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政
上海小馬路上的建筑值得一看,建筑里住過的人,更值得琢磨。上海的紅色歷史與海派文脈,既集中在外灘這樣恢弘的萬國博覽群,也散落在一座座幽靜深藏的名人故居里——
香山路7號的孫中山故居,孫中山和宋慶齡在上海唯一的共同住所,1918年入住,7年后孫中山逝世,宋慶齡繼續在這里住了12年之久。這棟西式小洋樓里至今陳列著他們生前用過的物品,樓下車庫里還停著當年斯大林贈送的蘇聯轎車。此后,宋慶齡又搬往淮海中路1843號——這里如今也是聞名遐邇的宋慶齡故居。
茂名北路120弄5-9號,這幢兩層磚木結構的石庫門房子曾是毛澤東舊居,1924年毛澤東擔任中共中央局秘書期間,曾在此居住。在此之前,他還曾在安義路63號居住過,井在那里發起成立了“湖南改造促進會”,并多次去南昌路上的《新青年》編輯部拜訪陳獨秀。
思南路73號的周公館,也是大家熟悉的“中國共產黨代表團駐滬辦事處紀念館”,西班牙風格的三層花園洋房,當年周恩來喜歡坐在洋房前的一棵松樹下,與沈鈞儒、黃炎培等來客交換意見,還曾在這里舉辦過中外記者招待會、接待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
東平路9號的蔣介石故居,這座花園洋房曾是宋美齡的陪嫁之物,還有一個更廣為人知的名字叫“愛廬”。如今已是上海音樂學院附中。
從上海的“城市之路”,見海派精神的底色。最近,一個“城市之路系列”紀錄片正在籌備之中,第一個登場的是“愚園路”,接下來,陜西北路、武康路、甜愛路,乃至上海“永不拓寬”的64條馬路,都在“發現”名單之列。
而名人故居,正像是城市之路上的—株株青松,道路因為名人而帶上了歷史的足印,城市因為名人而延續了歷史的文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