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潞河醫院神經內科實習的學生32名,按照學年的不同進行有效分組,選擇2017級16名實習學生為循證醫學教學組,2016級16名實習學生為傳統教學組。循證醫學教學組中,男性9名,女性7名,年齡22~25歲,平均年齡(23.11±1.03)歲;學歷:碩士2名,本科14名。傳統教學組中男性10名,女性6名,年齡22~26歲,平均年齡(24.32±2.42)歲;學歷:碩士4名,本科12名。兩組學生在性別、年齡、學歷等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傳統教學組 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是以傳授經驗、技能操作以及臨床查房為基礎,并與病例討論、專題講座等形式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1.2.2循證醫學教學組 采用循證醫學教學的方法。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以實習生在日常實習中所發現的問題為切入點,采用病例個案的方法進行研究和探討,包括以下5個步驟:①在實際的實習學習過程中,可根據患者的具體病例個案提出臨床問題;②獨立思考和高效率收集解決問題的途徑方法和研究依據;③對研究依據的可行性和真實性進行嚴格的評價;④將研究結果用于指導和治療患者具體病例個案的處理;⑤對臨床實踐的療效作出準確的評價。循證醫學教學方法旨在讓學生主動發現、分析以及解決問題,并能夠準確提取、分析以及盤對現有的理論、方法和結果。
1.3效果評價 對學生教學效果的評估,以理論測試和實踐技能考核為依據。對兩組學生的神經內科的臨床教學中實踐技能考核主要包括的神經內科的問診、腰穿操以及病例分析等內容。在開展臨床實踐技能考試中,要按照嚴格的標準進行量化考核[2]。待學生臨床實習結束后,對兩組學生神經內科感興趣度、教學方法滿意度以及對教師的滿意度進行調查和評估。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兩組學生理論成績和臨床技能評分 循證醫學教學組學生的考核成績和臨床技能優于傳統教學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對比兩組學生調查問卷結果 循證醫學教學組學生對神經內科感興趣度、教學方法滿意度以及對教師的滿意度高于傳統教學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循證醫學是以患者需求為中心,將以往的臨床經驗和專業操作技能進行有效結合,重點強調醫務工作者將認真地、深思熟慮后目前所得到最佳證據,將其應用于對患者的健康服務時的決策中,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的新興臨床學科[3]。循證醫學的證據主要是指臨床人體研究中病因、診斷、治療、預后等方面的證據,按照證據的質量和強度,可將其分為Ⅰa級、Ⅰb級、Ⅱa級、Ⅱb級、Ⅲ級以及Ⅳ級,Ⅰa級:系統評價全部隨機對照試驗或分析隨機對照試驗研究的Meta;Ⅰb級:單個的樣本量足夠的隨機對照試驗結果[4]:Ⅱa級:非隨機對照研究但設有對照組;Ⅱb級:準試驗研究,但無對照組的病例觀察;Ⅳ級:專家權威意見或臨床經驗。在治療證據方面,證明某種治療方法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最可靠依據是國際上公認大樣本隨機對照試驗研究和隨機試驗系統評價結果,但若不存在上述證據的條件下,采用其他非隨機對照的臨床研究和系統評價也可作為參考的依據,但其可靠性降低明顯降低[5]。將這種以臨床人體研究證據為基礎的循證醫學模式,應用于臨床實踐,能為患者創造更優質的醫療服務[6,7]。傳統的臨床醫學實習教學方法,以灌輸知識為教學重點,過分追求教授臨床經驗和專業技能操作,再加上大量使用來自于臨床經驗和邏輯推理的教科書,不僅缺乏大規模隨機對照研究試驗的證據,還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雖然能夠實習學生具備良好的基本技能和基礎知識,但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不足,欠缺自我學習和自我更新知識的能力。而在神經內科中應用循證醫學教學方法,重視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打破了傳統教學的局限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夠引導學生護理科學的、正確的循證醫學理念,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充分實現學生的自我價值[8]。此外,在進行循證醫學教學過程中,告訴學生臨床經驗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性,在積累臨床經驗,提高臨床技能水平的同時,強化學生的循證醫學觀念,在實踐中靈活運用循證醫學[9]。
現階段,我們采取的傳統醫學教學選用的教材內容多理論知識,實踐及總結性內容較少,且教材的使用周期較長,越來越不適應現代的醫學教學。故本文采取對照試驗,驗證循證醫學教學與傳統教學的差別,分析出了相關的證明數據。循證醫學教學組學生的考核成績(86.56±6.89)分和臨床技能(92.34±9.88)分優于傳統教學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循證醫學教學組學生對神經內科感興趣度、教學方法滿意度以及對教師的滿意度高于傳統教學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神經內科教學的全過程中貫徹循證醫學理念,符合時代發展的趨勢,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值得廣泛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丁友建,尹莉.循證醫學在急診內科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價值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25):101-103.
[2]李其富,鄒琴,朱燕,等.神經內科循證臨床實習教學模式的構建初探[J].海南醫學,2015,26(19):2939-2941.
[3]賈麗燕,劉偉,張振國.淺談CBL結合EBM教學模式在神經外科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14):20-22.
[4]馮瑩,于成龍,任春娜,等.神經內科實踐教學中EBM教學模式的應用[J].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17,38(04):148-150.
[5]陳薇,方賽男,劉建平,等.國際循證醫學證據分級體系的發展與現狀[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37(12):1413-1419.
[6]趙宏.神經內科臨床實習中循證醫學教學模式的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2):373-374.
[7]廖星,王桂倩,謝雁鳴.縱覽循證醫學證據質量評價標準[J].中國中藥雜志,2015,40(13):2542-2547.
[8]王娟,楊德雨.循證醫學教學模式在神經內科臨床實習中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14):78-79.
[9]孔媛媛,曾娜,魏巍,等.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臨床研究方法學教學模式創新與實踐[J].繼續醫學教育,2017,31(05):29-31.
收稿日期:2018-2-2;修回日期:2018-3-29
編輯/張建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