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美國大豆出口協會在美國堪薩斯舉辦的年度貿易大會閉幕。來自中國的買家沒有簽下任何訂單,這與前幾年中國簽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美國主要經濟作物的情況形成了鮮明對比。
路透社8月30日報道稱,一個中國大豆進口商代表團參加了此次大會,其成員包括中糧集團和益海嘉里等大型農產品企業,還有美國農業公司嘉吉和邦吉的中方代表。中國代表團在28日參觀了密蘇里州的一個農場,親自體驗了美國聯合收割機,還參觀了附近的大豆農田,行程與往年一樣,但不同的是中方最后沒有簽下任何訂單。
去年中國進口商購買了超過120億美元的美國大豆,約占美大豆出口的60%。但自從今年7月中國被迫對美國大豆加征25%的懲罰性關稅后,美國大豆大多退出中國市場。美國大豆價格過去3個月內下跌約18%。美大豆出口協會首席執行官吉姆·薩特陪同中方代表參觀農場時表示:“我們不會停止在中國的計劃,還將在中國開展推廣項目,包括讓他們繼續派代表團來這里參觀。”
美國大豆出口協會官員稱,近幾年,中美每年最多要舉辦3次訂單簽署會,但自去年11月在北京舉行的訂單簽署會后,就再未舉辦過。去年7月,在美國的訂單簽署會上,中美簽署了總量達1250萬噸的大豆訂單,是美國大豆有史以來第二大單筆出口交易。美國出口商們表示,盡管情況很艱難,但他們并不甘心放棄中國市場,在過去30多年時間里,他們向中國市場投資了1億多美元。▲ (盧戈)
環球時報2018-08-31